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石港镇政府工作回顾
来源: 石港科技产业园(石港镇) 发布时间:2023-01-10 10:37 累计次数: 字体:[ ]

过去一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镇人民,紧扣新发展理念,深化“四区联动”发展战略[1],坚持稳中求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预计(下同)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亿元,增长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1亿元。

一、坚持提效能优环境,经济发展量质齐升

双招双引成效显著。始终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一把手”工程。持续优化招商队伍,大力实施“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全年共组织外出招商16次,成功举办了石港·常州“双招双引”推介会、苏南招商推介会和西安人才与智能装备推介会,储备了柯利达装配、默拓电机、台励福、中园慧创等一批优质项目信息。将引进来的资本、技术、人才、观念、管理等要素与“一主一新”产业定位[2]充分融合,全年签约联创光电、南玛电气、博奥新能源科技等亿元项目10个,外资到账1318万美元。引进海外人才10名,省外人才6名。

项目建设量质并举。始终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狠抓项目建设不放松,抢抓“通州区二级载体平台”建设契机,推动一期82户拆迁,拆迁面积2.6万平方米,腾地840亩,不断推动石港科技产业园提档升级。积极推进幕纳智能家居、格莱德健康科技、弘峰设备等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手续的办理。加快重大项目推进,新三能电容器、禾源木业、本乡本土压力阀生产等5个亿元项目开工建设。17家企业完成“智改数转”[3]诊断,全年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完成发明专利授权认定22件。全年盘活闲置土地71亩,推动“腾笼换鸟”,促进园区转型升级。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实行“一企一策”“一对一”服务的推进模式,破解企业用地、用工、融资等难题40余个。成立企业物流保障专班,24小时服务企业货车防疫闭环管理,保物流稳生产。定期分析经济指标达成情况,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服务业企业2家、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8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应税销售39.5亿元,同比(下同)增长8.1%;完成服务业应税销售14.3亿元,增长9.3%。在2022年全区“真抓实干促发展、奋勇争先建新功”月度考核中,我镇蝉联第一名。

二、坚持抓建设提品质,城乡功能全面优化

镇区功能日臻完善。坚持做好规划引领,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完成9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审批,科学编制2546亩土地成片开发方案。广慧路东延工程、富港路东段辅路、骑四线和海五线等一批交通项目建设的实施,进一步优化全镇交通网络,提升交通安全和服务水平。富港商业街开业招商,激活镇区商业活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市民广场翻新、公共厕所改造提升、广慧东路沿线雨污水管网改造等基础设施改造工程,镇区配套功能日趋完善。完成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石港段)、颐港家园四期安置地块、二级载体平台搬迁地块搬迁工作,凤凰华庭北侧出让地块完成交地,镇区面貌焕然一新。

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标本兼治抓好国家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深入防治大气污染,开展工业减排、“654”扬尘专项整治[4]、秸秆禁烧及垃圾禁烧、国三以下柴油车淘汰等四大行动,全镇空气优良率和PM2.5、臭氧浓度实现“一升两降”,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二氧化氮NO2)减排实效明显。持续夯实“河长制”[5],强化水污染治理,完成亭石河、九洋河、新村东二河等河道治理工程,“水清、岸绿、景美”成为新常态。继续推进厕所革命和生活污水治理,完成566户厕所改造任务并通过区级验收,完成污水治理项目1474户,镇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新增垃圾分类宣传亭40个,定时定点投放设施10处,新建厨余垃圾处置终端1处,镇区环境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升。

镇村管理持续深化。深入实施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健全“一主两副”的集镇管理模式[6],开展交通秩序、环境秩序、经营秩序三项整治提升行动,成功举办全区文明城市现场会,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前三季度位居全区第一。统筹推进原石南、五窑乡集镇环境整治、石渚路两侧绿化提升、农贸市场环境提升、米市桥路“严管街”治理等工作,以“绣花”功夫提升镇区精细化管理水平。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对违法建设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处置违章建筑26起,面积约2000平方米。加强对石港老街保护及开发,编制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建立保护档案、制定保护实施方案,对米市桥北路古银树周围环境进行专项整治,启动古树复壮和保护工作。实施渔湾景区改造工程,助推景区提档升级。

