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应急管理局供稿(肖悦)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今年以来为助力市场主体“敢干、敢闯、敢投”,区应急管理局秉持“服务先行、执法后置”的工作理念,立足职能优势,强化惠企措施,营造安全舒心的市场主体生产经营环境,增强企业在通发展信心。
坚持队伍建设,紧贴“实际”。持续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赋能行政执法类年轻公务员队伍建设,制定新录用人员“入职第一课”计划,以在石港镇开展的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集中治理行动为契机,将新入职人员派到一线驻点历练,常态化组织应急管理干部下沉社区、企业开展指导服务工作。结合“营商环境提升年”“先锋团·社区行”“服务企业大走访”等活动,建立应急宣讲小分队,利用“每月15日企业集中培训”活动,针对易发多发的典型事故、突发事件,依托通州电视台“应急时空”“南通州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每月一主题开展现身说法,手把手指导企业明重点、知风险、查问题,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坚持问题导向,确保“实用”。区应急管理局党员干部用“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决心、“领头向前、冲锋陷阵”的拼劲、“砥砺奋进、百折不挠”的动力主动奔赴优化营商环境的主战场、服务企业的最前沿。主动联合区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通州生态环境局、消防救援局等部门,探索涉企执法“最多查一次”改革,对共同的监管对象实施联合监管检查,有效破解重复执法、检查频次高、随意检查等问题。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和“能联尽联、能合尽合”原则,推进“最多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工作。对同一行业领域涉及多个部门的监管事项进行整合,由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牵头,定期收集相关执法部门执法检查计划,对各部门提供的执法任务全面梳理“汇总去重”。截至目前,已对25家企业开展联合检查,帮助企业排查整改隐患问题100余个,入企检查同比减少52次,切实解决涉企检查频繁问题,做到执法不扰企、服务不减分、监管不缺位。
坚持改革创新,务求“实效”。守正不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创新亦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区应急管理局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创新模式、创出经验,完善“首违不罚”容错纠错机制。10月8日,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印发《江苏省应急管理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试行)》,对12种轻微违法行为实施“首违不罚”。早在今年2月1日,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区应急管理局已印发《在安全生产领域推行首次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推行“首违不罚”。对特定违法行为运用指导、建议、提醒、劝告等手段,在法定权限范围内给予行政相对人容错空间,建立起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容错机制,实现企业自我纠错,提升企业自主合法合规经营意识。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未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档案”等33个案件适用了“首违不罚”,免罚金额4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