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通州区卫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遵照省、市、区法治政府建设要求,法治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规划部署建设,持续增强服务效能
一是强化部署推进。结合2023年全区卫生健康工作会议,认真总结2022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明确2023年度法治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制定全区卫生健康系统法治建设工作计划,将法治建设纳入卫生健康重点工作和综合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扎实开展全区卫生健康领域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接受区委依法行政专项巡察“回头看”,完成7个巡查反馈问题整改。建设“法润通州 蓝盾卫士护健康”法治品牌,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行政执法能力水平。
二是组织交流学习。印发《通州区基层卫生监督“比学赶超”活动实施方案》,围绕“职业病危害申报、公共场所许可持证、打击非法医学美容普法”三项核心指标开展卫生监督“比学赶超”活动,开展四轮次现场考核评估,定期公布工作进度和综合排名,比赛结果挂钩公共卫生考核。落实季度培训例会,组织各单位划片分块互查互学,开阔眼界视野,拓宽思维格局,实现各单位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是加强督查考核。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共性指标内容,明确考核标准、量化考核指标,通过督查考核,扎实推动工作落实,不断提高法治建设水平。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和评先评优挂钩,促进镇级卫生监督水平和管理能力有效提升。明确2023年度通州区平安法治医院考核评估细则,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平安法治医院考核评估结果挂钩医疗卫生单位综合目标管理年终考核。
(二)立足职能转变,持续提升执法能力
一是全面普法,开展法律宣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通过多种形式向执法对象、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开展普法宣传,先后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传染病防治、消毒产品、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标准管理等法律法规普法宣传38场。今年,围绕“一切为了劳动者健康”为主题,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系列活动,走进开沙岛恒力集团现场,介绍职业病类型和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解读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演示常用职业病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拍摄宣传短视频,通过企业微信群、微信公众号转发传播,提升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责任意识。
二是加强培训,规范卫生协管。加强协管人员培训指导,针对持有执法证的协管人员开展40学时线上法制业务培训,组织乡村医生参加为期3天的卫生监督协管培训,提升基层协管服务能力。开展食源性疾病、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计划生育、职业卫生协管巡查6141户次。加大内部和层级稽查频度力度,组织两轮案卷评查,开展着装风纪和监督业务稽查,对20个镇级卫生院开展四轮次专项稽查,同步进行工作满意度调查,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210份,满意度100%。
三是强化责任,提升执法能力。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培训,定期召开执法人员法律法规学习交流会,全年组织案卷评析会7场,执法人员集中业务培训18期,培训924人次。全年选派20人次参加省市两级职业健康监督执法培训,提高卫生监督员执法水平。在刘桥中心卫生院召开卫生监督执法现场观摩会,通过观看前期制作的《基层卫生监督执法实务—职业卫生篇》宣教片、现场模拟书写卫生监督意见书、执法人员车间带教等形式,提升基层职业健康监督水平。《某医院未经许可擅自为中期妊娠就诊者开展终止妊娠手术案》获评全省母婴保健监督执法典型案例,《某石材加工厂未按规定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案》入选通州区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
(三)全面依法履行职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加大力度,强化医疗监督执法。通过群众反映、公安机关移送线索等模式,对“家纺城”“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等流动人口聚集场所进行全面巡查摸排,保持打击非法行医的高压态势。排查生活美容机构352家,与机构负责人签署“杜绝非法医疗美容承诺书”,整治生活美容机构违法开展医疗美容活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监督检查辖区内产后护理、产后恢复服务和母婴生活护理的经营单位。高度重视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全年检查各类医疗机构416家,查处案件8起,罚款9.41万元。开展中医诊疗机构依法执业专项执法检查,主要聚焦全区42家机构的重点环节、重点科室、重点项目、服务质量。做好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评价对象包含传染病防治国家和省级双随机监督抽查单位,评价结果上报省卫生监督综合管理平台。
二是认真履职,强化公卫监督管理。加强校园传染病防控卫生监督,健全传染病防控工作体系和各项传染病防控制度,组织开展春秋季开学学校卫生专项检查,督促指导学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认真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各项要求。完成29家学校饮用水监督检查和抽检任务,规范学生饮用水卫生管理。扎实开展消毒产品卫生监督,结合春节、元旦、妇女节等时间节点,开展消毒产品专项检查行动和抗抑菌制剂专项整治行动。做好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卫生监督检查,对2家卫生条件设施管理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单位做出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牵头区市场监管部门、生态环保部门开展信用等级评价,评价结果上报市卫生监督部门予以公示。着力强化公共场所监督管理工作,在元旦、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前开展重点公共场所专项检查,对全区1704家公共场所量化评分,公示量化信誉度等级,督促公共场所单位完善设施和规范管理。完成重大活动卫生监督保障,联合区疾控中心分别对中高考考点、食宿点开展专项检查和监督巡查,下发指导性卫生监督意见书,提出具体和明确的要求,做好中高考卫生监督保障。
