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以来,全区信访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创优导向,切实提升形势研判、源头治理、矛盾化解、汇集民智的能力,带着感情和责任为民解难、为党分忧,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一、全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依法规范办理信访案件。规范信访业务流程,细化各环节具体措施,确保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环环相扣、运转有序、严谨规范。2019年,共接待复查申请355人次,办理信访复查案件51件,信访复查复核件全部录入江苏阳光信访信息系统。
二是领导轮值接待制度落到实处。区委、区政府每月安排区领导轮值接待群众来访,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方便群众及时就地反映诉求。2019年,区领导共接待信访群众213批245人次,化解信访问题38件,会商会办信访问题35件次。
三是权益保障卡全面推行。2019年,区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共发放权益保障卡425张,发卡率100%,既提高了群众依法逐级走访的意识、规范了信访行为,又压实了基层和部门落实工作的责任。
四是“人民满意窗口”进一步提标。在2018年创成省级“人民满意窗口”的基础上,主动与省内的先进单位对标找差,通过硬件更新、软件升级减小差距,进一步规范了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五是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有序推进。对来信来访诉求准确甄别,能够通过法定途径解决的,依照法律规定要求登记、分类、分流、受理、办理信访事项,督促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全年共导入法定途径信访事项43件,均规范办理、有效化解。
六是信访工作服从服务全区中心工作。树立大局意识,自觉将信访工作融入全区重点工作,积极履职尽责。每个工作日局领导轮值到来访接待中心接待、协调重大或集体访。2019年,局领导接待群众来访301批2000余人次,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送《重大走访预报表》、季度信访形势分析等工作材料77件次,提出工作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为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主要特色工作
一是注重以上率下,提高案件化解能力。2019年,我局对2018年以来进京去省上访和信访突出问题进行了滚动式排查,对排查出的123件区级案件及突出问题、87件市级以上交办案件,全部明确区领导包案。月召开全区信访工作联席(扩大)会议,听取各单位信访积案化解情况汇报,有效推进了全区信访积案的化解。
二是夯实基层基础,提高源头治理能力。连续五年在全区开展 “无访”镇(区、园、街道)、“无访”村(居)创建活动,切实落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的工作要求,维护好全区发展稳定局面。逐年完善全区镇(区、园、街道)信访季度考核办法,将考核的杠杆效应分解到平时,强化工作实效性。
三是围绕改革创新,提高服务民生能力。全区信访部门以将矛盾问题及时化解在初始阶段为目标,进一步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信访部门组织协调、属地及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畅通维权通道,完善“信访主动、未访先动、调诉联动、援助拉动、督导推动、依法促动”的联动化解工作机制,形成解决信访矛盾的合力,切实提高初访的办理办结率和来访群众对信访工作的满意率。
三、2020年信访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
深化领导接访包案工作。继续推动区党政领导干部采取定点接访、重点约访、专题接访、带案下访等方式开展接访下访活动,以与信访人见面、及时就地解决信访问题为根本目标,重点协调并负责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包案化解疑难复杂信访问题、信访积案。
(二)进一步强化源头预防
一是大力推行“最多访一次”。加强“阳光信访”信息系统深度运用,加大手机信访、微信信访、网上信访等推广力度,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针对群众初次反映的信访问题,加强改进初信初访办理,压实首接首办责任,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以最快速度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确保群众诉求一次性处理到位,切实减轻群众“访累”。
二是大力化解积案。持续推动存量信访积案和滚动排查出的重点案件的攻坚化解,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对交办的集中化解事项,一律由党政主要领导和所属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包案化解,全力督促指导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取得实际成效。
(三)进一步强化督查问责
一是健全督查工作机制。完善区督查工作组常态化督查机制,做到以问题为导向,坚持“真督查”的原则,及时发现被督查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推动信访问题及时就地解决。
二是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执行《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和《江苏省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进一步增强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意识;对信访失职失责行为,分别运用书面提醒、通报批评、提醒谈话、诫勉谈话等形式进行责任追究。
(四)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展,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纪律作风建设,打造一支人民满意、领导放心的信访队伍。大力推进信访业务标准化建设,结合实战练兵、岗位练兵,把信访干部打造成接访、协调、化解、处置的多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