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锡通园根据区委“1+4”工作部署,对照全年目标任务,全面确立“重大项目突破年”、“生态建设攻坚年”、“民生工程提质年”、“党建工作创新年”和“作风建设提效年”五个年活动安排,坚持围绕短板抓攻坚,立足创新求突破,确保各项任务按序落实,推动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跨越提升。1-6月份,园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35万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98亿元,增长10%;实现工业应税销售27.5亿元;实现服务业应税销售7.28亿元,增长89.1%,完成时序进度128.8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6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6.3亿元,完成时序进度173.6%,服务业投资19.3亿元,增长12.5%,完成时序进度107%,工业技改投资7.8亿元,完成时序进度120%。
一、坚持聚力项目招引,项目建设日新月异
精准招商力度加大。园区围绕“一主一新”的主导产业,开展全产业链研究,明确重点跟进区域、跟踪对象,加大“走出去”力度,刷新“引进来”成绩。今年来,园区平均每月开展外出招商活动10批次,储备有效项目招引信息80余条,完成签约项目14个,包括总投资10亿元的大海压延薄膜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江苏亿卡迪空压机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艺畅车灯项目和总投资5亿元的莱博尔集装箱紧固件项目等;完成注册项目8个,实现到账外资2506万美元。
项目创新能级提升。开展辖区企业调查研究,加大上门宣传指导力度,做到因企施策,分类指导,研究解决企业迫切需求问题。完成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G&D季度申报工作。完成48项专利技术申报。完成9个产学研合作项目,超前超额实现“双过半”。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高企培育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9家。
项目建设务实求效。园区深入推进“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以亿元项目为支撑,强攻重大项目,加大竣工转化力度。上半年通过市认定新开工项目9个,认定新竣工项目7个,转化达产6个。加快格诺、宝利根等达产企业由区域布点向集团基地升级,为园区发展蓄势储能。加大与上海未来岛共同开发的力度,借助其资源优势,成功吸引艾佩达精密机械、工业机器人等多个项目落户未来岛科技园内。同时围绕发展规划严把项目准入,细化项目建设规划审核,上半年完成未来岛二期、德茂、精磊、大华等5家企业的选址意向红线图及日诺、思辟德、精磊、聚赞等9家企业方案征求意见会,并协助企业完成建设用地办理、工程规划、总平图审查等报批工作。
强化人才要素支撑。园区大力聚焦招才引智工作,注重“高精尖”人才的引进,将“筑巢”与“引凤”相结合,以产引才,以才促产,多措并举引进更多优质人才项目,成功引进省外创新人才2名。推动江苏美事科电机制造有限公司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沟通洽谈,目前即将签订合作协议,确保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
二、坚持优化载体平台,综合配套功能提升
载体平台加快建设。今年园区启动实施6条支线道路的接线及配套工程,并同步开展新一轮绿化养护、市政养护、道路保洁的招标工作,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加紧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小区绿化,目前正按照计划有序实施中,其中宁启铁路两边造林项目已完成约100亩。完成北部片区污水纳管设计方案;完成星河家园内东西河道截污纳管及与西一环市政污水主管对接工程;张芝山竖河闸站工程、老镇区菜市场东侧河道整治工程和园区污水管网检测疏通工程现已进场施工。完成严控街项目施工,准备竣工验收;完成培德村技防村项目施工及相关配套,目前正进行信号接入。
功能配套设施完善。为丰富公共功能,园区将天星公园、星河幼儿园二期等项目列入今年城建计划,后续将加速推进。为提升商业氛围,充分发挥德力新天地、好得家商贸城、时代尚城等主题综合体集聚商气人气的作用,做大做强镇区南部商业中心功能。为改善居住环境,加大对恒大悦珑湾、富丽半岛等房地产项目服务力度,力求尽快满足园区群众对高品质住房的需求。
优化资源挖掘潜能。园区围绕年度工作目标,多渠道化解土地指标等资源要素问题,上半年共办理土地征收7宗,面积507亩,出让工业用地9宗,面积169亩,保障了聚赞、思辟德二期等一批项目落地;强化资源利用,收回了380亩低效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完成张芝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现已通过省政府批准,新增计划指标1931亩;稳步推进南兴益民污水处理厂二期搬迁工程,区交办的金川大道、G345及张江公路等地块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有效缓解园区项目用地压力。
三、坚持深化环境整治,镇村面貌持续改善
聚力生态难点攻坚。在完成钢丝绳、印染行业的整治基础上,结合钢丝绳企业实际,制定行业转型升级方案,并加大对“散乱污”企业的排查整治,现已完成9家企业的整治工作。同时,围绕《锡通园河道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年)》的具体要求,深化河长制工作,定期对张芝山竖河、朝阳竖河、芝西中心横河实施活水整治,完成张芝山竖河、通启运河的河道“蓝线”范围划定,芝西中心横河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已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张芝山竖河、银洋河、芝西中心横河、朝阳竖河泵站设计方案也已初步确定。
