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财政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情况
1.收入决算情况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53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1%;留底退税还原后,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534万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2.支出决算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1692万元,同比增长1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117万元,公共安全支出783万元,教育支出7305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5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47万元,卫生健康支出433万元,节能环保支出97万元,城乡社区支出3639万元,农林水支出3603万元,住房保障支出945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72万元。
3.收支平衡情况
按现行财政体制,2023年我镇可用财力19709万元,其中:既得财力基数及收入分成财力11629万元,激励性转移支付补助21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7799万元,其他补助1192万元(其中:非税收入586万元,购房补贴260万元,乒乓球训练基地补助185万元,春节期间稳岗留工补助141万元,其他补助20万元),上年结转及结余860万元。专项上解支出1981万元,其中:出口退税固定上解177万元,水利站经费97万元,医疗救助经费85万元,公办幼儿园在编在职人员经费103万元,优抚上解95万元,2023年医疗保险配套资金上解1072万元,消防专项经费镇负担及其他经费101万元,2020-2023年雪亮工程上解167万元,2023年长期照护险资金上解63万元,流浪犬寄养费3万元,2023年适龄在岗乡村医生养老保险经费2万元,2021-2023年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考核断面奖补13万元,二维码门牌安装费3万元。调入资金1983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通过调入政府性基金资金,实现当年预算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决算情况
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110333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06832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104272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安排的支出1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2206万元,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157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87万元。调出资金1983万元。
政府性基金结转下年支出1518万元,实现当年预算平衡。
二、2024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收入情况
2024年上半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46万元,占区下达任务的44%,与上年同比下降15%。
2.支出情况
2024年上半年,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额为11324万元,占年初预算(含追加指标)54%,同比下降8%。其中: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66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1%,同比下降9%;
(2)公共安全支出579万元,占年初预算的60%,同比增长42%;
(3)教育支出2849万元,占年初预算的76%,同比下降47%;
(4)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24万元,占年初预算的33%,同比增长222%;
(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75万元,占年初预算的43%,同比增长7%;
(6)卫生健康支出17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3%,同比下降34%。
(7)节能环保支出1174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8%,同比增长750%;
(8)城乡社区支出1279万元,5月其他城乡社区支出预算追加550万元,用于企业奖补支出,同比增长32%;
(9)农林水事务支出2044万元,占年初预算的40%,同比下降7%;
(10)交通运输支出17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3%;
(11)住房保障支出395万元,占年初预算的49%,同比增长40%;
(1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50万元,占年初预算的40%,同比增长4%;
从预算资金支出情况来看:支出总量略有减少,支出进度略高于时序。
(二)2024年上半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上半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区下达指标1095万元,上年结转1517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612万元。
三、2024年上半年财政工作回顾
(一)聚焦财源培植,提升经济活力
一方面,全力保障了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资金需求,营造优质营商环境,从源头上不断支持、加强新兴财源建设;另一方面,深入开展了惠企暖企政策宣传,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减税降费和财税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切实助力企业降本减负、提质增效,夯实支持高质量发展的财力基础。
(二)挖掘税收潜力,狠抓收入进度
建立财企、财税沟通互联机制,推进财税数据信息共享,定期组织税收调查分析,掌握收入动态,挖掘税源潜力;摸清并掌握了重点企业、重点行业涉税信息,实施税源跟踪监控;加强建筑业税收服务与管理,确保税源不流失;加强了非税收入征管,加快存量资产盘活、出租出售,做到应收尽收。
(三)加强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
坚持以收定支的基本原则,严格规范预算执行,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加大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调整力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全面落实“三保”底线,压实兜牢民生底线,发挥好财政资金精准补短板和民生兜底线作用,切实把钱用在刀刃上。对于财政性资金安排的项目,严格执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确保不出风险。加强专项资金支出工程跟踪管理,从项目资金来源审核、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工程验收、决算审计等重要节点对照程序,严格审核把关,有效实现财政支出管理规范化的目标。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今年以来,镇财政在抓收入、稳支出、控债务、保运转、促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面临供给冲击、需求减弱、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实体经济不确定性加剧,财税增收根基不稳,政策性减收效应不断显现,新的税收增长点尚未形成。与此同时,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刚性支出逐年增长,财政收支矛盾愈发凸显。做好下半年财政工作,我们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将更加严峻。为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围绕全镇经济建设中心工作,不断发展壮大税源经济实力,实现财政与经济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一)多措并举,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组织收入新格局
面对经济增速放缓和减税降费的持续影响,主动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联系,制订收入组织计划,争抢时间,狠抓速度,尽快将收入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纳税单位。根据目标任务,倒排时间表,积极排查税源,多渠道挖掘税收潜力。用活用好总部经济招引政策,认真梳理本地在外优势资源,广泛调动镇村干部和企业家、老乡的热情,积极引进外来税源,全力推动财税收入稳中有进、进中有优。
(二)统筹兼顾,致力提高财政支出保障新质效
兜实兜牢民生底线。进一步落实好民生项目接轨主城区保障工作,巩固提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成果,确保各项保障经费足额发放到位。支持区域绿色发展。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障镇村环境综合整治顺利实施。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支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巩固发展“三农”持续向好态势。
(三)完善监管,不断提升精细化理财水平新高度
严格遵守、自觉维护财经纪律,坚定不移用铁的纪律、铁的制度抓好财政支出管理。强化预算过程监管,按照预算编制从紧、预算执行从严、基础工作从实原则,不断增强预算规范性、科学性,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对所有资金支出支付,坚持按照规定的流程程序、完备的财务手续、合法合规的原始凭证,严格审核、依规办理。强化工程资金监管和工程项目绩效评价,不断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采取积极措施和手段,紧扣构建财政大监督格局目标,以规范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决算公开为核心,依法开展各项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推进长效管理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