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张芝山镇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 锡通科技产业园(张芝山镇) 发布时间:2018-02-01 字体:[ 大 中 小 ]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张芝山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以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7
年工作回顾
2017
年,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狠抓经济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平台建设、社会事业、精神文明等重点工作,优化机制体制,强化服务职能,践行发展理念,围绕
“
两个率先
”
总目标,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年度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明显,综合实力再上新阶,社会经济平稳运行。
经济运行方面,
完成固
定资产投资
87.2
亿元,同比(下同)增长
3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1.39
亿元,剔除上年因素后增长
32.46%
;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35.29
亿元,增长
10.5%
;完成工业应税销售
58.03
亿元,增长
48.8%
;完成高新技术产值
4257
万元,增长
41.3%
;完成服务业应税销售
5.2
亿元,去除平台后增长
62.2%
。完成全年外贸出口总额
9.5
亿元,进口总额
1500
万元。
项目集聚方面,
2017
年共签约项目
35
个,其中亿元以上内资项目
26
个,亿元以上重大外资项目
1
个,千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
7
个,总投资达
105
亿元;完成注册项目
28
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25
个;完成外资实际到账
5004
万美元。新开工项目
20
个,其中工业项目
16
个,服务业项目
4
个。
2017
年园区被评为
招商引资工作先进集体、项目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农村经济方面,
通过镇、村两级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进一步盘活农村存量资源,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全年规模农业项目投入完成
1.1
亿元,超出区级任务指标;
2017
年村集体完成
1726
万元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
55%
,其中
9
个村村营收入全部达到
50
万,
6
个村达到
100
万,
3
个村达到
200
万,超额完成区下达任务。
一、聚焦聚力招商引资,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量质并举,重大项目取得新成效。
2017
年新签约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占比达到
90%
以上,项目行业类别主要集中在高端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等产业。自动化包装机械设备、智能展示设备及导视系统等一批高端制造业项目落户园区,项目集聚明显加速。
紧抓重点,接轨上海焕发新优势。
瞄准上海嘉定、普陀、闵行等资金、人才、技术、项目的活跃区域,承接好以智能制造、新能源、机械电子为主的产业转移。锁定上海区、镇两级园区,重点
推进与上海特色园区、重点镇区的对接工作,
与上海
未来岛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园
签署合作协议,
共建锡通未来岛硬科技产业园,
并于
2018
年初实现
开工;
与上海华亭众创空间签订协议,共建澳中众创空间。
开拓创新,招商组织取得新突破。
坚持专业招商和兼职招商结合,领导带头招商与部门参与招商互动,园区领导一线洽谈项目,分管领导常态跟踪,加快集聚招商力量。目前一线专职招商人员达到
33
人,招商合力空前壮大,工作成效全力提升。全面实行驻点招商,成立北京、上海、广深、浙江、成都、苏南六大招商分局,同步运作德国、日本、台湾三个境外招商站点。全年共邀请了
200
多批次有投资意向的客商来园区考察,充实了项目信息资源库。
2017
年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全区排名第二。
二、倾力倾斜项目建设,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力促签约项目落地。
坚持将项目推进明确到责任部门,坚持专人跟促项目,在模拟审批、提前介入、“三证”办理等签约落地事宜方面积极沟通,努力做好拟开工项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项目签得了、落得快,锦岸机械、海昌机械、航泰船舶、优轩机电等智能装备项目加速推进;华尔泰新材料、新三亚建材、英思创薄膜等新材料项目加速转化;宝湾物流、华诺物流二期、好得家二期、金鼎龙二期等服务业项目全面开工。工业、服务业项目建设个数均达区级目标任务,续建项目转化率
100%
,
2017
年项目建设工作全区排名第二。
助推企业发展加速。
坚持扁平化管理,不断优化项目服务机制,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建立项目推进周例会制、突出问题部门限时会办制、在建项目专人服务制等,及时化解建设中的难点。结合“走帮服”活动定期走访企业,为
20
家新开工项目解决开工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帮助企业解决招工和外来职工子女入学等诉求保障,全面优化服务环境。
坚持淘汰落后产能。
结合
“263”
专项工作,重点推进小造纸企业关闭、清洁化改造、
VOC
减排、废酸污泥处置项目等工作。做好上级环保督查的环境污染各项处置工作,淘汰关停一批高能耗、低产出、经济效益差的企业。进一步创新环保网格化监管模式,深入环境问题排查,制定整治整改方案,
2017
年中央督查期间交办的
5
个环境问题及省督查期间的
18
个问题均得到有效化解和落实。
三、加码加力平台建设,区域统筹全面增强
开发引领再优化。
深化园区城市发展形态,强化规划理念,加强规划后的跟踪,确保规划建设的执行力、落实力。
完成园区地形图维护工作和
控制性详规编制及专家评审工作,
完成城市风貌及色彩规划。
基础设施再完善。
完善
“
五纵五横
”
的主干道和
“
五纵六横
”
的次干道路网
;建设完成槐杨路、蒲公英路、女贞路、竹松路西延、迎春花路东延等支线道路,
区域路网基本贯通。同步推进地下管网、绿化景观、路灯等配套项目和交通监控设施的对接连网,区域交通枢纽地位逐步显现。
发展配套再提升。