加码文明城市创建。针对镇区内流动摊点、店外店和占道经营问题,园区多次开展现场集中整治并实行长效化管理。针对户外广告设置不规范问题,认真履行好户外广告审批备案登记制度,并在日常巡查中对容易出现违规现象的路段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上级创文工作要求,多轮次开展村(居)自查,整改存在问题,目前园区村(居)的创文氛围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加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工作,完成2017-2018年度南通市文明村、文明单位及通州区文明镇(村)、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新时代文明示范岗、示范单位等申报工作。
创新环境管理模式。针对垃圾偷倒乱倒现象,将保洁工作推向市场化,现已实现5个村农村环境保洁整体外包,市场化覆盖率及保洁质量排名位居全区前列。同时,在易偷倒渣土、垃圾等重要地段开展不间断巡查,加装S336省道两侧隔离带,增设五洲国际、东大道等拆迁地块的21个监控,不断扩大巡查范围、加大整治力度。针对卫片图斑整改,强化诚信机制建设,让违建进入诚信笼子,有效控制违建势头,上半年已完成卫片图斑整治70%的任务量。针对农村“厕所革命”的推进实施,扎实开展农村改厕工程,目前4个村的项目已进场施工,完成全年任务数过半。
四、坚持聚焦民生需求,社会治理成效显著
民生实事稳步推进。今年年初,镇第十八届五次人代会上票决产生了8件民生实事项目,我们采用分组推进、公开监督方式,明确第一责任人并认真抓好落实。截至目前,已完成4项任务,分别为塘坊村集居区电力线路改造工程,星河家园景观河整治工程,交通文明示范街建设工程,张芝山竖河、张芝山横河、海界河疏浚工程;其余4项正在加紧推进中,其中开源河景观提升工程、兴张路(姜竹线—G345)亮化工程已完成施工设计,张芝山镇文化站提升工程正在配备软硬件设施,通海界桥、通姜界桥重建及朝阳竖河桥扩建工程正在标底送审中;另外,塘坊村轻纺园亮化工程与南三公路亮化工程均已完成方案设计,正在编制标底。
创新政府化债举措。园区主动适应发展新要求、新政策,深入开展银企对接,做到因企施策,分类指导,研究企业金融需求具体问题,探索科技金融政策的创新,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乃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效疏通服务企业的“血脉”;规范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编制,建立预算报告和预警制度,进一步增强预算执行约束力,发挥好财政保障和服务职能;完善制度体系,通过盘活存量资产、严控新增债务等方式,规范财政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扶持资金的杠杆作用;融资保障进展明显,不断创新融资方式方法,拓宽融资渠道,有序推进融资项目,为园区资金正常运转、征地拆迁安置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社会保障提质增效。深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保续保参保工作,截止目前,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保8374人,续保率74%,完成医保参保37605人,参保率99.2%,达到历史同期水平。持续推进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确保低保标准动态调整。全面实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提升托底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强和改善农村残疾人服务,将残疾人普遍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予以保障和扶持。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敬老院维修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通启桥村、通海村的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也已启动。积极做好安置工作,充分利用剩余房源,解决提前安置户的燃眉之急,上半年累计安置40户搬迁户,安置面积达4000㎡。
科教文体协同提升。星河幼儿园省级课程游戏化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目前正在进行户外游戏设施的改造建设。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服务活动,上半年按时序进度开展2场“欢乐江海行”送戏下乡活动;文化站提档升级改造工程即将完成;按照星级农家书屋的标准,发挥好锡通园区小学“智启阅读室”、银洋河村读书会、南兴小学“南园书屋”等阵地作用,扎实推进全民阅读。在全区率先全面完成体育场地调查及网上登记工作,为更好地开展农民群众性体育活动奠定坚实基础。持续开展受益人群约5000余人的慢性病人群健康体检及妇女“两癌”筛查工程,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发展局面和谐稳定。圆满完成2019年春节、全国“两会”期间等重要信访敏感时期的维稳工作,未发生重大信访问题。上半年园区共处理上级交办信访事项15件,累计接待并有效调处涉资纠纷53起。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制定出台《锡通科技产业园进一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方案》,在“黄赌”、强揽工程、征地拆迁、民间借贷、出租房、流动人口等突出问题领域开展了专项整治,加大宣传力度,完成各类涉黑涉恶线索收集上报19条。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开展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大排查、大整治”;强化落实承诺告知活动各项措施,上半年发放《承诺告知书》450份,回收420份,企业安全承诺覆盖率达93.33%,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一岗双责”制度,将安全意识贯穿于各项工作,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思路,率先在园区各学校引入家长陪餐制度,保障师生的用餐安全,通过运行建筑施工等3个专业委员会,高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