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稳中求进为目标,河长制工作有为有方。
一是坚持河长引领。全区各级河长守河有责、守河尽责、守河有效,今年以来,各级河长累计巡河60127人次,整改问题3326项。完善投诉举报受理制度,受理群众热线29人次,交办涉水问题31项。组织全区各镇(村)河长、河长联系部门60余人,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实地考察等形式,接受河长制工作培训,提升履职能力。二是开展农村黑臭河道再排查再治理。落实市、区两级纪委监委关于集中整治民生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十大专项行动工作要求,研究制定《通州区农村黑臭河道治理专项工作方案》,会同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组建工作专班,落实配套资金2900万元,治理农村黑臭河道7条,目前已全部通过市级验收销号,全市第一个整体验收销号单位。三是联合河长制实现治理全覆盖。通州与海门等7个县(市、区)接壤,跨界河道共有56条,通过坚持河长主导,对所有跨界河道设立界河河长,并与周边县(市、区)签署协同共治协议9份,厘清清单、明晰责任,实现治理全覆盖。通过剿灭“黑臭河”,贯通“竹节河”,打造“幸福河”三大举措,持续推动界河治理与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完成年度治理任务11条。四是不断提升河道长效管护水平。今年,全区投入近100万元,在500余公里等级河道实行“以河养河”,河道管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效”。目前在刘桥、石港、金新等镇街部分适养河道中投放鱼苗,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刘桥镇等级河道“以河养河”比例已经达到85%,大幅度改善了人居环境面貌。同时组建专班,深入开展秸秆禁抛专项行动,广泛宣传秸秆乱堆河边、乱抛入河的危害性,及时清运堆河秸秆、打捞入河秸秆,防止入河秸秆扩散漂移。五是落实幸福河湖方案编制工作。完成2022年省级骨干河道幸福河湖自评,上报2023-2025年幸福河湖建设计划及2026-2035年幸福河湖建设规划。2023年度124条幸福河湖建设任务中,105条河道已完成建设,剩余19条进入最后的复绿阶段。同时,编制全区22条区管河道幸福河湖建设方案,制定分年度整治计划任务书。六是开展河湖保护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对水利部推送的29条河道543处遥感图斑进行逐一核查,采集现场照片,上传审批手续,目前已通过水利部验收审核。
(二)以中心大局为核心,水利重点工程提质提优。
一是扎实提升重点工程建设质效。投资6007万元按排涝20年一遇标准对团结河(通州段二期)进行治理,共疏浚河道12千米,新建护岸12.8千米,拆建桥梁2座,拆除5座。今年的区域治水工程总投资1500万元,包括一区西扩和城区联动工程,整治运盐河西段沿线河道8条,建设桥涵7座,新增排水通道3条,为城区自流活水创造了条件。另外,在区纪委监委的指导下,投资60万元提升改造石港镇四港村的善水文化广场,建成“水映清莲”廉洁文化广场,打造了一条融合文化展示、健身运动、滨河景观的多功能“红飘带”,构建出廉洁文化建设与水利事业发展互促共进大格局,成为“南通市廉洁文化建设示范基地”。二是扎实开展中小河流整治工程。通启运河整治工程(通州段)计划投资2355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河道疏浚3.57千米,新建护岸5.326千米,目前正进行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招标准备工作,预计2023年底前开工。兴石河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9月经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批复,目前初步设计已通过区级初审,正在加快推进后续工作。三是扎实做好水利工程管护工作。全面做好全区199座一二级河道水利桥梁管护工作,与各镇街签订水利桥梁管护协议,并按季度对各镇桥梁管护情况进行考核,持续压实管养责任。建立专职养护队,通过制订制度标准,进一步明晰通西堤防涵闸运行管理及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职责。同时,修改《通州区水利工程建设从业单位履约考核信用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建强全区水利建设工程市场主体诚信管理体系,规范水利建设市场秩序。四是扎实推进项目储备工作。根据上级要求,结合苏北沿江区、南通市水利治理治涝等规划,扎实开展十总竖河整治工程、团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小型灌区改造项目、九圩港灌区新增投资项目、2024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储备申报工作。五是扎实推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2023年骨干河道水土流失治理项目总投资约400万元,对十总竖河、团结河、新生竖河、新捕河等坍塌部分进行护岸防护,目前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六是扎实完成智慧水利大数据平台(一期)建设。一期项目重点围绕区域治水等工作核心业务需求,配置通州区行政区域内航空影像图,完善水利基础感知,建设水利数据库、应用支撑平台和业务应用系统,于今年9月通过验收。七是扎实核查长江岸线利用情况。坚持长江保护底线不能破,企业发展命脉不能断的原则,开展河湖保护专项整治行动,根据省厅遥感监测结果和专项整治行动问题清单,推进涉及我区的10个问题整改,做好长江岸线、涉河建设项目的核查。
