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报告总结 > 政府工作总结

张芝山镇2019年度环境质量状况和环保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报告

来源: 锡通科技产业园(张芝山镇) 发布时间:2020-01-22 字体:[ ]

2019年,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秉承“环保为民、环保利民、环保惠民”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五指握成拳,合力治污染,空气质量明显提升,水环境持续改善,土壤风险有效管控,农村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污防攻坚筑绿生态发展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正不断优化。

一、2019年度环境质量状况

以“补齐短板、加强监管、夯实基础、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五大目标,积极推进污防攻坚工作各项任务落细、落小、落地、落实,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一)大气环境状况:认真落实“控煤、降尘、治企、禁烧、联防”治气方针,规范工业废气和各类大气污染治理。积极开展秋冬大气管控、夏季臭氧污防攻坚、秸秆禁烧、涉混码头整治、“江河碧空”等行动,促进了空气质量明显提升。

(二)水环境状况:按照“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活水畅流、违建拆除、生态修复、长效管理”的措施,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镇级重点河流通启运河考核断面水质与往年相比水质明显改善。

(三)土壤环境状况: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实施“生态造林”工程,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镇村垃圾有效收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完成存量规范化危废处置,重点行业企业退出地块风险管控率达到100%,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100%。

二、环保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为了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我们保持政治定力,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增强绿色动力,坚持以治气、治水、治土为主战场,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精准治污”护航锡通“生态绿”。

(一)治污攻坚初战告捷

1.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一是紧盯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行业,督促涉棉、涉尘、涉异味等企业积极落实整改,一些长期存在的工业源、燃煤、扬尘等污染大头得到有效治理。二是强化秋冬大气和重污染天气常态化动态管控,对8家重点实施“一企一策”应急减排措施200余家次。督促8家重点单位安装工况用电监控系统点位113个,并与上级监控平台在线联网,做到精查精治精管精控。三是完成21家砂石码头实施“三桶一牌一池一淋”环境综合专项治理,拆除吊机3台,盯牢物料堆场道路硬化、场地洒水、抑尘覆盖。四是扎实开展夏秋两季秸秆禁烧禁抛工作,疏堵结合管控秸秆焚烧。五是督促建筑工地施工扬尘管控,做到“6个100%”。六是加强镇区流动摊点管理,成功取缔多家烧烤摊点。七是配合建成镇级空气自动监测站地基浇筑、站房安装、内部装修、“四通一平”等配套工作,待联网试运行。

2.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按照水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要求,紧抓水上和岸上两条主线。一是完成银洋河截污纳管1.51公里、张川路污水主管2公里,建成张芝山竖河闸站。即将完成塘坊、通启桥、八字桥、通海4个行政村集聚区污水接管,兴张路1.3公里雨污水管工程收尾,北片区污水主管工程4公里开工建设。二是开展老镇区雨污水管网调查摸底,摸排建成区“六小行业”190余家。大东公寓、丽景花园、通启桥集居区、通海中学等年内将陆续完成“十个必接”。完成农贸市场开源东河黑臭水体整治。张芝山竖河综合整治项目及3.4公里污水管网配套年内完成施工图设计。三是举全园之力打响通启运河、张芝山竖河违法建设、违法圈圩“两河两违”综合整治歼灭战,涉及253家,需拆房近6万平方米。四是结合河道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对芝西中心横河进行景观绿化提升改造;疏浚张芝山竖河、张芝山横河、海界河等3条河道3.46公里土方1.7万方;对朝阳竖河部分坍塌岸坡进行修复;对张芝山竖河、银洋河、芝西中心横河、朝阳竖河每月实施活水整治。五是全面落实“河长制”,镇村48名河长有效巡河2005次,发现问题50余起,清理住家船4艘。六是集中开展农村延伸区域沟塘集中整治,完成39条等级河道及主干道两侧沟塘枯黄植物割除55.76公里,季节恶性水生物水花生达3万平方米。七是积极开展人居环境“美丽提升”工程,加快实施“厕所革命”,完成1400座三格式改厕任务。八是策应落实省市“江海碧空”四号行动,拆除内河非法码头3座,21家砂石码头完成整改,有效减少内河航道码头污染。

3.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一是严把环评关口,从源头加强固废管理,特别是涉废企业严格审查。二是继续巩固钢丝绳专项整治成果,严防污染工段“死灰复燃”产生新的污染物。三是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完成24家畜禽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和治理。持续实施农业化肥、农药、除草剂“三减”行动。完成2个村级垃圾中转站维修,新购垃圾桶930只。四是全面完成对25家钢丝绳企业约5000吨“三废”委外转运处置工作。完成G40通启高速公路(K169+017M)处的桥下10571M3堆土清运。五是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危废专项整治行动,拉网式、地毯式摸排建立清单40余家。六是摸排21家重点行业企业关闭退出地块风险管控清单,做好围挡和制树5宗管控牌。常态化巡查较好完成控违、控废、控渣。七是迎接生态环境部“清废行动2019”督查,巩固“清废行动2018”点位“回头看”。完成园区公共区域无主钢丝绳污泥733立方转运处置。八是持续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核查一般工业固废和污泥单位47家,落实督促危废系统库存32家企业清库,督促14家生产企业依法委外处置危废,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均达100%,危废综合处置项目建成投产,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构筑全过程闭环化监管格局,确保土更净。

