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社镇:巧搭“讲理堂” 做好基层治理“大文章”
来源:南通州政法 发布时间:2024-04-01

东社镇巧借网格支部、网格驿站、红网格之家及乡风文明等阵地集中开展治理工作,设立“讲理堂”,为群众搭建一个说事评理的平台。群众在“讲理堂”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法律的框架范围内解决各类诉求和矛盾纠纷。

图片1.png

坚持人民至上,让基层治理“实”起来

东社镇以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为目标,精心组建了一支由党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专业化解纷队伍。针对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收集的问题,邀请他们参与议事,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烦事难事。通过他们运用法律知识指导,化解村民的烦心事,让“讲理堂”法治效应在群众中放大。

图片2.png

坚持求真务实,让基层治理“强”起来

“对于村里的矛盾纠纷,借助‘讲理堂’要早排查、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以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香台村党总支书记、总网格长曹晓林说道。在基层做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解释问题。只有真正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了,把事情办好了,才能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23年全镇共成功组织协商议事48件,将矛盾纠纷控制在“萌芽”状态,为营造治理有效的基层环境和文明乡风新气象注入“源动力”。

图片3.png

坚持守正创新,让基层治理“活”起来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东社镇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和”文化与调解工作相融合。村民王某与邻居李某因为农田界址产生纠纷,准备大打出手时,法律明白人及时赶到,讲起“三尺巷的故事”,争吵的群众听了后都羞愧地低下头,最终在“讲理堂”中握手言和。东社镇依托“讲理堂”为主体,积极打造人民调解文化宣传阵地,推动“和”文化每调解一起纠纷,“和”文化就涵养一方群众,浸润一方水土。

东社镇“讲理堂”不仅是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也是完善基层矛盾处理机制、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的创新实践。下一步东社镇将继续以乡风文明建设为“小切口”,做好乡村治理“大文章”,不但讲出“理”和“礼”,更绘出文明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