关于印发《通州区2024年新生儿安全风险筛查评估与管理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4-04-26 11:00 累计次数: 字体:[ ]

各医疗卫生单位:

为切实做好我区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提高新生儿安全风险早期识别和临床救治能力,保障新生儿健康安全,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我区制定了《通州区2024年新生儿安全风险筛查评估与管理项目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相关单位认真组织实施。

南通市通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4月25日

通州区2024年新生儿安全风险筛查评估与管理项目实施方案

新生儿安全风险筛查、评估和分级管理,能及时发现、干预影响新生儿预后的风险因素,最大限度的减少不良结局发生,保障新生儿安全。为进一步加强新生儿安全风险早期筛查和分级管理,提高救治能力,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保障新生儿健康安全,根据《江苏省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苏卫妇幼〔2022〕19号)及南通市卫健委《关于转发〈江苏省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通卫妇幼〔2023〕6号)等文件精神,现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

为进一步提升全区新生儿安全风险筛查评估与管理工作水平,提高新生儿安全风险早期识别和临床救治能力,保障新生儿健康安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新生儿进行安全风险因素的筛查、评估和分级管理,及时发现、干预影响新生儿预后的风险因素,防范不良结局,有效保障新生儿安全。

二、工作内容

(一)新生儿安全风险筛查

各助产机构接产医生在新生儿刚出生时,根据《新生儿安全风险筛查内容》(筛查内容见附件 2)立即进行新生儿安全风险筛查,在《新生儿安全风险筛查内容》中记录好筛查结果、筛查日期及筛查人签名,并将《新生儿安全风险筛查内容》粘贴在《江苏省母子健康手册》(医护版-儿册)(简称《儿册》)内,同时将筛查信息记录在《通州区新生儿安全风险筛查登记簿》(附件4),危急重症新生儿由医疗机构的产科联合儿科/新生儿科共同开展风险筛查。

1.筛查内容:筛查项目分为必选项目和建议项目。必选项目为对所有新生儿应当询问、检查的基本项目。建议项目为筛查机构根据自身服务水平对危急重症新生儿提供的筛查项目,其中危急重症新生儿是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

必选项目:①确定胎龄;②询问新生儿基本情况、现病史、母亲孕产史、孕期及分娩情况、家族史和遗传病史等;③体格检查:测量体重、身长、头围、常规体格检查等;④先天性心脏病筛查;⑤听力筛查;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 ①②③项在产房或手术室完成;④⑤⑥项在产科病房或者新生儿病房完成。

建议项目:血常规、CRP、血糖、胆红素等;可选项目包括血气、生化、凝血功能、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筛查、体液或分泌物培养、影像学检查(超声、X线、CT、MRI)等。

2.筛查结果处置

(1)筛查阴性即未见异常的新生儿纳入常规管理,同时在《儿册》封面左上角粘贴“绿色”标签。

(2)筛查阳性的新生儿,由产科医生会同儿科/新生儿科医生共同进行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

(二)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

1.首次评估

对于筛查结果为阳性的新生儿,应在半小时内由产科医生联系新生儿科或儿科医生会同产科医生结合产妇既往病史及孕期管理情况,参照《新生儿风险评估表》(评估内容见附件3)完成首次评估,确定风险分级,按照风险严重程度分别以“绿、黄、橙、红、紫”5种颜色进行分级标识,标签大小及样式参照高危孕产妇分色标签,并在《儿册》上粘贴相应颜色的标签,标签上需分别注明评估日期。所有新生儿的风险评估情况均须在《分娩登记本》进行记录,在《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表》中注明评估结果和评估日期,并将《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表》粘贴在《儿册》内,同时将评估信息记录在《通州区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分级登记簿》(附件5)中。

对于风险评估分级为“黄色”“橙色”“红色”的新生儿,医疗机构应当填写《新生儿风险评估分级报告单》(附件7),“橙色”在1周内将《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分级信息表》(附件6)报送区妇计中心,如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为“红色”,应当在24小时内报送。

(1)绿色标识:新生儿安全风险低。新生儿基本情况良好,未发现异常情况或疾病状态。

(2)黄色标识:新生儿安全风险一般。新生儿基本情况存在一定危险因素、生命体征稳定;或非近期需手术干预的外科疾病;或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为“橙色”风险及以上者,对新生儿安全有一定威胁。

(3)橙色标识:新生儿安全风险较高。新生儿一般情况欠佳,生命体征尚稳定;或需要监护的择期手术的患儿。

(4)红色标识:新生儿安全风险高。新生儿一般情况差,生命体征不稳定;近期或需紧急外科干预者;或孕产妇患有严重的合并症、并发症,可能危及新生儿生命。

(5)紫色标识:新生儿确诊或疑似有传染性疾病。紫色标识患儿可同时伴有其他颜色的风险标识。

2.动态评估

接诊机构对“黄、橙、红、紫”新生儿进行动态评估,至少在入院时、病情变化时、出院前分别进行一次风险评估,及时调整分级管理措施,并根据评估日期和评估分级在《儿册》上依次粘贴五色标签,标签上分别注明评估日期。所有动态风险评估结果应同时在《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表》中做好标记。