三是狠抓落实,推进职业健康卫生监督。组织开展新增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用人单位执法检查行动,对各新增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用人单位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与每位疑似职业病劳动者见面询问,逐个排查职业健康安全隐患。推进职业健康分级分类监督执法,对第一批纳入试点的单位开展线下集中辅导,“手把手”帮助企业完成风险评估,对甲乙丙三类企业的监督频次进行划分,对甲类企业无事不扰、帮助乙类企业整改降类、重点严管丙类企业。圆满完成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专项执法行动,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1167家,申报率99%。完成160家职业卫生双随机单位监督检查。会同区生态环境局对2家非医疗机构开展放射卫生联合检查,完成对10家放射诊疗机构的双随机监督检查。
四是统筹兼顾,做好综合卫生监督。做好投诉举报查处工作。持续开通24小时投诉举报热线电话,全年受理调查各类转办、移送、投诉、举报案件100起,及时接处率100%,做到详实记录、高效行动、及时反馈。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对全区502家双随机单位依法开展卫生监督检查,抽检顾客用品用具样品408份。完善信用体系管理,推进卫生监督行政执法信息公开,落实好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及《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提醒函》《信用修复流程告知书》“三书同达”工作,信用信息报送率达100%。大力开展“助企信用修复”专项行动,对已满最短公示期的单位均进行电话提醒,提供咨询指导,帮助完成信用修复。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工作,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培训宣传等形式,对市场监管部门直接从事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人员进行调查、座谈和培训宣传,开展生产企业现场跟踪评价。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贯穿工作始终,对卫健系统法治建设的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全面推进部门法治建设。
一是健全法治组织网络体系。主要领导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了由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委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委办公室(政策法规科),具体负责卫生健康系统法治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查考核。
二是发挥领导干部示范作用。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点学习内容,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不断提升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2023年,区卫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14次,其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4次,集体研讨1次。
三是扩大应知应会学习对象。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对照《通州区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学习内容,立足单位职能,结合工作实际,形成《通州区卫健系统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和学习计划,学习内容纳入单位中心组学习内容,明确机关各科室以集体研讨、个人自学的方式开展学习,不断提高卫健系统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法律素养水平。
四是强化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制定区卫健委党组会议议事规则、主任办公会议议事规则、“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定期召开党组会、办公会,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全年组织召开委党组会议29次,主任办公会7次,共179个议题。聘请1名法律顾问,充分发挥法律专业人员在卫生健康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开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26例。
三、存在不足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卫健领域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普遍不足,社会知晓度不高。涉企服务举措不够精准有力;卫生监督协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进一步探索法治宣传教育方式。系统谋划2024年重点普法工作,制定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充分利用“12.4”国家宪法日及各类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等时间节点,开展学法普法,创新普法活动形式,有效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积极开展进企业、进社区、“互联网+”的法治宣传工作,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二是进一步强化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学习卫生监督法律法规,全面提升卫生监督人员能力素质。认真落实优化营商各项工作要求,制订完善卫生监督工作规范流程,着力指导被监督单位落实整改,让卫生监督更好服务企业发展需求。
三是进一步提升卫生监督协管水平。完善卫生监督协管网络建设工作,组织开展区镇村三级卫生监督协管培训,多途径多手段加强卫生监督人才培养,提高镇卫生院卫生监督能力,不断完善职责清单和考核体系,修订完善卫生监督协管绩效考核工作。
南通市通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