(三)以乡村振兴为导向,强基惠民工程加压加速。
一是九圩港中型灌区建设如期推进。九圩港灌区规划灌溉面积22.12万亩,总投资约2.26亿元,计划分3年实施。2023年投入7600万元,疏浚河道11条(段)21.6公里、土方11.6万方,整治河道17条(段),新建各类护岸68.5公里,新建、改造泵站21座,预计11月中旬完工。另外,同步推进2024-2025年度工程建设,组织做好工程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标文件编制等前期准备。二是农村生态河道建设顺利收尾。2023年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列入全区为民办实事项目,计划新建农村生态河道14条(段)31.6公里,由项目涉及的8个镇街组织实施,目前总体进度超过85%,预计11月中旬完成。三是农村河道疏浚工程全面完成。2023年全区农村河道疏浚工程共疏浚等级河道45条(段)、沟塘170处,疏浚土方82.4万方,有效改善了村居面貌。四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持续深入。通过进一步加强农业用水管理、进一步规范农业水费征收、进一步规划农业水价精准补贴,实现了农业用水计量管理规范化,为促进农业节水、保障工程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五是水土保持管理持续规范。会同行政审批、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完善联络和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告知建设单位依法开展水土保持等基本信息,增强水土保持意识。全面落实上级政策措施,减免企业水土保持补偿费110余万元,完成水土保持行政许可40项、验收报备30项、组织现场检查30项,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近100万元。六是农村桥梁除险安康工程圆满完成。投资约100万元,拆除重建姚港桥、金港桥,目前已全部建设完成,进一步保障了农村桥梁安全。七是三峡移民维稳工作有序开展。通过定期座谈、走访谈心做细做实帮扶工作,全年组织移民代表座谈会6次,端午共建活动1次,走访看望2次,发放慰问补助资金等共计17.6万元。落实好区政府出台的医疗减免政策,全年减免人数64人,金额3.33万元。积极推进三峡移民后扶资金项目,第一批项目投资352万元,整治河道2.84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372盏;第二批项目投资290万元,新建标准厂房1500平方,目前已进入招标实施阶段。
(四)以节水创建为载体,水资源管理聚智聚能。
一是水资源管理工作有成效。完成了2022年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自查报告报送,顺利接受了省、市现场考核,并下发了《关于下达通州区2023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目标任务的通知》,下达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取用水计划,将农业灌溉水取水指标分解到各镇街。完成今年小型灌区计量设施安装现场调查,对2022年中型灌区安装计量监控设施改造,并围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灌区考核要求,建立健全农业取用水记录和台账留存归档制度,开展灌区取水管理规范化研究,5月份顺利接受了水利部水资源司对水资源规范化管理工作的调研。做到水资源费征缴应收尽收,开展供水企业水资源费专项检查,预计全年征收水资源费2000万元,助企纾困减免水资源费100万元。同时主动为企业取水审批提供上门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协助解决取水难题。二是节水管理工作有提升。通过加强考核将用水效率指数纳入各镇街高质量发展考核共性指标,下达用水计划,并通过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上报计划用水单位各项指标数据,已对23家单位发出警示函,进一步提升用水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积极申报省级节水教育基地,完成了15家市级节水型学校申报,2所省级节水型学校申报,2家省级节水型企业申报。同时,按照水利部县域国家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要求,开展复核工作。三是宣传教育工作有新招。以节水宣传周为契机,发送宣传短信1万条,开展节水征文、节水倡议、节水主题班会、节水知识竞赛、节水小卫士等系列宣传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并在“节水中国,你我同行”专栏刊登5个节水宣传案例。撰写的水利局局长谈节水文章《以四化为核心优化节水管理模式》,向省节水办供稿,并在中国水利报节水专刊上发表。
(五)以人民立场为根本,民生安全保障增进增温。
