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区水利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方针为指导,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宗旨,牢固树立“一体化”和“一盘棋”思想,统筹“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以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为动力,以水利高质量为通州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一)夯实基础设施,打造安全水利。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重,着力完善与新形势相适应的防汛抗旱防台组织体制机制、应急管理机制,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大力巩固提高长江堤防防洪能力,科学构筑防洪排涝减灾保障体系。精心组织实施小天生港及庙桥竖河贯通整治工程,有效提升水利调度综合保障能力。全力实施农桥除险安康工程,改善农村交通环境。全面完成城区地下应急水源地、镇(街道)应急深井调试,确保应急情况下饮用水安全。
(二)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水利。进一步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生态型、流域性骨干河道综合治理,继续实施河道“两违”整治,编制河道保护规划。按照防洪、排涝、供水、航运、生态功能明显提升的要求,大力开展河道清淤、岸坡整治、水系连通等工作,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和水美乡村建设,计划疏浚三级河道18条(段),四级河道105条(段),整治沟塘226处,建设生态河道2条,创建水美村庄4个。
(三)注重服务惠民,打造民生水利。群众利益无小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为切入点,大力加强水利服务为民工作。重点实施好2018年小农水重点县结余资金、2017年和2018年千亿斤粮食项目结余资金增做工程。大力加强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工作,争取将水土保持工作列入了对镇(街)工作考核的内容。有效落实全民节水意识,严格节水管理,大力推动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建设,创建更高标准的节水型载体。认真做好三峡移民工作,加强移民后扶项目建设,加大走访力度,确保全区移民工作保持稳定。
(四)依法治水管水,打造法治水利。加强水利政策法规研究,全面开展“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编制,积极配合区人大做好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监督检查,规范水行政许可审批行为。推进水利综合执法,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加强重点水事违法案件督办、水行政执法专项检查及水政监察队伍能力建设。严格长江河道采砂管理,确保采砂管理秩序总体可控。加强涉水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加大对违反水法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在提高水行政执法规范化、打击涉水违法行为、维护水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环境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五)创新驱动引领,打造智慧水利。充分运用大数据和现代管理理念,利用好基于GIS、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南通市河长制信息化共享平台和通州区河道管护系统,提高河道业务管理能力和对外服务能力,促进水利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打造“智慧河长”。全面推广节水灌溉、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等先进技术和各类建筑物中的新结构、新材料及施工新工艺,加快提升全区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六)全面从严治党,打造廉洁水利。以水利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区有关规定,推动水利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常态化。全面查找水利建设各环节廉政风险,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加快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创新水利资金监管机制,严明财经纪律,健全内控制度,严格按规定使用并接受监督,防止贪污、挪用和挤占、截留等问题发生,合力打造阳光工程、廉洁工程、安全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