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7534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7.6%。
2.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1692万元,同比增长1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117万元,公共安全支出783万元,教育支出7305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5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47万元,卫生健康支出433万元,节能环保支出97万元,城乡社区支出3639万元,农林水支出3603万元,住房保障支出945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72万元。
3.收支平衡情况
按现行财政体制,2023年预计我镇可用财力21456万元,其中:既得财力基数及收入分成财力11629万元,专项转移支付7799万元,其他补助1168万元(其中:非税收入598万元,乒乓球训练基地补助185万元,购房补贴226万元,稳岗补贴141万元,15分钟医保圈补助5万元,无军籍退休补助13万元);上年结转及结余860万元。专项上解支出2006万元,其中:出口退税固定上解177万元,水利站经费97万元,医疗救助经费85万元,公办幼儿园代发工资103万元,优抚上解96万元,困难群体医疗保险经费19万,城乡医疗保险配套1072万元,消防专项经费镇负担101万元,雪亮工程167万,医疗保险(含照护险)配套资金63万元,水环境13万元,流浪犬寄养费等其他经费13万元。调入资金2242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通过调入财政专户资金,实现当年预算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106832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06832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104272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1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2206万元,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157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87万元。
(三)2023年主要工作回顾
2023年,面对减税降费、退税缓费政策的影响,以及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镇财政依靠镇党委的坚强领导,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抓收入、惠民生、强管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攻坚克难,履职尽责,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为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强化税收征管,确保收入增长。用好用足财政政策,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培育税源经济新的增长点,降低疫情对税收的影响,确保财政收入继续保持量质齐增长的势头;建立财企、财税沟通互联机制,推进财税数据信息共享,定期深入开展税收调研分析,及时发现征管漏洞和潜在税源,做到应收尽收,确保税源不流失。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盘活资产,清收土地使用费,非税收入入库598万元。
2.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发展。坚持“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统筹安排资金,保障民生及重点工程的投入。2023年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26万元,投入1072万元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发放计划生育家庭奖扶、特扶补助等490万元,安排920万元按月发放城乡低保、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一户多残依老养残人员、五保户等补助,发放尊老金169万元,财政的投入托牢了兜底保障、增进了民生福祉。2023年安排712万元用于农村生态河道建设、道路建设、河道疏浚、河道绿化等;保障总投资99234万元的滨江新城安置房建设;保障总投资59000万元的五接花苑二期安置房建设;保障总投资4500万元的李港新幼儿园建设;保障总投资40950万元的五接学校建设;为构建美丽宜居、干净整洁的农村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力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让居民享受到公共财政的成果。
3.狠抓财政管理,完善管理体系。2023年,镇财政认真落实各项财政法律法规,细化预算编制和审核,依法依规编制年度预算,全面公开预决算。继续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区“十项规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公务接待费控制在限额以内。坚持以监督检查为手段,继续在“严监督、促规范”上下功夫,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管理。不断建立健全财政资金使用事前目标设定、事中跟踪监督、事后绩效评价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强化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的跟踪评价,不断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4.建立评估机制,防控财政风险。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评估,积极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制订了《通州区五接镇2023年新增项目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论证报告》,测算新增项目可用限额,从制度上严控新增政府性债务,有序化解存量债务。
过去的一年,我镇财政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关心帮助的结果,是企业尤其是重点骨干企业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谨向各位代表、各单位、各部门对财政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亟须完善的地方,主要是税源管理基础仍较脆弱,税收征管方式仍需完善,支出管理仍需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效益需进一步提高。我们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将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4年,我镇财政预算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镇党委确定的2024年度重点工作,全面贯彻落实镇党代会、人代会提出的工作部署、目标任务,着力支持经济平稳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加大财政监管力度,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为推动五接高质量发展继续提供坚实的财力保证。
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本着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力求财政收支平衡,为此,对2024年财政预算建议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数为47267万元(不考虑留抵退税情况),根据现行财政体制测算,可用财力16771万元(不含上级追加),其中:既得财力基数及收入分成财力14032万元,非税收入2061万元,其他补助678万元。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数为17119万元(不含上级追加),具体安排如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486万元,公共安全支出972万元,教育支出656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67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55万元,卫生健康支出301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511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373万元,农林水支出5171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7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810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26万元,预备费405万元。
专项上解支出1801万元,其中:出口退税地方负担财力上解177万元,医疗救助经费51万元,困难群体医疗保险经费19万元,优抚对象经费补助及智慧养老服务经费结算上解85万元,水利站经费上解82万元,公办幼儿园代发工资94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073万,消防专项经费120万元,医疗保险(含照护险)配套资金及其他经费100万。
调入资金2149万元,实现收支平衡。
(二)实现2024年财政预算的主要措施
2024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全镇重点工作,以全面深化财政改革为动力,统筹谋划,重点突破,致力于服务创新转型、保障改善民生、推进依法理财、全力打造民生财政、公共财政、绩效财政,努力实现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财源建设,促进财政增收。加强各相关部门单位工作协调,准确把握国家政策,抓住积极财政政策和乡村振兴等政策机遇,争取各项财政扶持资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导向作用,加大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支持力度,做大做强总部经济,努力培育新的税源增长点。密切配合税务部门,进一步完善征管机制,及时发现征管漏洞和潜在税源,切实解决征管盲区。做实基金收入,整合土地资源,加大土地出让力度,确保实现既定土地出让收入,进一步盘活和处置存量资产,按规定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
2.优化支出结构,加强民生保障。按照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原则,加强支出精细化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和行政经费,调优支出结构,优先安排和保障民生领域的支出,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社会效益,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促进社会和谐。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支持镇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人居环境建设,增进民生福祉。
3.深化财政改革,发挥职能作用。围绕“精细化”管理要求,继续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进一步优化财政管理体制,对镇机关、部门实施部门预算全覆盖,增强财政预算约束力,切实做到“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厉行节约措施规定;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严格审批手续,稳步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财政资金安全性和效能性,增强镇级财政的公共服务水平和统筹发展能力;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建立财政资金跟踪问效机制,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努力实现公共投资的效益最大化。通过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逐步建立起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财政管理新机制,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