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力度增进民生福祉 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区政协委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侧记
发布时间: 2024-01-12 09:05:05 信息来源: 通州日报
1月11日下午,区政协民主党派、新闻文化艺术界别的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就业、农贸市场及文化建设等内容展开热烈讨论,为中国式现代化通州新实践取得新进展新突破献智献策。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做好援企稳岗帮扶’,并明确新增城镇就业创业人数目标,彰显了我区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委员蒋超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就业政策与人才、教育、培训等政策的衔接,形成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体系。同时,大力推动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支持、创造更多灵活就业机会,鼓励更多新就业模式,形成创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创业的良好氛围。
农贸市场连接着千家万户,不仅仅是交易场所,也是展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公共场所。报告中提出“将实施农贸市场提升项目,对21家农贸市场进行‘一场一策’改造。”对此,委员邱律认为,这是一项聚民心、惠民生的实事工程,也是深化文明城市长效管理的具体举措。他建议在硬件改造过程中,要注重软件建设,加强对商家和顾客文明观念、文明素养的培育提升,定期进行文明商户的评选和公示,把这项民生工程办好办实。
一本好书、一首好歌、一部好剧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关于“精心组织文化惠民活动、鼓励一批原创通剧作品登上全省全国舞台、持续倡导全民阅读、筹建少儿图书馆”等内容,这让委员张锋感触颇深。他表示,“优秀文艺作品能够实现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尤其对孩子们来说,具有引领人、教育人、塑造人的独特作用,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希望今后能创作出更多新时代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精美文艺作品,以更好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