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24通州两会专题报道
南通市通州区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和2024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计划安排的报告(摘要)
发布时间: 2024-01-12 09:18:23 信息来源: 通州日报

1月11日,在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佘德华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关于南通市通州区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和2024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计划安排的报告。

一、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

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经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票决产生,共10个项目。在区人大的关心监督下,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顺利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具体情况如下:

1.川姜小学建设项目。新建川姜小学,建设规模12轨72班,占地面积约116亩,建筑面积约4.9万平方米。

完成情况:该项目是跨年度项目,已完成桩基施工,目前正在基础结构施工,达年度时序节点安排。

2.校园环境提升项目。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校舍和其它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对部分学校实施电力增容和线路改造。为全区所有小学教室安装空调。

完成情况:涉及的33所学校68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并交付使用。

3.村卫生室提升项目。为全区196家村卫生室更新、增加基本急救和理疗设备,对部分村卫生室进行维修。

完成情况:涉及196家村卫生室增配设备,175家村卫生室维修,已全部完成。

4.道路桥梁改造项目。对光明路大修,G228至滨海线段,全长6.4公里,宽14米。对骑金线大修,如东交界至骑岸北段,全长8公里,宽8米。对余丰河东路段进行改造,全长2.5公里,宽5.5米。对邓九路兴仁温桥段进行改造,全长2.26公里,宽5米。对二甲大桥进行改造,全长301.4米,宽16.8米。

完成情况:光明路、骑金线大修已完成并通车;余丰河东路段、邓九路温桥段改造已完成并通车;二甲大桥改造是跨年度项目,目前正在桥梁下部结构施工,达年度时序节点安排。

5.通吕运河环境整治项目。对世纪大桥至金沙湾大桥段实施环境整治,总长800米,面积14公顷,含生态景观、形象展示、滨水休闲、健身步道等。

完成情况:已完成目标任务。

6.水环境提升项目。实施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全长30公里,推动农村河道生态化。扩建益民污水厂,新建生物反应池1座,二沉池2座,增设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等设备。

完成情况: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已完成目标任务;益民污水厂扩建已竣工并试运行。

7.城市安居工程项目。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涉及住宅楼38栋,建筑面积约13.4万平方米。实施中心竖河小游园建设,位于行根路北侧,金霞路西侧,面积约0.9万平方米。实施中心横河绿道建设,西起新世纪大道,东至珠江路,新建部分步道、驿站和各类标识,对河道驳岸、护栏进行维护。对拖桥路进行改造,东起金富路,西至纪家港,全长约290米,宽度约14米。对三姓街路进行改造,东起金富路,西至纪家港,全长约290米,宽度为22米。对金乐中路进行改造,通灵桥路至康富路段,全长约2.65公里,宽50米,包含3座桥梁。对康富东路进行改造,金乐小学至金泰南路段,全长约1.1公里,宽40米,包含1座桥梁。

完成情况:老旧小区改造已完成目标任务;中心竖河小游园和中心横河绿道建设已完成并投用;拖桥路、三姓街路、金乐中路和康富东路改造均已完工。

8.“一老一小”关爱项目。为8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中的中度、重度失能老年人等9类对象提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完成50家视力筛查机构近视防控服务认证,为全区10万名少年儿童每年提供2次校外免费筛查。为160名有康复需求和康复价值的孤独症儿童提供基本康复服务。

完成情况:均已完成目标任务。

9.二院扩建提升项目。扩建第二人民医院,新建1幢综合住院楼,新增床位260张,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内设临床、辅助科室、精神科和失智失能照护病区。

完成情况:该项目是跨年度项目,已进场施工,达年度时序节点安排。

10.镇街污水处理项目。实施镇街“333”整治一期工程,对五接、十总、东社、兴仁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进行整治。

完成情况:已完成目标任务。

二、2024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计划安排

2024年是我区民生实事项目实行人大代表票决制的第六年。为进一步扩大民生实事项目的社会受益面和群众参与度,使民生实事项目编排更加科学、精准,符合群众需求,在充分吸收过去几年民生实事项目办理经验基础上,我们做到早谋划、早启动、早部署。