(三)新生儿安全风险管理

各级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分级情况,对其进行分类管理。

1.对安全风险分级为“绿色”的新生儿,应当按照《中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专家共识(2020)》《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以及相关诊疗指南、服务规范,提供新生儿保健服务。

2.对安全风险分级为“黄色”的新生儿,应当建议其在区级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接受新生儿保健和监护。如有异常,应当尽快转诊到三级医疗机构。

3.对安全风险分级为“橙色”的新生儿,原则上建议其在市级及以上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或三级医疗机构接受新生儿保健、监护和治疗。

4.对安全风险分级为“红色”的新生儿,原则上建议其在省级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接受新生儿保健、监护和救治。

5.对安全风险分级为“紫色”,诊断为传染性疾病新生儿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相关要求进行管理,落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等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

对安全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和“紫色”的新生儿,医疗机构应当将其纳入高危新生儿专案管理,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对安全风险分级为“黄色”,建议在区级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接受新生儿保健和监护,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由产科医生、儿科/新生儿科及其他相关科室医生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转科/转院。

对安全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和“紫色”的新生儿,产科医生需立即汇报本院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及时向区妇计中心报送相关信息。根据新生儿病情需要,结合家长意愿,需要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时,需提前与上级医疗机构联系,经上级医疗机构专家评估、确认可转诊后,由专科医生陪护转诊,途中随时与上级医疗机构保持联系,及时沟通新生儿病情和应急处理措施。所有转诊/会诊需填写《风险筛查阳性新生儿会诊/转诊单》(附件8),并由转出机构追踪转诊情况。

(四)新生儿安全转运

按照《新生儿安全转运规范》(附件10)要求进行安全转运。对病情不稳定,估计在转诊途中有危险的新生儿,不得转诊,请救治中心专家赴现场救治或通过电话、视频等远程医疗方式指导抢救,同时报告市卫健委。需要会诊/转诊的危急重症新生儿,原则上以市级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为主,必要时可请省级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会诊/转诊。转运途中,随车医生及时与拟转运的救治中心联系,在专家的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同时确保新生儿到救治中心后能够无缝衔接,及时处理。

鼓励实施新生儿宫内转运,将具有妊娠高危因素的孕妇转运至同级或上级设有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的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进行分娩,保障新生儿安全。

(五)新生儿出院后随访纳入系统管理

经治医疗机构对出院后28天内的高危新生儿进行随访管理,发现异常症状和体征及时进行干预。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掌握辖区内所有高危新生儿情况,并按高危儿管理规范落实后续健康管理工作。

三、职责分工

区卫生健康委统筹协调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建立组织,做好评价和监管等工作。

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要做好项目指导、考核和信息收集、上报等工作。

区人民医院作为全区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要加强产儿科合作,强化区域间、院际间、机构内转诊和协作,确保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反应快速、处置规范、救治有效。要主动公开抢救运转流程、联系方式和联系人,确保转会诊网络顺畅、高效。遵照本规范和相关诊疗规范、指南等,开展与职责和能力相适应的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做好相关信息的采集、登记和统计,并按照要求上报。

助产机构要理顺服务流程,明确院内筛查、评估、转诊、随访管理、信息上报等环节的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对分娩的新生儿进行安全风险筛查和评估分级,根据评估结果,落实风险管理;做好新生儿安全风险筛查评估与管理相关信息的采集、登记和统计,并按照要求及时向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报送。

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掌握辖区内所有高危新生儿情况,并按高危儿管理规范落实后续健康管理工作。

四、信息报送

对于风险评估分级为“橙色”“红色”的新生儿,医疗机构应当于一周内填写《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分级信息表》,并报送至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如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为“红色”的,应在发现后24小时内报送信息表。各助产机构每月5日前将上个月《新生儿安全风险筛查评估报表》(附件9)报送至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于每月10日前将上个月的报表汇总后报送南通市妇幼保健院。

五、质控督导

各级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自查制度,定期开展自查工作,接受相关部门的质量控制,并落实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质量。区级每半年组织专家对辖区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进行质控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附件:1.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流程图

2.新生儿安全风险筛查内容

3.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表

4.通州区新生儿安全风险筛查登记簿

5.通州区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分级登记簿

6.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分级信息表

7.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分级报告单

8.风险筛查阳性新生儿会诊/转诊单

9.新生儿安全风险筛查评估月报表

10.新生儿安全转运规范

11.新生儿危重症评分表(SNAPPE-Ⅱ评分)

12.通州区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领导组名单

13.通州区新生儿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技术专家组名单

关于印发《通州区2024年新生儿安全风险筛查评估与管理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附件.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