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商务局2018年工作总结
来源: 区商务局 发布时间:2019-02-25 11:05 累计次数: 字体:[ ]

2018年,通州区商务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抓落实、“两聚一高”争标兵目标,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绩。

(一)利用外资强推进

全年完成到账外资3.16亿美元,占任务数的105.33%。

1.早重视早部署。分解指标任务,进一步落实工作目标;出台了新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加大对重大项目、重点园区的考核激励力度;每个月对招商引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打分,并对外公示,及时传递压力信息。

2.多沟通多联系。建立更加紧密的工作关系,经常到各地了解工作推进和项目信息,对重点项目与所在镇和项目投资方把备案(审批)、注册、开工等具体工作安排到时间节点,实行动态跟踪,全程服务。

3.强服务强落实。不定期到各地了解招商引资推进情况,对各地外资到账承载项目进行摸排,在服务项目审批过程中主动协同投资方与上级沟通联系,力促项目落地顺畅。

(二)对外贸易超同期

预计全区外贸进出口总值248.07亿元,同比增长3.4%。

1.分任务,明目标。每年及时分解落实南通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并研究制订了考核激励办法;每季度对12家南通市百强企业进行调研,掌握企业运行情况,把握全区外贸整体形势;每月调查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原因,查找差距。

2.助企业,拓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以及市商务局、贸促会重点安排的其他境外展会;充分用好上级扶持政策,帮助141家企业获得上级扶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应对中美贸易战宣讲会,把中美贸易战对全区外贸影响降到最低。

3.订政策,促发展。拟定跨境电商扶持政策,并经区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新入驻跨境企业11家,其中4家电商企业;跨境电商监管场所通过了南京海关验收。

(三)外经外包有增长

预计完成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1042万美元,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3300万美元,同比增加31.95%;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额1.1亿美元,离岸执行额0.48亿美元。

1.组织企业对接活动。先后组织60余家企业参与各种研讨会、投资说明会、业务培训会等活动,促进企业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做好南通服务外包对接服务上海合作恳谈会和全球服务外包大会南通峰会相关工作,组织3家企业参加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并摸排可以对接的项目。

2.维护劳务市场秩序。做好境外劳务纠纷投诉受理与处置接待工作,先后接待受理纠纷咨询、处置调解11起,引导通过合法途径化解矛盾,杜绝和减少群体性事件;做好外派劳务市场秩序排查工作,审查对外承包劳务项目16起,招收人员备案679人。

3.助力企业争取扶持。帮助4家企业申报2017年度区级服务外包专项资金52.66万元;组织江海圆梦谷申报2017市级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10万元;南通家纺城微供市场申报“第二批江苏省乡镇电子商务产业园(街)区”、南通高新区科技新城申报“江苏省服务外包示范区”,都顺利通过。

(四)社会消费稳增长

预计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04亿元,同比增长9.46%,总额和增幅均名列全市第二。

1.提高社会消费水平。(1)加强考核。将社消零工作纳入各镇目标管理考核,并作了量化。(2)加强服务。每月与指标异常和增幅落后的单位联系,通报有关情况,及时做好企业的直报督报工作;及时敦促样本企业开展网上直报工作,及时完善和更新商务预报网有关内容。(3)加强引导。引导企业有针对性地做好品牌宣传和特色商品营销,拓展新的消费热点;引导商家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把握各种商机,开展促销活动。(4)加强扶持。帮助老字号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项目申报,江苏新中酿造有限责任公司半成品乳腐置瓶工艺改造项目获省扶持。

2.提高市场监管水平。(1)监管企业发卡行为。对企业在发卡过程中不规范行为进行了指正,并敦促企业立即进行整改;联合通州区金融办对南通富源美容美发连锁有限公司存管资金情况进行了检查,并督促企业足额交纳存管资金。(2)监管典当、汽车流通。做好典当行的日常监管,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大排查大整治;督促整改省交办的突出环境问题,对报废汽车拆解通州公司进行了全面整治,帮助企业选择新址,确保原址限期关停。(3)监管成品油市场。会同环保、安监等部门制定了全区加油站地下油罐改造方案,全年完成41座145只油罐改造任务。

3.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对商贸流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和监督检查工作进行了分工和细化,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检查督查;加强市场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制定和完善应急保供预案;做好南通市在通州的活猪储备监管,确保活猪储备的数量和质量符合要求;加大重要时间节点市场监测力度,实时掌握重要生活必需品价格异动情况,有针对性做好各项应急准备,确保市场供应安全。

(五)粮食基础更稳固

1.提升经营能力。抓好粮食收购工作,及时组织企业深入田头了解粮食生产形势,分析收购形势,对收购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讨论,随时做好小麦托市收购准备;加大去库存力度,腾出仓容收购新粮,全区夏、秋两季共准备收购仓容8万吨,基本满足了粮农和种粮大户售粮之需。

2.提升监管能力。加强收购粮食和库存粮食质量管理,按规定对库存粮食进出检测和检查,确保全区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完好,做到储得进、调得出,关键时刻用得上。加强生产安全管理,始终在思想上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坚决守住安全发展的底线,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3.提升服务能力。完善军粮供应规章制度,主动与驻军部队沟通联系,提高军粮供应服务水平;加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建立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保证资金到位、项目落实到位和工程监管到位,提升粮食服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