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兴东街道紫星村不断聚焦基层党组织力量,发挥网格化服务管理效能,凝心聚力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文明“绿书签”,护苗伴成长
为进一步引导未成年人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损害青少年权益等违法行为,兴东街道紫星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契机,在辖区内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活动,扩大“扫黄打非”进基层的宣传覆盖面,助推“护苗”工作走深走实。活动中,网格员向未成年人耐心讲解什么是“扫黄打非”、为什么要开展“护苗”行动等相关知识,不断提升未成年人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识,增强他们对“黄、非”的识别能力,鼓励少年儿童自觉远离和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不良信息,养成文明上网、绿色阅读的行为习惯。
普法与“童”行,撑起关爱“保护伞”
为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提升辖区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意识,网格员们充分发挥“铁脚板”作用,紧盯未成年人保护难点、堵点问题,通过定期走访,全面排查,详细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内容。网格长通过鲜活的案例和生动的语言,让家长们和孩子们了解到未在学校、家庭及社会中权益受到侵害时,怎样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并提醒家长认真履行监护职责,在日常教育中不仅要加强对孩子们的法律教育也要重视品德培养,全面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紧绷“安全弦”,筑牢防溺“警戒线”
“天气热起来了,千万不要私自下河游泳,注意自身安全.…”紫星村网格员走街串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向未成年人普及防溺水知识,有效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并呼吁广大家长切实履行好监护职责,紧盯双休日及节假日等关键时期,避免未成年人溺水事故的发生。此外,网格员们还对重点水域加大巡查力度和巡防频率,实现防溺水巡查工作常态化,针对缺少警示牌护栏等情况进行记录和上报,以便及时更换、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