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区检察院紧紧围绕区委决策部署,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检察工作取得新成效、队伍建设展现新风貌。15个案例获评最高检、省市检察院典型案例,区检察院荣获全国检察机关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成绩突出单位、省青年文明号、市机关作风提升先进集体、区政法工作先进单位等集体荣誉22项,检察干警获各级表彰46人次,核心业务及办案质效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一、坚持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始终与中心大局同频共振,在服务保障通州争当排头兵中贡献检察之力
找准检察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着力点,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共受理审查逮捕案件262件326人、审查起诉案件930件1258人,依法批捕296人、起诉967人,全力以赴保安全、护稳定、防风险、促发展。
一是依法打击犯罪维护大局稳定。突出惩治故意杀人、抢劫等八类严重暴力犯罪,妥善办理季某某故意杀人案、何某某持刀抢劫案等一批重大案件。常态化扫黑除恶,起诉涉恶犯罪10人,在办理省扫黑办挂牌督办的杨某某跨境裸聊敲诈勒索涉恶集团案中,持续引导侦查,追加诈骗、偷越国(边)境等多项罪名。协同开展网络犯罪治理,全链条打击“7.17”等跨国电信网络诈骗及上下游关联犯罪,起诉112人,重点打击缅北佤邦电诈园区资金盘系列案,批捕35人,起诉65人。加大洗钱犯罪打击力度,起诉10件12人,区检察院荣获全市打击洗钱违法犯罪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二是深化检察护企优化营商环境。依法打击侵犯企业权益犯罪24件46人,对一名采取虚假诉讼手法,诈骗通州某建筑公司资产的犯罪嫌疑人依法批捕,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在办理一起侵害高新技术企业权益案中,为企业追赃挽损120余万元。开展涉企“挂案”清理19件,帮助企业卸下包袱轻装前行,工作经验被最高检转发。与区法院联动开展涉企“信用修复”,形成检法护企合力,获评最高检“检察护企”典型案例,相关做法在全省推广。
三是防范化解风险参与社会治理。推动建立“一站式”轻罪治理中心,快速化解因家庭邻里纠纷等矛盾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轻刑案件和解率同比上升6.5%。落实最高检“八号检察建议”,开展特种设备资格证书专项监督,确保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发挥检察建议溯源治理作用,针对国有投融资平台管理、重型货车管控等领域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1份,采纳率达100%,1份获评全省优秀检察建议。
四是一体综合履职建设美丽通州。纵深推进“长江大保护”,提前介入一起私开长江支流水闸非法捕捞案件,针对发案原因撰写分析报告,获市检察院主要领导批示。加大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与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联合开展“长江大保护”专题宣讲、志愿服务、替代性修复等活动,放流十万尾鱼苗到长江“安家”。针对跨区域转移固体废物、非法采砂等破坏生态环境资源违法行为,督促、支持行政机关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诉讼,达成赔偿协议6份、履行赔偿金60余万元。
二、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心共情,在做实检察为民中回应民生之盼
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深入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努力办好检察为民实事,做到民有所呼、检有所应,不断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一是“尽心竭力”回应关切。落实检护质量安全2024专项行动,守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受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件7件23人,在办理一起农药残留超标案中,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固定关键证据,推动案件成功办理,被最高检转发。守好群众“医保账户里的安全”,开展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成功办理多起涉医保领域诈骗案,累计挽回损失133万元。守好群众“钱包里的安全”,依法对“富源案”3批74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获评全省打击治理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稳定安全典型案例、全市服务高质量发展十大优秀案例。
二是“齐心协力”护“未”成长。从重打击46起暴力伤害、强奸、猥亵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4人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研判分析近年来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态势,得到区委主要领导批示关注。用好“古沙阳光”工作室,对涉罪未成年人坚持教育感化挽救,附条件不起诉15人,同步开展心理疏导矫治,帮助“问题少年”迷途知返。持续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就办案中发现的台球厅、私人影院、网约房等场所,违规接纳、招用未成年人问题,发出检察建议推动专项治理。与区教体局会签意见,让强制报告制度成为初任教师“必修课”。
三是“精准发力”定分止争。牢记“小信件”背后的“大民生”,抓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对来信来访全部告知“已收到、谁在办、办得怎么样”,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均达100%。落实领导包案、检察长接访、带案回访等制度,推动信访矛盾化解法治化。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府检联动+听证联调+纾困联助”枫桥式工作法,成功化解一起历时7年的退役军人行政争议申诉案。建立“司法救助+社会救助”工作模式,对50名困难当事人发放救助金70.5万元。参与全区信访维稳督查工作,加强重要节点社会稳控,涉检“赴省进京”保持零上访。
四是“持续用力”惩治腐败。起诉监委移送职务犯罪案件15件15人,协同区监委、法院追赃挽损1400余万元。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加强对行贿案件不正当利益追缴。加大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官巨贪”打击力度,办理一起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的村会计贪腐案,被告人李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9年,就该案中反映出的管理漏洞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属地开展农村“三资”管理整治。发挥案件警示教育作用,组织党政机关干部、国企员工等400余人,观摩职务犯罪案件庭审,达到“旁听一案、教育一批、警示一片”效果。
