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镇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来源: 兴仁镇 发布时间:2019-07-20 15:31 累计次数: 字体:[ ]

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区委“1+4”工作体系为蓝本,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努力推动兴仁高质量发展不断走向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一、立足创新转型,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发展

招商引资广撒网、重跟进。动员全镇上下,积极收集招商信息,对接项目需求,多次赴上海、深圳、厦门等地洽谈招商,举办“双招双引”推介说明会。通过汇总筛选、实地考察、洽谈跟进,截至目前,共有在谈项目4个,已签约亿元项目5个,注册亿元项目4个,完成外资到账170万美元。项目建设出实招、重实效。上半年,新开工制造业亿元项目2个,其中双逸自动化装备制造项目被认定为南通市重大项目,顺可机电、通农塑胶顺利竣工,通球机电、宏德机电、宏安金属达产转化。竣工规模以上农业项目6个,总投资额1.1亿元。经济运行抓调研、重质效。深入企业调研,及时掌握、分析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3.6亿元,增幅10.2%;服务业应税销售10.6亿元,增幅15.5%;工业应税销售43.5亿元,增幅5%;固定资产投资27亿元;工业投资22.1亿元,其中工业技改投资20.8亿元;服务业投资4.9亿元。科技创新有抓手、重成效。上半年,完成规上高新产值88.7亿元,增幅12.9%;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家,已落实拟申报第二批高新技术企业5家,新增发明专利43项,完成产学研指标数5家,引进省外人才2名,申报省“双创”人才项目1个。财税增收强治税、重盘活。依法加强税源管控,全面排查“双零”企业,着力引进总部经济,重点督促2016年以来16家供地项目在兴仁依法纳税,作出贡献。上半年,重点开展亩均税收5万元以下项目提质增效行动。通过综合治税,全镇新增注册企业21家,变更注册地企业7家,新增税收收入755万元。上半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2亿元。

二、立足生态优先,因势利导推动环境提升

以“一房一路一河一树”为重点,以全面改善农村面貌为目标,深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有序清理废弃破旧房屋,着力提升村居重要道路沿线环境,拆破拆旧27户,计6000平方米,完成道路、河道绿化100亩。清理小广告6000起,有效改善了镇区面貌。完成2018年太阳殿村、横港社区水美乡村扫尾工作,启动2019年阚庵东村水美乡村建设。全面推动改厕工作,计划全年改厕1600口,涉及徐庄村、李家楼村、阚庵东村、阚家庵村、徐家桥村、温桥村等6个村居,截至目前,已完成改厕800口,预计9月底全面完成。认真开展环保交办问题“回头看”,巩固整改成果,整治“散乱污”企业5家。提标改造铁路桥北侧垃圾房,关停富安桥垃圾房,优化小区周边环境。以提升水环境质量为重点,以彻底消除黑臭水体为目标,深化落实河长制。按河长制工作要求,完成了一、二级河道两侧违章建筑摸排统计,重点对通吕运河、兴石河、团结河、英雄竖河进行了整改。着力推进生态样板河道建设,杨湾竖河已完成50%工程量,启动毛桐港、水鸭子港、任家渡港、兴仁横河、兴仁村东竖河、茶庵殿引水河等6条生态样板河道,目前已完成设计和标底编制工作。启动2019年河道疏浚工程,计划疏浚河道23条(段),共16.6公里,疏浚河床土方12.7万立方米,目前已进场施工。全面启动42条河道沟塘整治,探索推行“以河养河”,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以加快基础设施投入为重点,以提升全镇污水处理能力为目标,继续推进“十个必接”工程,实现各村居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兴港佳苑污水管网接管工程已开工,四安中学、四安小学、四安新建幼儿园的生活污水统一纳管处理,兴仁中学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已完成设计,正在施工招投标。完成兴仁镇区与江海大道污水泵站接管工程1.2公里,完成静神庙竖河两侧污水管网1.9公里,完成孙家桥工业园区1公里污水管网设计与概算,已确定施工单位。四安镇区雨污分流工程、徐庄工业园区约1.6公里污水管网工程正在设计中。阚庵东村、韩家坝村、太阳殿村等5个村居加快推进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三、立足协调发展,深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着力改善农业装备结构,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紧紧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积极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改善农业装备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千亿斤粮食项目,2017年阚家庵村项目已通过第三方检测,2018年温桥村项目已竣工,待区级验收,肖桥引水河增补项目正在施工。上半年,全镇共推广各类新式农机具10台(套),发放补贴资金16万元。着力推动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以“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资格唯一、群众认可”为原则,全面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统筹协调各方因素,合理确认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身份,做到全面、准确、不遗漏、不重复,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在阚家庵村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新型合作农场建设,截至目前,全镇共流转土地3700余亩,12个村居建成300亩以上新型合作农场。同时,组织全镇61人分别参加了家庭农场主、农资经营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推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重点加强农村“三资”管理,严格收支规范化操作。对村级财务严格规范工作流程、业务办理程序、支出额度审核权限等事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业务基础工作抓细抓实。严格规范村级资产管理、合同管理,规范农村产权交易,对涉及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对外发包、招租的,严格要求通过平台公平、公正、公开交易,防止集体资产流失。继续推进“阳光行动”公开,要求各村居将村级财务、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落到实处。

