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通州区五接镇2025年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项目
承担单位名称:通州区五接镇人民政府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范围。
五接镇复成村为提档升级村,下辖17个自然村,其中集聚提升类村庄2个,搬迁撤并类村庄5个,其他一般村庄10个,总面积6.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14亩,户籍人口5082人、常驻人口8370人,2023年度经营性收入93万元。
(二)项目建设基础。
复成村不在片区化建设范围内,村农业种植大户2家、家庭农场2家,占地约2300亩,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我村食品加工经营者1户。复成村特色产业销售产品有“复成圩大米”和“朱有志皮蛋”等。年销售额大约300万。目前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村综合服务中心总面积2185㎡,其中村综合服务大楼320㎡,设有综合办公室、综合活动室、综合服务室(为民服务一站式)、卫生室、文化室、广播室等;各类服务用房865㎡,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130㎡、建筑材料经营部100㎡、便民超市等;村民文体活动广场1000㎡。生活污水已接入污水管网设施,垃圾分类设施、垃圾回收点正常使用。农村改厕已改造完成,公共厕所建造完成并正常使用。秸秆堆放点、废旧农膜回收点正常使用。项目建设用地已得到保障。
二、建设目标
对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十有”标准及计分细则,查漏补缺,明确以下重点建设指标。
重点建设指标表
序号 |
指标名称 |
现状值 |
目标值 |
1 |
农村道路 建设 |
村主、支干道未安装路灯 |
华能路72盏、大汐路55盏、平五路18盏、大赛河南路28盏、合成路80盏、十圩前后路40盏、六圩路18盏、四圩路22盏、新村一河东西路60盏、新村二河东西路57盏、总长约15公里。共需安装450盏路灯,其中电线杆100个 |
2 |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
大汐路垃圾房破损、开沙连接线垃圾房破损、馨源路垃圾房破损 |
大汐路、开沙连接线、馨源路垃圾回收点建设垃圾收集房3座 |
3 |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
240L垃圾桶数量不够 |
购买240L垃圾桶约400只 |
4 |
公共厕所 |
公共厕所墙壁损坏、屋顶漏水,部分大便池、小便池损坏 |
1处公共厕所修缮、维护 |
5 |
农村道路 建设 |
41组水泥路开裂、损坏 |
41组水泥路进行修缮,总长1.8公里。 |
6 |
党群服务中心修缮 |
党群服务中心墙体破损、屋顶漏雨部位进行维修升级。 |
对党群服务中心墙体、屋顶进行维修升级。 |
三、建设内容及预算安排
(一)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入)资金16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0万元,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18万元(其中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提升奖补资金118万元),市县财政补助资金21万元,实施单位自筹资金21 万元。
(二)建设内容及明细预算。
1.1基础设施类:华能路、大汐路、平五路、大赛河南路、合成路、十圩前后路、六圩路、四圩路、新村一河东西路、新村二河东西路总长约15公里.共需安装约450盏路灯,预算约60万元。
1.2基础设施类:公共厕所修缮、维护,预算约5万元。
1.2基础设施类:41组农村道路进行修缮,预算约5万元。
1.2基础设施类:党群服务中心墙体破损、屋顶漏雨部位进行维修升级。预算约8万元。
2.1人居环境类:大汐路、开沙连接线、馨源路三处垃圾回收点建设垃圾收集房,预算约20万元。
2.2人居环境类:购买240L垃圾桶约400只,预算约5万元。
具体建设内容及明细预算见附表
四、建设进度
本项目建设期限为1年,时间自2025年1 月起至2025年12月止,实施进度安排如下:
1、2025年5月至2025年9月建设3处垃圾收集房,配备垃圾桶。
2、2025年5月至2025年10月所有农村主干道路、支路路灯安装完毕。
3、2025年5月至2025年8月公共厕所修缮完成并正常使用。
4、2025年5月至2025年8月41组农村道路修缮完成并正常使用。
5、2025年5月至2025年7月党群服务中心墙体、屋顶维修完成并正常使用。
五、组织管理
(一)组织领导。
五接镇成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具体如下:
姓名 |
职务 |
职责 |
|
组长 |
杨平 |
党委统战委员 |
项目整体规划及统筹 |
副成员 |
陈浩 |
建设局副局长 |
协调项目建设 |
成员 |
夏杰杰 |
人居办工作人员 |
项目具体实施 |
吴益波 |
环卫转运中心工作人员 |
项目具体实施 |
|
刘红云 |
复成村党总支书记 |
项目具体实施 |
|
秦志富 |
复成村党总支副书记 |
项目具体实施 |
|
孙伟 |
复成村党总支副书记 |
项目具体实施 |
|
秦圣楠 |
复成村村干部 |
项目具体实施 |
|
彭金霞 |
复成村村干部 |
项目具体实施 |
|
苏燕培 |
复成村村干部 |
项目具体实施 |
|
李晓妹 |
复成村村干部 |
项目具体实施 |
(二)过程监管。
1、强化组织领导体系
需要建立和完善工作体制机制,确保和美乡村在正确的轨道上实践、建设和发展。这包括建立由主管部门牵头的组织机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统筹和美乡村建设的整体谋划、任务分工、综合协调、布点布局、统筹推进、督促检查和综合考核等工作。
2、强化建设规划和行动方案衔接
需要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任务,加强与乡村建设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数字农业农村规划、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重点领域的规划和行动方案的衔接。
3、建立健全评估督导机制
需要完善和美乡村建设的监测评估机制,及时总结成果经验。建立健全跟踪考核机制,落实常态化监测评估,实现和美乡村建设全过程管理。发挥智库决策咨询作用,开展和美乡村发展水平监测。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手段,实现全方面、多层次评估督导。
六、预期效益
(一)生态效益。
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角度来讲生态环境不仅可以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能为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持续增收奠定基础。换句话说,只有把乡村的生态资源保护好,让乡村变得山清水秀、环境宜居,美丽乡村才有不竭动力,乡村振兴才会有坚实基础,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才有望实现。
(二)经济效益。
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如交通、水利、电力等,可以提高农村的生产力和居民的生活水平,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口和资本投入到乡村发展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通过发展乡村产业,如农业、乡村旅游、手工艺品制作等,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帮助他们增收致富。
(三)社会效益。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带来了许多社会效益。首先,它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因为这些乡村通常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如医疗、教育、交通等。其次,这种建设也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此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还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附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内容及明细预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