坚持城市功能与周边开发区错位发展,努力提高综合配套能力,切实抓好重点工程的实施。目前六期安置房工程已基本完工,现已开始分房;消防站土建工程已竣工验收;天星公园项目已完成前期设计和施工招标;创业园二期孵化器工程已基本完工;同时认真做好七期安置房、标准厂房三期、香樟公寓二期等工程的前期工作,园区配套能力不断增强。
四、提标提质民生保障,城乡一体步伐加快
民生工程加速推进。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投入
1
亿元的
锡通园区小学异地新建工程已于
2017
年
9
月交付使用;
星河幼儿园二园目前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已通过区规划局评审。星河幼儿园积极争创江苏省优质园,并于
11
月顺利通过考评验收。小区管理不断优化,全年共完成安置房质量维修
395
户;解决小区雨污水管道的返流、堵塞
46
起;完成
1-4
期老小区的停车位和楼梯间墙面出新工程;完成五期安置房污水管网纳管工程。
社会保障加速完善。
加快低收入人群的建档立卡工作,务实推进机关干部结对帮扶、精准扶贫,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全年脱贫
63
户
89
人,脱贫率达
69%
,超额完成区下达任务。进一步完善全镇低保体系,发放
315
万元最低生活保障金,对部分特殊困难的城乡低保户进行定期慰问,组织开展低收入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在册孤儿和百岁老人慰问、老年尊老金发放、困境儿童摸排调查、优抚对象体检等。
农村环境加速改善。
完成
8.8
公里的农路建设,达到区下达指标的
338%
;完成污水管网建设
4.7
公里,达到区下达指标的
117.5%
;全年新增村庄小游园
2
个,总数达到
10
个;新增城镇公共绿地
13
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
36.14%
;全年重要河段的疏浚、双面整坡
6
公里,疏浚土方
4
万方;针对朝阳竖河、开源河进行综合整治,攻坚问题河段,有效改善区域水体环境。
搬迁扫尾加速突破。
成立扫尾攻坚小组,完成重点地块扫尾
15
户,累计搬迁面积约
7988m2
;核心区域扫尾完成
578
户,达到总量的
96.4%
。
2
家企业已基本完成交房;
5
家企业成功签约;宁启铁路、金川大道
2
地块的遗留问题已基本扫除,为后续施工提供了保障。
积累矛盾加速化解。
加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开展每月一查,覆盖重点行业和重点部位,切实做到宣传、排查、责任、措施、复查“五到位”,有效提高了企业安全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2017
年我镇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工贸企业未发生亡人事故。
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全面排查梳理历史遗留疑难杂症,全年处理信访交办事项和
12345
政府服务热线交办单共
500
余件、化解信访积案问题
6
个,全年信访形势基本平稳。
五、深化优化政务环境,发展合力加速凝聚
精神文明创建深入推进。
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正能量宣传,引领社会道德水平新风尚。利用“江苏政务服务”、“新华报业交汇点”、“南通发布”等手机
APP
的推广,占领新闻舆论新阵地。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组织,注册志愿者达
6000
余人,全年组织助老、助残、扶贫慰问等志愿活动
50
余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共筑锡通梦
你我同作为”主题宣传活动品牌,成功举办
2017
年元旦迎新晚会、端午节文艺汇演、七一文艺晚会等多场大型文艺活动。
法治平台建设成效初显。
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宣传工作,开展了“平安志愿者在行动”、“
3.15
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普法活动”、“农民工普法活动周”等活动,并开通“锡通政法”微信公众号,法治政府建设满意率不断提高。综治信息平台规范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塘坊村、居委会、天星村、通海村、培德村、八字桥村
6
个村(居)的村级综治平台达到省一级综治平台建设标准,村综治工作站组织架构配备到位,村级综治工作实现新常态。
作风建设持续发力。
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全面落实各项任务。围绕《关于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及《
2017
年锡通科技产业园作风效能建设考核办法》,确立了效能品牌—“勤廉锡通”,并以建设品牌为推手,推动工作运转规范化、日常管理制度化、作风建设常态化,切实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提升各部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
2017
年我镇不断理清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被区委、区政府评为
2016
度年民生及社会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平安建设工作先进集体;被区委宣传部评为
2016
年度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被区安委会评为
2016
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
10
个村(居)被评为省卫生村;通启桥村、天星村被南通市委、市政府评为
2015-2016
年度南通市文明村;塘坊村、培德村、八字桥村等被通州区委、区政府评为
2015-2016
通州区文明村;塘坊村被评为
2016
年度区农村环境长效管理示范村。
过去的一年,我们难中求进、砥砺前行,每一项发展成果都离不开区委、区政府和园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镇人大的监督支持,凝聚着全镇干部群众的奋斗努力。在此,我代表镇政府,向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张芝山镇,为张芝山镇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差距,主要是:重大项目储备还不足,项目产业集聚速度还不快;转型升级任务艰巨;镇区环境差的问题未能根治;生态环境有待提升,区域水系治理有待加码;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与企业和群众的期盼仍有较大差距,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直面矛盾、正视挑战,以敢于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举措、扎实过硬的作风,全力解决这些突出问题!