四、立足人民幸福,持之以恒夯实民生基础

突出财政投入,推进民生实事。加快推进太平路西侧地块、四安工业园区北侧地块动迁、北沿江高铁情况摸排以及兴港佳苑一期建设、通富佳苑三期配套工程。继续推进兴仁卫生院装潢及配套工程,即将通过消防验收并交付使用。迅速处置原四安幼儿园校舍安全隐患,筹划新建四安幼儿园,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论证、勘察及地块拆迁。筹备兴仁幼儿园下半年开学工作,计划开设小班4个,已完成教师招聘、幼儿招生工作。适当提高幼儿教师待遇,提供幼儿延时托管服务,提升教学质量。实施江通路路灯改造工程,更换安装节能太阳能路灯60盏。完成土地占补平衡210亩、挂钩整理160亩。整体推进戚家桥村、徐家桥村土地平整项目,涉及土地6000亩,新增耕地180亩,预计10月底前完成。突出政策保障,关爱特殊群体。在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做好动态管理,上半年,取消已脱贫低保户9户、死亡低保户10户,新增低保户4户,发放低保金201.2万元;供养五保老人207人,临时救济一般困难户71人次,发放优抚对象生活补助金、尊老金、重残补贴、春节等各类慰问共948万元。组织残疾人就业培训20人次,奖特扶391人,认定并发放补助“民代幼”困难补助对象58人。完成智慧养老信息采集2400余名。拟改造危房12户,已开工9户,完工8户,11月底接受区级验收。深入推进阳光扶贫,确保年底前建档立卡户全面脱贫。通过深入宣传发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保率达96%,有序落实企保,做到应保尽保。进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聘用村居法律顾问7人,提供法律援助5起。突出文化惠民,提升生活质量。开展了灯谜竞猜、第十七届乒乓球赛、第七届象棋赛、“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江苏省曲艺文艺志愿者小分队走进兴仁专场文艺演出等活动。组织参加第七届“新通州人”少儿才艺大赛,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兴仁小学器乐合奏《将军令》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四安中学、兴仁中学中考再创佳绩,四星级高中录取率列全区乡镇学校之首。为激励全镇文艺工作者创作、排练优秀作品,出台了《兴仁镇文艺创作生产激励机制实施方案》,进一步激发了文艺创作、排练人员的积极性,创作、排练了方言快板剧《争婆婆》、通剧《夸夸兴仁新面貌》、快板《十九大精神放光芒》、说唱小品《禁烧风波》等多个作品,为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做好准备。规范管理综合性文体活动中心,实施免费开放,让文化成果普惠各类群体。

五、立足依法治镇,切实维护平安和谐社会

健全机制,建设平安兴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成立了农业农村、特种设备、建筑施工等12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进一步整合了全镇安全生产工作合力。上半年,开展了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粉尘防爆有限空间作业、建筑施工、食品安全、校园安全等专项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整改安全隐患500余个。结合精准执法年活动,立案查处16起,处罚金18余万元,创历年新高。扎实开展非洲猪瘟管控工作,建立非洲猪瘟应急处置预备队,配合区站拔除疫点4起,有效控制了疫病扩散。综合治理,建设和谐兴仁。千方百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及时掌握企业用工动态,将劳资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组织296家用人单位开展了劳动保障书面审查、社会保险稽核。上半年,共调解劳资纠纷35起,调处非正常死亡民事赔偿纠纷5起。加强特殊人群管控,其中,社区矫正30人,安置帮教160人,社区戒毒16人。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黄娼赌”问题专项整治,重点整治了江海大道沿线出租房涉黄问题,制定了《兴仁镇公民举报黑恶势力犯罪奖励办法》,鼓励全民参与,全面排查涉黑涉恶线索,上半年,共排查上报涉黑涉恶线索76条,有效净化了社会风气。文明城市创建常抓不懈,取得良好成效。依法管控,建设法治兴仁。违章管控动真碰硬,上半年,共拆除违章建筑34起,共计3000平方米。控废工作常抓不懈,坚决做到发现一起处置一起。通过夜巡排查、增设硬件、清运减量等方式,“建、控、清”三步走,彻底破解渣土管控顽疾,共查处偷倒车辆10起,收缴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赞助费近12万元,极大地震慑了垃圾偷倒违法行为。同时,注重清理存量,共清理建筑垃圾2万余吨。深入开展普法活动,引导群众合理合法解决矛盾,集中普法宣传4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接待咨询群众90余人,初步形成全镇企业普法平台建设方案。

与此同时,我们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积极推进政务公开,认真执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上半年,主动公开政务信息34条,受理依申请公开2件,及时办理“12345”市民热线800余件。积极配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视察、调研活动,认真做好代表建议、议案办理工作。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发挥作用,老干部、人事、宣传、统战、人武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发展新增长点不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区下达任务难度较大;受土地等要素资源制约较为明显,发展后劲不足;受政府债务限制,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缓慢,镇村干部适应新时代发展理念的担当意识还需增强等。对此,我们将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