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印花布是二甲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二甲镇位于长江下游入海口的北岸,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温度适中,适宜棉花的栽培。旧时这里的四乡百里家家纺纱、户户织布,土布生产成为家庭传统产业。棉纺业的发展带动了传统手工蓝印业,在这里民间蓝印花布的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过去通州二甲所产的“小青缸”还被选为向清代朝廷进贡的地方特产。直至今天,二甲镇生产的蓝印花布仍远销海外、享誉天下。2007年2月二甲镇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展示基地。2012年“正兴染坊”王振兴被评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二甲蓝印花布从制版、印花到染色,全部手工操作,用植物中提炼的靛青作染料,采用传统的“小青缸”工艺技术,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晾晒蓝印花布 卑多敏 摄
时至今日,二甲人民将传统蓝印花布技艺与现代时尚需求相结合,蓝印花布技艺不断发扬光大、产品远销海内外。以“正兴染坊”、“曹裕兴染坊”为代表的手工艺者更是其中的翘楚。
在承袭传统技艺的同时,二甲手工艺人不断创新,首创深蓝、中蓝、浅蓝三种颜色,改变了单一的蓝色格局,在花型上,兼容国画、版画和民间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推陈出新,不断开发出新图案。在材质方面也进行了改进尝试,将蓝印花布使用传统土布向麻布、棉麻混纺、棉麻丝混纺、丝绸等材质进行突破。
蓝白的艺术,世界的瑰宝。二甲镇十分关注蓝印花布技艺的传承,积极帮扶辖区从事蓝印花布技艺的单位和手工艺人,借助多种平台宣传推广蓝印花布技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喜爱蓝印花布。
(责任编辑:裴金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