2018
年工作
安排
2018
年
我们
将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区委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工作目标,创新求突破、合力促发展,立足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持大格局招商引资和高质量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招商引资优化年、项目建设质量年、作风建设提升年”的“三个年”活动,
促进经济稳健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努力建设产业集聚、载体优越、民生幸福、生态优良的“强富美高”
新张芝山。
2018
年
目标
GDP
增长
10%
以上;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8%
以上;工业应税销售和服务业应税销售确保增长
12%
以上;确保明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32
个,其中内资项目
25
个(包括制造业项目
22
个,服务业项目
3
个),外资项目
7
个;力争新签约
50
亿元以上项目
1
个,
10
亿元以上项目
2
个;确保完成实际到账外资
5000
万美元。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
2018
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构建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层级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突出以智能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以新材料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定位,加快产业集聚步伐。
培育主导产业新优势
。
围绕产城融合,突出“一主一新”的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加快形成产业板块,构建产业体系。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使产业集聚程度不断提高。依托东方泵业、锦岸科技等项目,夯实智能装备制造业;依托航泰新材料、英思创薄膜、新三亚等项目,壮大新材料产业;依托铧嵘金属等项目,进军新能源产业。
抓好年度项目推进谋划,以“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的方式推进项目落地建设。
2018
年园区确保完成新开工项目
20
个,力争
22
个,其中
5-10
亿元项目
4
个,
10-20
亿元项目
2
个,
20-30
亿元项目
1
个。抓好项目的竣工转化,确保
2018
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8
家,其中,规模过亿元企业
2
家
。
彰显现代服务业新亮点。
加大服务业招商力度,切实加强新城建设速度。以宝湾物流、韵达快递、华诺物流等重大项目为基础,全力培育构造现代物流为支柱的特色服务业;以德力新天地、益海时代尚城、五洲国际、好得家等一批商贸综合体为重点,提升商贸服务水平。同时,抓住当前房地产市场复苏机遇,加快推动恒大地产、富力地产等房地产项目的建设,通过发展低密度、高档次的商品房,吸引各类创业创新人才落户园区。
开辟特色农业新路径。
指导村(居)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寻找现代农业生存发展空间,鼓励
有条件的村(居)发展现代农业项目,
对特色种殖业和养殖业的农户提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
打响特色农业品牌
。加速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化经营,
逐步形成南通南翼新城的
“
菜篮子
”
蔬菜基地,进一步
发挥
“
公司
+
专业合作社
+
农户
”
的产业发展优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加大对村集体兴办企业、经营项目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考核激励等手段,壮大村营经济。
二、精准高效招商选资,激活品质发展动能
进一步夯实招商基础,
着力于重大项目招引、精准化招商,力争引进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落户园区。
重大项目再突破。
针对园区产业定位,放眼全国、精准选点、定向跟进,强化产业体系和产业布局研究,派驻招商力量开展区域精准招商,
在强攻高、大、新项目上发力,突出智能制造、新材料、科技服务等产业方向,
力争招引到产业支撑性、企业成长性、产品创新性强的项目
。同时紧盯外资招引,强化重大项目意识,利用招商中介、境外驻点,放大招商格局,突出专业跟进,引进一批优质外资企业。
招商模式再创新。
以“敲门招商”、“以商引商”、“平台招商”、“活动招商”等手段,对京、沪、广、深等地深化政策研究、摸清发展动态,精心策划组织主题招商活动。充分利用各地商会、行业协会、展会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寻找客商,广泛吸收资源,以项目信息的数量来促进落户项目的质量,促进招商工作常态化、精细化、专业化。
招商力量再集聚。
坚
持招商队伍专业化建设,强化业务培训、评比历练,切实增强招商队伍的攻坚突破能力;围绕园区“一主一新”产业定位,
在全国范围内精选
1-2
名高层次招商人才,提升产业招商水平;深化招商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在北京、上海、广深、浙江、成都、苏南等地的园区招商机构、中介机构落实
10-15
名兼职招商顾问,扩大招商网络的张力。
三、提升平台建设质态,优化区域发展布局
立足区域定位和融资实际,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围绕项目落户,强化要素保障,做精基础设施,做优项目配套,做实城镇管理。
坚持高水准完善基础设施。
进一步抓好园区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实施,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按照《锡通科技产业园(张芝山镇)
2018
