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兴仁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全镇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和环保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全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状况
过去一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从严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巡查要求,锚定“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总目标,聚焦设施建设、集中整治、群众所需,污染防治攻坚取得良好成效,获评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
(一)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开展常态化巡查督查工作,重点关注企业大气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着力确保各类污染源管控措施落实到位。全年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8.1%,同比上升0.6%,位于全区前列,全镇大气质量长期向好。
(二)水环境质量。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广农村散户污水治理,不断巩固重点河道整治成效,全面开展淮河流域排口整治和企业接管排查整治工作。通吕运河通富大桥省考断面、团结河阚家庵桥市考断面始终保持Ⅲ类水质,地表水Ⅲ类水质断面比例达100%,全镇水环境质量稳定向好。
(三)土壤环境质量。主动完成农业测土配方施肥4.3万亩,进一步减少化肥使用量。积极推动142家企业化学品物质调查、电动自行车铅蓄废电池回收和固废处理工作,有效管控污染源。持续强化重点企业风险监管,深化完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建设,全镇土壤环境质量稳定可控。
二、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
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好于预期。其中,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优于年度目标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8.1%,好于年度目标0.7个百分点;地表水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100%达到年度目标。过去一年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主动作为,聚焦基础设施巩固提升。
一是建设农村散户污水治理设施。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投入约400万元,深入推广实施农村散户污水治理工程,涉及丁涧店村、长林桥村、太阳殿村和戚家桥村四个村,惠及农户达909户,有效解决农村群众生活污水直排问题,农村水环境质量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二是强化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管理。投入70万元,委托第三方专业运维单位负责全镇15个小型污水处理设施、10个提升泵站以及兴仁镇区与四安辅镇区20余公里的污水总管网、支管网的运维工作,专业化运维比例达100%。同时,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对第三方运维单位的监管,保障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三是巩固重点河道整治成效。投入24.6万元,疏浚河道9条段,涉及7个村(社区)总长4.8公里,清淤土方3.6万平方米,有效改善水质,恢复河道生态功能。全面落实河长制,常态化开展巡河工作,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二)真抓实干,聚焦专项整治切实有效。
一是开展淮河流域排口整治工作。按照“全覆盖、无遗漏”的总要求,联合苏环院及南大环科院,对全镇范围内淮河流域的88个农村生活污水散排口,采用改厕、接入污水管网、建设化粪池等途径全部分类整治到位,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隐患销”。同时对全镇30个大中型灌区制作标识牌、张贴二维码,实现“信息化”管理,完善长效管理体制机制,杜绝问题反弹回潮。
二是开展企业接管排查整治行动。全面排查污水管网周边企业接管情况,共计排查60家,对30家企业发放接管整改通知,要求企业对内部管网自行整改到位,将污水接入污水总管网,确保雨污分流,提高新建污水管网的使用率,切实解决企业生活污水直排问题。
三是开展工业固体废物排查整治行动。纵向对接区级环保部门,横向联动各职能单位,全面排查大宗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农业固废等重点领域的问题隐患,巡查1000余人次,检查企业300多家,发现并整改问题100余个,从源头化解土壤污染风险。
(三)多措并举,聚焦人民群众所盼所需。
一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完成19个村居新建提升改厕1179户,规范治理垃圾桶收集点34处,清理陈年生活垃圾、白色垃圾、建筑垃圾、河岸垃圾等358吨,清理村内河塘沟渠、排水沟310条(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果显著。
二是加强监管力度,保持高压态势。建立健全重点企业“一企一档”的台账资料,常态化开展“散乱污”整治“回头看”,三、四级网格巡查2000余次,发现并整改问题370多个,坚决杜绝污染企业回潮。利用12345市民热线等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反映问题,处置环保信访件189件,查处环保违法案件4起。高度重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点状问题、解决面上难题,举一反三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保持常态高压态势,确保问题改彻底、改到位、不反弹。
三是创新调解机制,筑牢和谐之基。利用“乡贤调解室”,共接待来信来访群众300余人次,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成功调处企业环境信访案件200余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更大范围的凝聚环境信访调解合力,切实守护群众身边的碧水蓝天。
2024年,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镇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一是工业园区污水管网的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二是整体人居环境质量存在短板;三是执法监管仍存在盲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思想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总结、努力改进。
三、2025年工作打算
2025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高水平环境保护支撑兴仁高质量发展。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增强污染防治综合效能。进一步完善四安工业园区污水管网,积极推动瞿氏家纺、小泉机电污水接至北侧污水管网和隆辉环保污水接至东侧污水管网工程。计划实施生活污水区域化处理工程,将四安污水接入东港污水处理站,实现污水处理城乡一体化。持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巩固扩大农村散户污水治理成效,为彻底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题奠定基础。
(二)全面推进专项治理,改善人居环境整体风貌。深入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行动,综合实施河道清淤、木桩护岸工程,切实让农村水更清、岸更绿。坚决做好秸秆禁烧禁抛工作,加速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守卫好蓝天白云。常态化开展淮河流域排口排查整治和企业接管排查整治,实现长效管控。持续推进工业固体废物排查整治、化学品调查处置工作,源头防控土壤污染。
(三)全力健全治理体系,提升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加强与区生态环境局和执法五局的沟通联动,强化与各相关部门的紧密协作,依托网格化治理体系,织密“生态保护网”。构建常态化监管长效机制,从严监管、从严执法,有效提升环境问题的识别、报送及处置效率。进一步发挥好“乡贤调解室”优势作用,努力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力求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绿色答卷”。
各位代表!美丽兴仁,有你有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更加奋发有为地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推动“十四五”圆满收官,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的生态文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