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报道,90后疾控姑娘因北京突发的疫情,每天跟病毒赛跑,夜以继日,进行流调、采样等工作,每天熬夜加班、吃饭顾了上顿顾不上下顿,但反而“胖了十几斤”,记者采访的时候笑称“都没脸办婚礼了,婚纱也穿不下了”,看到这,不禁让人泪目疾控人的付出……也有些人可能疑惑了:那么劳累怎么还胖了呢?
是的,那么累那么忙,还胖了!(天理不容啊啊啊)看到这,今年奋战在疫情前线的很多疾控人和工作人员对此可能深有体会:抗击疫情的日子里,他们没日没夜的进行流调、消杀、采样、监测、检测、防控安排……有人居然也“肥了”!所以,正好借此,跟着小编一起解开这个谜团吧。
有一种胖,叫“过劳肥”
有人可能听过“过劳死”,但是提起“过劳肥”总觉得是个玩笑,然而,事实是它一点儿也不好笑,甚至跟猝死一样,有点可怕。
过劳肥,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太劳累而导致肥胖。除了常见的上班族,可能刚刚经历过“5年高考3年模拟”挣扎的高考生也有体会(刚刚参加过高考的孩子……捂脸)。为什么这么忙了,压力这么大,这么累了还倒胖了?不应该是瘦瘦瘦吗?看着自己嘟起的圆脸,真是受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暴击!
过劳后,为什么还肥了,怎么肥的?
过劳肥,钟爱年轻人。央视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工作三年左右是“过劳肥”的高发期,超过四分之一的人体重比刚入职时增加5公斤。媒体从业者、程序员、律师、医务工作者等,最易“中招”。
这是因为过劳——工作、学习紧张、心理压力大,会造成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继而是皮质醇分泌增加,让人暴饮暴食,使得体内脂肪堆积;再加上长期久坐、缺乏运动、饮食混乱、营养不均衡及作息不规律等,新陈代谢减慢下降;另外经常熬夜、睡眠不足还会使得胃饥饿素水平上升,增加食欲,提高摄入额外热量的风险。研究证实,喜欢熬夜的人比起睡眠8小时的人群平均每天多摄入300大卡左右,而且这些热量还大多来自油腻的食物。
简而言之,就是压力大,长期久坐不运动、饮食、作息不规律,熬夜等引起激素分泌紊乱,使得脂肪在堆积,而代谢消耗又变低,双重夹击,结果就是“肥”了。所以,过劳后人不是变瘦而是变胖。
如果说猝死是个“急性子的杀手”,那过劳肥就是个“慢性杀手”。过劳肥涉及的人群广泛,对健康的影响时间更长,会加重医疗和社会负担,从某种角度上说,过劳肥的危害并不亚于猝死。
肥胖和超重会引发的一系列的健康问题,研究显示,肥胖症患者的糖尿病发生率可增加10倍;男性肥胖者结肠癌、直肠癌、前列腺癌高发,女性肥胖患者患上子宫内膜癌的几率比正常妇女高2-3倍。
远离“过劳肥”,记住三招
01钻空子运动
大多数上班族无法拥有固定的时间进行运动,那就利用好“碎片化”时间进行运动。比如上下班、上下地铁时,尽量少做电梯多走楼梯,打水喝、上厕所的时间,也可以充分活动下筋骨,坐在椅子上也可以每隔一小时就活动下脖颈和腰部,不时地伸伸腿,促进血液循环。
02控制饮食热量
工作再忙,也要保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这是控制热量、有效减肥,也是保护肠胃的方法。用餐的时候尽量选择低盐、低刺激的烹饪方式的食物。还有在办公室内最好不要摆放高卡路里的、油炸、烘焙、膨化类零食,可选择用新鲜水果当零食。
03主动给自己减压
其实有很多时候压力都是自己给自己的,学会放下一些力不能及的事情,让自己的心情变轻松一些。或者把每日的工作按照轻重缓急列出,一一完成,不要一上班就刷新闻刷八卦,结果到了交差的时候又来不及,只能加班,一加班熬夜,就容易影响第二天工作效率,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人也肥了,老板还没看到成绩……总之,工作和生活中,要学会调节情绪和释放压力,唱唱歌、登山、骑车和朋友一起到郊外远行等都是不错的减压方式。
至此,我们回头来看,是不是可以理解疾控姑娘在北京疫情期间极度辛苦劳累,却胖了十几斤这件事了?疾控人,真的辛苦了!真的是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他们因为紧急的抗疫任务,没办法,但是日常生活中,大家有条件有时间去做一些调整,那就多多注意,远离“过劳肥”!
参考
[1]. 过度肥胖的五大原因[J].中国粮食经济,2016(08):71.
[2]. 过劳肥,你中招了吗?[J].中国报道,2015(12):77.
[3]. 王养维. 压力大要警惕“过劳肥”[N]. 健康报,2015-11-11(004).
[4]. 生命时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过劳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