(一)候选项目征集筛选过程

一是广泛公开征集。为提高民生实事工作的群众参与度、知晓度,8月28日~10月31日期间,通过三个途径广泛征集2024年区民生实事项目意见和建议。通过区政府网站、通州日报、“12345”政府服务热线、南通州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征集公告;向各职能部门、南通高新区、各镇(街)下发通知;向区人大代表进行征集。

二是认真梳理筛选。经过近两个月征集,共收到民生实事项目各类意见建议126条,其中,来信来电35条,人大代表建议58条,部门报送33条。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公共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出行、城市建设等方面。经分析梳理,我们将一些普惠性强、反映强烈的意见建议吸收到此次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中。

三是科学研究编排。为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在项目编排过程中,就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多轮论证,多次征求区四套班子领导意见,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专题进行研究,进一步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候选项目建议方案,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报请区委常委会审定,经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后,提交本次大会全体代表票决。

(二)候选项目征集的原则和特点

民生实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力抓手。在民生实事项目安排过程中,我们既注重补齐当前的民生短板,也着眼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选择的项目充分体现普惠性、公益性等原则,具备成熟度高、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一是项目受益面广。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提建议”,保证了候选项目更贴近民需、针对性更强,真正体现了民生实事项目的普惠性。

二是项目可操作性强。项目安排符合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立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回应群众实际需求。在建设周期上具备可控性,能在当年完成或见效,让群众有较强的获得感。

三是财政能力可承受。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民生实事项目有清晰的年度定量目标,且财力可保障。

四是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紧紧围绕发展需求和重点工作,做到项目编排与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城建项目计划安排等紧密结合。

(三)候选项目安排情况

2024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共12个,涉及教育医疗、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一老一小”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计划总投资约26.08亿元。具体为:

1.公共教育建设项目。对实验中学教学楼、宿舍及食堂实施改造提升。对亭西小学实施扩建提升,新建教学楼、食堂及传达室,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校舍和其它设施设备进行改造。

2.慢病医防融合项目。为全区13家卫生院和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门诊。

3.农贸市场提升项目。对21家农贸市场进行“一场一策”改造。

4.城市片区更新项目。对通海路东侧(通州小学南北两侧)地块内房屋采取整体拆除重建方式实施更新,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涉及住宅楼89栋,建筑面积22.84万平方米。

5.通吕运河整治项目。对世纪大桥至中石化油库段进行环境整治,总长900米,面积约12.8万平方米。

6.骨干桥梁建设项目。新建扬子江大桥,全长625米,宽42.1米。新建希望大桥,全长735米,宽35米。

7.现代农业建设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3.66万亩(含高效节水灌溉0.5万亩),其中新建1.62万亩,改造提升2.04万亩。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总面积142平方公里,包含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果蔬加工运输服务中心、园区农业展厅及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等场所。

8.扶老携弱服务项目。为8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中的中度、重度失能老年人等9类对象提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为全区在册低收入人口(城乡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特困供养、困境儿童、未纳入低收入人口范围的原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等六类困难对象统一购买重大疾病、意外伤害等保险项目。为全区100户残疾人家庭提供无障碍改造服务。为全区有就业需求的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提供400人次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9.少年儿童关爱项目。建设10个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梦想小屋”。开设15个“爱心暑托班”,开展系列关爱服务活动。建设14个示范性儿童友好实践点。为全区9.5万名中小学生提供视力筛查和健康分析,建立视力筛查档案,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为近视高危群体提供综合治理干预服务5000人次。

10.文化服务惠民项目。开展“欢乐江海行”送戏下乡、南通州文旅嘉年华、“通州之夜”“水街19点乐享南通州”、通剧巡演等千场文化惠民活动。

11.生态河道建设项目。实施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全长约30.25公里,推动农村河道生态化。

12.应急指挥中心项目。新建应急管理服务中心,建筑面积约8090平方米,包含应急指挥中心、安全生产考试中心、安全教育体验馆等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