三、坚持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基本价值追求,与检察改革同题共答,在维护公平正义中担当监督之责
始终坚守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定位,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深耕主责主业,不断提升法律监督质效,相关工作在全省全面深化检察改革调研会上作交流。
一是全面提升刑事诉讼监督质效。充分发挥审前过滤把关、指控犯罪作用,健全刑事诉讼制约监督体系,对有法定情形、情节轻微或证据不足的依法不批准逮捕31人、不起诉152人,对侦查活动依法进行监督。深入开展全省“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在区委政法委牵头下,会同区法院、公安出台联动工作机制,审结相关案件20件24人。强化审判活动监督,检察长列席法院审委会8次,共同规范统一司法尺度。强化刑事执行活动监督,按上级部署要求对监狱、看守所开展巡回检察,办理一起狱警职务犯罪案件,推动监管场所规范运转。
二是精准开展民事检察行政检察。持续落实最高检“五号检察建议”,与区法院联手打击虚假诉讼行为,针对金融企业与代理律师串通提供虚增律师费证据,骗取法院判决支持高额律师费行为,提出再审检察建议3份获采纳。协同行政机关依法化解进入检察环节的行政申诉,在某工艺品公司行政裁判结果申诉案中,与市检察院、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属地政府共同发力促成和解,重拾企业发展信心,获评全市办案故事讲述一等奖。强化行刑反向衔接,对143名被不起诉人提出建议行政处罚的检察意见。
三是积极稳妥推进公益诉讼检察。圆满完成红色资源保护等公益诉讼“六长出题、检察答题、人民阅卷”工作部署,主动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动检察建议与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相互转化,努力交出人民满意的“检察答卷”。发挥与应急管理部门协作机制作用,协同开展“厂中厂”安全整治。与区消防救援大队深入养老中心、机场周边物流企业、学校周边群租房等消防重点单位,排查出网购疑似劣质灭火器销售记录,推动全区开展消防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四是不断探索检察监督管理创新。纵深推进数字检察工作,自主研发智能监督平台,实现监管场所全天候、全时段、全区域监督,做法被全省推广。构建“违法申领驾驶证法律监督模型”,发出检察建议推动专项核查,13人被列入终生禁驾名单,入选全省“检护民生”典型案例。深入落实最高检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检察业务管理现代化工作部署,一体推动业务、案件、质量三个管理提质增效,以“管”促“治”助推轻罪治理、“古沙精警”融合履职、案件质量评查“微观管理”等做法先后被最高检、省检察院转发。
四、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检,与法治建设同向共进,在锻造过硬队伍中夯实发展之基
不断擦亮检察机关鲜明政治底色,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让“求真务实、担当实干”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人的鲜明特质。
一是凝心铸魂筑牢政治忠诚。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规范落实“三同步”工作原则和“三审三校”审核制度,抓实检察环节意识形态工作。举办政治轮训班,邀请专家教授专题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丰富拓展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党建文化品牌“蓝印检心”内涵,打造“一支部一品牌”,开展“先锋团社区行”等系列活动11场次,被《新华日报》《清风苑》等媒体报道,党员青年干部培养、老干部支部管理等工作经验在全区作交流。
二是多措并举提升履职素能。多层次开展交流轮岗,内部21人调整岗位,1名干警赴新疆伊犁挂职。开展刑法理论、案例采编、公文写作等专题培训,打造“益”心为民等6个办案团队,5人入选全省检察机关人才库。大兴调查研究,在省级以上立项课题3个、结项4个,法学期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检察调研工作全市领先。组织青年干警研发专业课程36门,2门获评全市优秀,3门在省级平台授课。干警撰写的检察工作情况被最高检、省检察院、市委转发推广8次,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46次,队伍建设经验3次被省检察院转发。
三是正风肃纪淬炼过硬队伍。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举办专题读书班,邀请市委党校、南通大学、区纪委相关专家学者授课提升学习成效。严格执行政法干警“十个严禁”“三个规定”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检察干警主动记录报告78件。开展“酒驾醉驾问题”等专项整治,加强日常监督教育管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开展谈心谈话。坚持管案与管人相结合,开展检务督察16次,持续巩固“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行动,能力素养、办案质效、工作作风得到显著提升。
四是开诚布公接受各方监督。将司法办案活动置于社会公众“聚光灯”下,努力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检察实践。认真落实人大常委会执法司法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贯通协调机制,积极组织6名员额检察官向区人大常委会主动报告履职情况接受评议,常态报备规范性文件。积极参与“两官两警”进“家站”,开展反诈宣传等系列活动,做实“人大建议+检察履职”联动监督,精心办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及时反馈办理情况。建成全省示范档案室,公开案件程序性信息2154条,邀请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检察听证员参与司法办案、检察开放日等活动180余人次。
2025年,区检察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最高检《关于全面深化检察改革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区委十三届历次全会部署,秉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基本价值追求,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通州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