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以服务保障好退役军人为目标,狠抓工作落实,努力破解难题,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各项重点工作全面落实。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总结
1.基层基础、基本建设持续提升。对标“五有”要求,扎实开展“基层基础基本建设年”活动,全面开展服务中心(站)星级创建活动。针对乡镇机构改革后基层服务站人员调整实际情况,提高全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人员素养,4次组织全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业务培训485人次,为高标准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规范化建设与运行提供了人才保障。着力推进服务中心(站)“四统一四规范”和“老兵调解室”建设。针对各地规范化建设不平衡的实际,组织全区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规范化建设运行推进会,观摩点评了“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拍摄的各地服务站、村(社区)服务站建设的微视频,让“脸红”成为督促落实整改的良方。组织区、镇、村三级业务骨干赴苏州、扬州、南京及兄弟县、市、区参观学习,建成了区、兴仁镇、安康社区等多个示范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成功保障了南通市基层服务中心(站)规范化建设推进会在我区召开。
2.移交安置、培训就业优质高效。2020年高标准完成年度接收安置任务(计划分配军转干部12人,符合安排工作条件转业士官12人,其中8人落实事业编),全覆盖推进退役士兵培训工作,组织退役士兵全员参加适应性培训,帮助有教育培训意愿的退役士兵169人次参加技能培训。多渠道做好就业帮扶工作,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0次,网上适时发布企业用工信息近400条,帮助5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落实专人对2019年接收自主就业退役军人285人逐一电话联系,做好就业需求调研。针对已申请的退役士兵,全部完成其社会保险接续工作,办结符合接续人员1502人,区财政支出约2200万元。
3.抚恤优待、拥军褒扬扎实开展。落实重点优抚对象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做好25名评残、调残、退役换证、带病回乡人员体检鉴定,组织133名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对1.06万名优抚对象免费体检。严格落实军休人员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按政策对优抚安置对象发放各类抚恤补助、物价补贴、节日慰问、临时救助金合计1.3亿元。扎实开展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年”活动,探索退役军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有效途径。各重要节日走访慰问部队10批次,为驻区部队办实事14件;率先成立通州区老兵志愿者车队,组建三级红色先锋志愿服务队248支,超千名志愿者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秸秆禁烧、服务老兵活动;组织各类专项慰问、发放奖励金、抗美援朝纪念章、八一图片展、兵支书、红色诗朗诵和“退役不褪色,离队不离党”微党课比赛等活动,沈向华等3名同志入围南通市局决赛,我局荣获南通市“微党课”比赛优秀组织奖。全区4.2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光荣之家牌完成换发,筹资130万元设立南通市通州区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有效落实。
4.热点难点、风险防控密切关注。针对区烈士陵园内的干部公募在清明节等祭祀期间,焚烧祭祀用品产生大量烟雾和粉尘等问题,开展禁止燃放鞭炮、焚烧祭祀用品的文明祭扫活动。在疫情期间,组织精干力量到基层,协助企业做好复工复产中的疫情防控工作,受到相关企业的一致好评。高度重视区人大常委会评议退役军人政府部门工作,对人大代表、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5个问题,认真分析,积极整改,高分通过了人大评议。
5.档案整理、信息试点稳步进行。我区积极推进信息化试点工作,投入60余万元,对6万余份退役士兵档案进行数字化整理,为退役士兵查询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奠定基础。积极协调财政、大数据中心支持,区、镇(街道)退役军人事务视频会议与指挥调度平台建设全部完成,确保了系统互联互通、功能无缝对接、信息安全可靠。
6.陵园改造、史料整理有序推进。区领导多次听取我局主要领导关于烈士陵园改造进展情况的汇报。总投资2500万元的陵园改造项目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全部完成,神辉公司与通州二建正在施工过程中;现有馆内资料全部整理完毕,展陈设计已公开招标,计划2021年7月1日前投入使用。
二、2021年工作打算
2021年是特殊的一年,建党100周年,我们将科学推进“十四五”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围绕区委、区政府的目标要求,持续发力,狠抓落实,不断探索创新举措,确保高标准完成全区退役军人服务工作。
1.强化思想认识,持续推进基层建设。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抓紧做好退役军人保障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等工作,做好《通州区“十四五”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规划》编制工作。二是追赶先进,扎实开展中心(站)星级创建,高标准推进“五有”落实、高标准做好场地建设、高标准推进工作落实。三是积极探索“退役军人报到一站式”服务,努力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多人性化、便捷化的“指尖服务”。
2.强化教育管理,筑牢思想政治根基。一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采取单位管理、行业管理和社区管理等多种方式,不断增强管理效果。二是加强先进典型宣传。综合利用“报、网、端、微、屏”等媒体广泛宣传,激发广大退役军人的自豪感、荣誉感。三常态化开展“红色先锋”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利用春节、八一和建党100周年契机,开展和强化爱党爱国主题教育宣传,不断提升宣传工作水平。
3.强化争先意识,夯实安置就业基础。一是完善退役安置机制,实现军转干部和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安置率100%。二是强化技能培训和岗位提供,按照新的退役军人补贴性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努力实现退役士兵培训、就业率两个100%。三是健全创业扶持机制。发挥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平台载体作用。四是持续了解退役士兵情况,及时了解退役军人对培训、就业、创业相关需求,针对性做好服务工作。
4.强化责任担当,落实优待褒扬主线。一是健全双拥共建机制。常态化走访慰问驻通部队,协调解决部队面临的实际困难。二是健全抚恤优待机制。按照时间节点做好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资金发放、节日走访慰问、抚恤补助标准动态调整等工作,推进部分重点优抚对象无障宜居工程改造。三是加快推进区烈士陵园提升改造建设,精心做好烈士遗物搜集、遗产保护、事迹编纂、史料整理、陈列展示以及纪念设施布局、维护等工作。
5.强化风险意识,落实权益维护责任。一是强化政策落实。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落实活动,及时听取退役军人的合理诉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二是强化矛盾化解。对目前没有政策规定的,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尤其是针对“两参”核查后被清退人员,及时做好劝导疏导工作,努力化解矛盾。三是强化底线思维。始终把做好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依法维护广大退役军人正当合法权益。
6.强化工作作风,全力打造过硬队伍。一是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工作责任感、光荣感、使命感,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二是加强机关和基层工作人员培训,组织学习研究法规政策,形成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三是培养工作人员始终坚持真诚关爱,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做工作,努力解决和回应退役军人利益诉求,不断提升退役军人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