三、坚持抓统筹重协调,乡村振兴释放活力

农业基础不断稳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一事一议财政农路38条9.148公里,新建及拓宽水泥道路2公里,安装路灯177盏,拆建维修泵站6座,重建桥(涵)20座,维修加固桥梁35座。扎实推进村庄清洁、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全域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四项专项行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排名持续位列区第一方阵。加快推进“三美一高”[7]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睹史院村被列为省级“三美一高”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培育村。以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培育村为抓手,坚持典型引领,示范带路,大力推进我镇“1+3”示范村、先进村培育[8]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全年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7个,申报重大项目4个。推动新型农业主体提质增量,17家家庭农场申报2022年市、区级两级示范农场,完成烘干机清洁热源改造16家58台。切实抓好菜篮子工程,四港村现代化养殖场通过市级验收,即将投产。开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发展智能农机装备96台。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67万亩,产量再创新高。放大“味稻小镇”稻米产业优势,通州区大米行业质量合作社在我镇成立,23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成为大米质量合作社首批社员单位。

强村富民成效显著。扎实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9]工作,完成十三个村居政经分离。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对5个村开展离任审计,2个村财务审计。推动农村集体产权“线上”交易、规范运行,全年完成产权交易项目12项,成交额216万元,其中土地类交易总面积443.89亩。充分释放“互联网+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的效能,开启“书记助农”直播新模式,多渠道促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加大村居土地流转进程,全镇新增土地流转2774亩。提高农村要素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壮大村居集体收入,全镇13个村居村营收入达1500万,其中8个村居达100万以上。

四、坚持补短板强服务,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抓好重点人员把控、重点场所管理、人员流通管控、医学隔离点建设等,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筑牢全民免疫屏障。认真做好“双减”“五项管理”[10]工作,改善五窑幼儿园教育教学环境,提升石港基础教育水平。深入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成立我镇首个企业红十字会。完成文化惠民工程“欢乐江海行”送戏下乡23场,承办全区“我们的节日·端午”活动,被中央电视台报道。石港烧饼和石港鰝虾制作技艺入选第六批通州区非遗传承项目。歌曲《石港中学我的校园》获通州区第四届“柳敬亭奖”音乐类优秀奖。

民生保障更加完善。常态化开展各类社会救助,及时发放扶助金3132万元。落实惠民助民政策,2022年新增农村奖励扶助775人,新增特扶11人,新增一次性奖励511人。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举办石港镇第六届现场招聘会,提供1200多个工作岗位。在全区率先成立社保费征缴争议处理中心,全年合计缴费人数7188人,续保率占95%以上,参保率99%以上。创建“15分钟医保服务圈”市级示范点,打造“一中心多站点”服务模式。认真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隐患排查,检查用人单位517家,排查出隐患9家,针对发现的问题精准施策,全力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开展走访慰问等双拥系列活动,完成全镇退役军人、优抚对象优待证申办1895人,建档立卡1980人。全年完成征兵16名,全部是大学生。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出台石港镇 “八五”普法[11]规划,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开展专题普法活动12场。2022年全年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054件,化解1023件,化解成功率97.06%。深入开展“厚植为民情怀、提高执法水平”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升法治建设水平。持续推进公共安全重大隐患“三清”专项行动[12],全镇共排查出道路安全隐患58处,完成整改55处,完成整改率94.83%,基层消防安全隐患25处,群租房、厂租房安全隐患27处,整改完成率皆为100%。加强风险管控,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隐患1456条,整改率100%。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百日清零行动”,全镇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趋稳,全年无重特大事故。

与此同时,积极支持群团组织发挥作用。全镇人武、统战、档案、统计以及共青团、妇联、科协、关心下一代、老促会等工作均取得新的业绩,汇聚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稳步提高服务效能,严守廉洁自律底线,以更强效能保障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行“三重一大”[13]法定程序,优化行政决策流程,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召开中共石港镇委全面依法治镇第一次会议,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30件。全年共受理“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1284件次,办结率达97.74%;“阳光信访”事项74件、“南通市长信箱”21件,办结率100%。稳步提高服务效能。实行政务服务“集中办理、一站式办结”模式。不断强化审批服务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建设,理顺75项部门事项的办事流程,夯实全科政务服务基础,由“一专多能”向“全科全能”转变。改造金庄社区、新建花市街村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便民利民惠民平台。以“头雁”“支柱”“墩苗”三大工程为抓手,聚焦干部能力素质提升,激励全镇干部担当作为。严守廉洁自律底线。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一岗双责”,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开展巡察整改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不断提升基层干部队伍履职能力。开展“5·10”思廉日、“算好廉政账”专题教育月系列活动,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预算编制,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强化监管力度,坚决查处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同舟共济、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以及为石港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受疫情冲击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稳健运行的基础不够牢靠;镇区精细化治理能力还需加强,镇村功能布局有待完善;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仍然欠缺;生态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仍然存在风险;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还要进一步强化。对此,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