一是从严从细,压紧安全生产责任。局党组严格落实各项要求,与分管领导、主管部门签订安全责任书,定期开展安全谈心和安全提醒,全面压实安全监管责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制定水利行业“四项举措,提升本质安全”行动方案,严把水利工程安全红线,聚焦水上施工、起重机械、深基坑、脚手架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开展全区水利行业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截止10月,局领导共带队检查24次,查出各类隐患40个,整改完成40个,整改率为100%,全区水利行业安全生产零事故,安全形式总体稳定。二是精准施策,保障水利质量监管到位。学习常态化,组织全区质量监督人员及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参加省水利厅线上宣贯培训工作8次,共计约160人次。监管智能化,利用省水利厅“江苏质监app”对团结河(通州段二期)治理工程、九圩港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进行质量监督,查出各类质量问题30条,已整改30条,整改率100%。检查常态化,对在建工程加大质量检查频次和检查力度,委托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对在建工程开展飞检6次,实现我区水利工程检测项目全覆盖。三是精细部署,聚焦汛期风险排查。高度重视防汛抗旱防台工作,修订出台各项预案,厘清防指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应对措施,强化行政首长负责制,严格执行值班值守和请示报告制度,确保指挥有度、责任到位,防汛救灾政令畅通、及时准确。聘请专业测绘公司对我区长江水下地形进行全面测量,根据测绘结果提前预判风险,围绕河道行洪、险工患段、在建工程、城乡危房等风险隐患点开展多轮汛前排查,累计发现整改隐患问题91处,对全区60条河道、380余公里雨水管道进行了清淤疏浚。三是防患未然,做足应急抢险准备。强化物资储备,有效发挥区防汛抗旱物资仓库作用,现存有防汛编织袋8万只,土工布5千平方米,块石1000吨。强化队伍建设,组织开展防汛抗旱相关专题培训5次,优化调整防汛抗旱应急队伍。强化应急演练,组织恒力、格雷特等沿江企业摸排风险隐患,组织区级防汛应急联合演练2次。强化群防群治,利用“线上+线下”宣传模式,提升群众自防自治、群防群治、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
(六)以依法治水为抓手,涉水事务监管用情用力。
一是全面提升执法队伍能力素质。将依法治水列入水利干部重要学习内容,邀请专业法官开展水利系统《民法典》座谈培训。目前,全局持有行政执法证人员共59人,参加全区“执法学习平台”学习61人,平均学习时长达31.73学时。二是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每季度参加苏通交界水域联合清江、联合登船检查和各类假日安保执法,认真开展岸上巡查、水上联合执法和夜间不定期打击等活动,共计出动470车次,60艇次,1918人次,与市水利、公安、交通海事、属地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联合执法28次。深入开展水土保持和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整改完成省级问题清单7个,拆除涉河建设9处,取水设备3台,封填取水井11口,立案查处2起。同时,及时处置群众举报和各级交办问题,共接到举报和协办线索40条,立案查处2起,移送公安机关案件线索1起,刑事处罚2人。三是持续加大长江及内河采砂管理巡查打击力度。联合公安水警、属地派出所、交通海事等部门打掉1个非法采砂团伙,2名当事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全国“两会”期间,在通吕运河崇川、通州交界水域查获隐形采砂船,并及时移交市水利局。同时,加压推进非法采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通过高频次的巡查,重点关注节假日、后半夜等易发时段及交界水域等易发河段,我区内河水域已难觅非法采砂踪影。四是全力营造依法治水宣教氛围。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 为契机,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宣传计划,采用广播电台、公益广告、短信宣传、镇(街)现场展览、法治微讲堂、知识竞答等多种形式,悬挂宣传标语338条,发放宣传资料5800份,宣传物品5100份,发送手机短信48000条,城区户外电子屏上游字播放宣传标语计7天、25处,开展水法律法规咨询1250人次,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河道整治、水环境治理、河道保护管理的良好氛围。《长江保护法》实施两周年之际,我局选送的《戴某在九圩港(刘桥段)非法采砂案——<长江保护法>在内河的适用》被市法宣办征集为“长江大保护”典型案例,入选长江大保护“以案释法”典型案例和特色做法典型案例。五是规范做好行政审批工作。聚焦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及时、全面、准确地做好网上公开工作。全面落实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立即办理制度,截至目前,受理各类水行政许许可总计40件,无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