年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计划》相关要求,认真筹谋、科学规划,以确保质量安全为前提,按时序推进建设进程。对天星公园、水街、七期安置房、文旦路、彩林路等重点工程建设,力求“只争朝夕、能快则快”。加快推进张江路的修建工作,积极推动
G345
、宏兴路东延等工程的尽快实施,自加压力、倒排工期,力求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
坚持高规格落实城乡管理。
多举措加强镇区精细化管理,加强对占道经营、破墙开店、流动摊点等整治力度和长效管理。推进镇区绿化改造工程,建设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所,实施小绿地、小游园、停车场等配套项目,提升居住环境。推动农村环境管理服务外包市场化程度和水平,围绕“以河养河”、“生态养河”理念,加强河道长效管护,力促水美乡村建设。
坚持高效率推进要素保障。
加强土地要素保障,根据企业建设进度安排,及时争取土地指标,确保土地不撂荒、不闲置。加强融资平台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公司实体化运作,创新工作思路,增强融资能力,提高资信等级,拓展融资渠道,为园区开发建设做好资金保障。
四
、高效促进民生改善,提高社会保障程度
加速红利共享,提升保障水平,强化社会管理,深化生态建设,以务实的举措提升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促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强辖区内幼儿园、中小学的教学管理、校园安全等工作。推进敬老院新建筹备,力促第三人民医院异地新建,加快提升社会综合保障水平。围绕
“
走帮服
”
活动,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真正为民办事、为民解忧。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资金投入自然增长机制,健全社会保障平台。优化五保灾害救助、城乡低保救助、城乡医疗救助等救助制度和镇村两级救灾救济机制,健全双拥优抚安置体系和社会化养老体系。
注重扶贫同扶志结合、输血与造血并重,创新扶贫方式,
借助阳光扶贫系统,常态化实施结对帮扶,动员和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力争高质量完成新一轮脱贫任务。
促进社区管理规范有序。
加强社区物业管理水平,实现安置小区物业外包全覆盖,并加大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支持参与,享受共建成果。有序推进完成小区生活污水纳管工作,改善小区整体环境。
促进生态环境
强治严管
。
以
“
源头治理
”
为工作宗旨,
坚持动真硬碰、从严监管,整体联动、综合治理,推动区域生态的根本好转。狠抓行业综合整治,根据
“263”
专项行动、
“
三河三行业
”
整治,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全面推进控污减排。常抓区域生态治理,落实“河长制”要求,坚持系统治理,重点抓好朝阳竖河、张芝山竖河、庙桥竖河、凉棚竖河等水质较差河道的整治,开展张芝山北工业园区内生活和工业污染治理,切实改善区域内生态水体,提升园区生态承载力。
促进群众生活和谐稳定。
积极做好综治维稳工作,加强源头防范,
开展社会矛盾大排查大整治,随时掌握动态,建立维稳应急体制机制。
进一步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三个责任体系。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治,突出重点时段、重点企业、重点领域,筑牢安全生产监管防线。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时代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围绕法治、效能、作风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坚持不懈推进法治建设。
积极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把法治理念贯穿到园区开发建设的各个环节,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推进政府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完善决策程序和公众监督机制,及时整改问题、健全制度,着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把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持之以恒推进效能建设。
优化政府运作流程,进一步精简环节、减少程序,力求效率再提升、服务再优化。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理念,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强化督查督办、考核问责和引导激励,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优化服务改革,完善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强化全体干部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打造一支有担当、有定力、有责任的干部队伍。
锲而不舍抓好作风建设。
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持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区各项规定精神,全面整治庸政懒政怠政,坚决整治不作为、乱作为。强化督促检查和督查问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同志们,十九大已为我们描绘发展蓝图,指明发展方向,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园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务实创业、开拓创新,努力打造发展新格局,共创张芝山美好明天!
为民办实事工程
一、镇区公厕提档升级
二、借助电子抓拍器材,打造
“
严管街
”—
张江路北段
三、星河幼儿园二园扩建
四、钢丝绳污染整治攻坚
五、水系生态综合治理
六、老小区提升工程
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整合
八、法治惠民工程,扩面提档法治文化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