4.加大行业管理力度。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对标找差,精准施策。一是持续深化“三行业”整治,巩固钢丝绳专项整治成果,进行多轮“回头看”做好防治后半篇文章,严防污染工段“死灰复燃”回潮反弹。督促舒友、大来印染关停后设备清理及新增30余家新“散乱污”项目整治。督促完成大桥燃料油化工生产设备拆除。对多家化工仓储企业环保安全体检诊断、隐患排查、责令整改。二是深入开展铸造、氧化铝、印花、涉棉等39家重点行业企业专项摸排,核实全口径锅炉清单34家,加强对“地条钢”、VOCs治理等落后产能处置。三是启动新一轮“散乱污”企业整治行动,上报13家市级“散乱污”企业并完成“两断三清”验收。关停拆改“化纤团粒”等企业和小作坊161家,做好通海砖瓦厂环境生态修复工作。

(二)交办问题整改销号

2019年,我们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坚持源头整改、系统整改、开门整改,切实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环境问题,奔着问题去、揪住问题改。

5.务实整改交办问题。坚持把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一竿子插到底,逐一现场销号核实省以上问题41件及市区交办12件。扎实做好上级巡察、巡视、审计环保交办整改,迎接生态环境部及全省2019年生态环保统筹强化二轮次督查抽查。对区人大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做好媒体曝光环保问题整治,集中约谈重点企业。

6.从速调处环境信访。沉疴下猛药,治污出重拳,全力做好“阳光信访”平台(12345市民热线、12369环保热线)、江苏省“污防综合监管”平台、网络舆情、来信、来电、来访等各级各类环境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工作前移,深入一线,现场调查处理环保信访举报531件次。

7.紧抓攻坚任务落实。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把2019年确定为“生态建设攻坚年”,分门别类地制定了9大类33小项污防攻坚任务,并实行项目化推进,明确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工作措施,逐条逐项推进落实。

(三)支撑能力提升突破

8.夯实环保能力建设。一是体制机制方面,继续发挥园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指挥棒”作用,镇级环保办工作规范高效运行。建立健全村居环境网格联络员例会和工作交流制度,及时研究讨论解决环境问题,加强基层建设,夯实网格基础。二是环境监管方面,环保触角延伸至部门、村居,构建起“全面覆盖、层层履职、网格到底、责任到人”的环境监管网络体系。三是共建共享方面,坚持统筹谋划,树立全镇“一盘棋”的思想,加大财政资金保障,安排节能环保支出300万元。四是加强宣传方面,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环保与法同行”百村千企宣讲活动,走进锡通小学环保宣讲,生态文明浸童心。发放《省危废环境管理汇报》光盘20余张,向企业发放汇编材料千余份,发放环保信用评价新体系资料66家,媒介录用新闻稿34篇次。

9.加强污染源头管控。一是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把环境容量作为项目引进的重要依据,把环境准入作为项目取舍的重要标准。紧扣“一主一新”产业招商定位,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赢得绿色发展的主动权。二是对接园区规划跟踪环评。强化建设项目环评预审,全年共对37家落户企业实施了环评预审,参与多家企业环评验收。三是持续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普查工业源171家、农业源3家、集中式污染源1家,落实各级各类涉及环境统计企业网上申报。四是配合第三方开展了南通市生态红线区域调查评估55家。完成3家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扎实做好市对区、区对镇、镇对村污防每季度定期考核和不定期模拟考核。

过去一年生态环保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得益于党员干部以及社会各界凝心聚力、实干担当,得益于生态环保铁军坚持不懈、顽强奋战。全镇上下秉承家园情怀、为民情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奋斗在污染防治攻坚的第一线,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付出了辛勤和汗水。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环境问题依旧突出,还有不少短板和薄弱环节,主要存在生态环境“历史欠账”较多,老镇区部分水体黑臭,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特别是家纺下脚料存在乱倾、乱倒、乱烧现象,“散乱污”企业规模小、投资少、流动性大、隐蔽性强、监管难度大,企业对环保投入动力不足,公职人员推动污防攻坚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

2020年,我们将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再出发,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压实绿色发展责任,加快补齐生态领域短板和不足,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铁榔头,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硬碰硬,在落实新发展理念上实打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努力探索出一条高质量生态文明建设的“锡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