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及通办发[2018]96号文件精神,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厕所革命”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以实施农村户厕改造提升工程为抓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定基础。
二、目标任务
根据南通市通州区农村户厕改造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分解表(2018~2020年),全镇2019年至2020年要完成新一轮农村户厕改造提升任务3000座。
三、工作要求
1、明确改厕对象。改厕项目村居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认真开展农村户厕现状调查。改厕对象是原则上对历年来未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无害化改造的居民户厕,项目村居要加强正面引导,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逐户落实是否列入本轮改造提升计划。两年目标任务分解到村组,落实到户头。从区域安排上,要尽量集中连片实施,做到应改尽改,对重点区域(如村部周边,主要干道两侧等)要优先安排。对确定两年内实施易地搬迁的农户、长期举家外出的农户以及其它特殊情况暂不需要改厕的农户,可不列入本轮改厕范围。改厕农户确定后,要以村(居)为单位,将受益农户名单和补助政策在村务公开栏内公示不少于3天。
2、改厕方式。为三格式无害化厕所。(1)将现有旱厕改建为三格式无害化卫生户厕。即封闭老粪池作为第三格,再加建两格化粪池,用过粪管连通三格,厕屋内安装坐便器、接通自来水。可在老粪池上预留清渣口,方便农户清理粪渣。(2)新建三格式无害化户厕。即在室内卫生间后侧新建三格化粪池,用过粪管连通三格,室内安装坐便器、接通自来水,封闭或填埋老粪池。新建化粪池采用现浇模式。
3、户厕改造技术要求。严格按照《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19379-2012)确定技术要求组织施工。
4、施工验收。
改厕工程分三个阶段组织验收:即地下土方开挖完工后组织初验、化粪池建造完工组织中验、厕所连通竣工后组织竣工验收。每个阶段验收都要严格按照标准实施,由项目村(居)提出申请,镇改厕领导小组牵头组织相关人员、改造户、施工方和村级义务监督员逐户进行验收,填写验收表,由镇集中留存备案。
四、资金筹集与管理
1、资金筹集
农村户厕改造提升工程所需资金由区镇两级财政共同负担。对新改建的三格式无害化卫生户厕,经逐级考核验收合格,按受益农户每户1600元/座标准给予补助,不足部分,可根据“政府补助引导、集体和社会资助、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筹措。实施农村户厕改造提升工程两年行动计划期间,因镇村建设规划需要,已经完成整体拆迁和统一安置的居民,可计入当年农村改厕工作实绩统计,但不再另行安排专项资金补助。镇将按照50元/户的标准作为改厕工作经费,由镇财政转移到村,对村居以及村民小组等承担改厕工作任务的基层人员,给予适当补助或实施购买服务。同时,由各项目村居要按照每座10元的标准落实专项经费,用于农村户厕日常维护管理,确保农村户厕配套设施及运营管理良性运行。
2、资金管理
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待上级改厕专项资金到位后,镇财政将上级资金转移到改厕项目村居,村居再根据施工合同与施工队进行结算。村居与施工队签订合同的付款方式:区级验收合格后,支付工程款的40%;省、市验收合格并经工程审计后支付总工程款的90%,剩余10%作为改厕质量保证金,第二年视质量及使用考核情况发放。
五、时间部署
1、前期准备阶段(1月—3月)。制定实施方案,分解落实任务,召开动员会议,进行专题部署;各项目村(居)通过适当方式,广泛宣传发动,落实改厕农户,确定施工队伍,完成示范户建设。
2、全面实施阶段(4月—9月)。项目村(居)按计划组织入户施工,6月底前完成任务数的50%,7月底前完成任务数的80%,9月底前全面完成项目任务;同时以村(居)为单位,做好受益农户登记造册、化粪池油漆编号、户厕编码、建立电子档案和项目公示等工作。
3、验收整改阶段(10月—12月)。10月中旬前,完成村镇自查,并及时抓好问题整改,申报区级考核;11月下旬,区级组织考核;12月下旬,迎接市级考核。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已将农村户厕改造提升工作目标任务纳入“四个全面”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考核指标体系。为切实加强对农村户厕改造提升工作的组织领导,镇成立农村户厕改造提升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并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做好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各村(居)作为推进农村户厕提升行动的责任主体,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由村(居)主要负责人牵头负责改厕项目的组织实施,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责任,落实专人负责做好宣传发动,配合施工队伍,做好入户施工的组织协调工作;镇纪委要加强对农村改厕相关纪律规定落实情况的跟踪监督。
2、广泛宣传发动。镇村两级要充分利用广播、微信、短信、标语、宣传手册等方式,大力宣传农村改厕工作的政策措施和重要意义,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激发群众参与改厕的积极性。
3、加强质量管理。各项目村(居)要高度重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要组织和动员村组干部、改厕农户和群众监督员共同参与,重点监管化粪池容积达标和底部硬化、水泥钢筋标号达标、过粪管与卫生洁具安装等关键环节,在完成地下土方开挖、化粪池建造、厕所连通竣工3个时间节点上,村居要及时组织村居干部、改厕农户、施工队负责人和群众监督员逐户进行验收,并在考核验收表上共同签字确认。除特殊情况外,未经改厕农户签字确认的,一律不得申报区镇两级考核验收。
4、强化督查考核。镇党委、政府将农村户厕改造提升工程纳入村(居)目标管理考核,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和督导评估机制,采取逐级申报、逐级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项目村(居)逐户验收合格后报镇,镇验收合格后报区爱卫办。区爱卫办组织区农村改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集中进行区级考核。镇农村户厕改造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将不定期组织开展明查暗访,对农村户厕改造提升工程质量、时序进度和实施效果等情况进行抽查。
5、落实后续管理。各项目村(居)要做好宣传,不断提高户厕的使用率。要强化施工保修制度,由施工方印制便民维修卡,将报修电话等告知农户,及时上门处理解决户厕出现的问题。预留10%的工程款作为质量保证金,用于工程实施一年内的维修。
6、及时信息上报。各项目村(居)要落实专人负责改厕信息收集,及时上报工程实施过程中呈现的特色亮点和遇到的问题,收集和核实村(居)改厕任务完成数据,并于每月5号、20号上报镇改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