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镇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四区联动”发展战略[1],紧扣“争先进、扛红旗”工作目标,凝心聚力战疫情,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一、坚持发展为要,园区质效稳步提升
突出双招双引。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提升园区发展质效的“头号工程”,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聚焦“一主一新”产业定位,设立苏州常驻招商点,融合推进“双招双引”与产学研合作。积极拓展招引渠道和方式,持续壮大专业化队伍,实施精准化招商,全年组织招商推介活动8场,拜访客商和接待客商回访200余批次,获取有价值项目信息70余条。签约注册格莱德健康科技、标龙蓝色智谷等亿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10亿元重大项目1个,完成外资1100万美元。引进省外创新人才5名,促成产学研项目2个。
加快项目建设。紧扣全年工作目标和季度项目任务书交办任务,全力加快项目建设。江华高档无纺布、梦吉妮家用纺织品、拓新智能装备等10个亿元项目开工建设。源佑纺织、新中纤维、万沐达展示道具等7个项目竣工,铭海运动用品、鸿盛电动门窗、帕克医用材料等8个项目转化达产。致力攻坚重大项目,新三能电容器续建项目竣工投产,曼纳索项目实现年销售超5亿元,总投资20亿元的标龙工业综合体项目、投资10亿元的江华纺织项目进入开工准备阶段。全年盘活各类闲置土地400亩,推动“腾笼换鸟”转型升级。
狠抓经济运行。抢抓复工复产先发机遇,创造性地为属地企业提供平价口罩和防疫物资,在全区率先实现企业全面复工达产。开展“护航企业零距离”专题走访、企业家服务日早餐会等活动,量身定制“一企一策”发展策略。定期分析经济指标达成情况,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8家、服务业企业4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6家。全年实现工业应税销售51亿元,增长33.1%;服务业应税销售11.2亿元,增长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5亿元,外贸进出口8亿元。健全综合治税网络,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亿元,增长6.7%。
二、坚持功能为要,城乡品质持续提标
推进镇区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完成新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富港商业街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园区振兴路。实施老镇区路网提升工程,修复西大街路面,同步实施雨污分流及消防设施,持续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完成石港中学门前破损道路修复。广慧路东延工程前期规划、设计、拆迁就绪。全力保障重大工程建设,石江公路北段拓宽改造工程实现“当年开工、当年通车”,基本完成通锡高速石港段搬迁、征地、安置等工作。颐港家园二期8.6万㎡的公寓楼交付使用。完成新五路4.3公里大修。获评江苏省人民防空重点镇。
深化镇村管理。持续擦亮石港“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等金字招牌,构建“3+1”镇区管理模式[2],米市桥南路实行“严管街”,镇街面貌大幅提升。全面压实镇村组三级巡查督查网络,以铁的手腕狠抓防违治违执法工作,处置违章建筑54起,拆除面积超1.4万平方米。高标准实施2020年建设用地复垦工作,完成挂钩整理380亩。依托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做美做优渔湾水道风景,加速推进中心岛植物迷宫、农产品展示厅建设,打造“湿地水乡”精品景点。睹史院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提升生态环境。关停涉化企业5家,整治散乱污企业4家。渔湾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工程调试运行。建成石江公路沿线污水管网6公里。完成镇建成区“十个必接”任务[3]。持续夯实“河长制”[4],整治黑臭河道2条2.7公里,打造生态样板河道6条段7.7公里。胜利河、兴石河等河道保护治理工程有序推进,疏浚河道8.7公里。开展“654”扬尘专项整治[5]、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和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等攻坚行动,新建垃圾分类宣传亭16座、农业有机废弃物堆放中心3个,创成“美丽庭院”五星示范户8家,完成公共绿化114.8亩,人居环境水平跻身南通市前列。
三、坚持农业优先,农业农村彰显活力
打牢农业根基。统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水泥路19.3公里、桥梁4座,安装太阳能路灯1090盏27公里,新建农产品加工展示中心1座、小游园1处。实施志田片高标准农田建设4000亩,新建泵站6座、渠道12公里、混凝土机耕路8.4公里。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项目石北小流域治理工程,整坡、绿化河道12公里、木桩护岸8公里。建成应急深井3眼。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通过市级验收。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创建[6],新修港北横路、金九路等农村道路45条10.9公里。稳步推进“水美乡村”建设,新貌村建成“水美乡村”。
壮大村级发展。扎实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完善管理制度20项,规范化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及财务审计。落实农村产权平台交易项目23个,成交额近300万元。深入开展“村企联建、共走振兴路”行动,搭建联建企业13家,其中11个联建项目通过市级审核。推动北渡村、新貌村新型合作农场规范化生产管理。持续壮大村级集体收入,全镇13个村(社区)集体收入总额超2000万元。持续壮大现代农业高素质农民队伍,组织涉农培训338人次,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160人次,培育市级新型职业农民标兵2人。
做强特色农业。全年新开工规模农业项目21个,投入额近4亿元。海欣生猪养殖场纳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在全区率先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2家养殖企业接入省级网络系统。创成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21家。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完成孔雀养殖场禁养退出7家。放大省市级优质水稻产业园区优势,新建优质大米生产基地1.5万亩,建成5000亩以上示范方3个,粮食单产继续保持全区领先。开展农产品网络直销3场,销售额超300万。新增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新注册农产品商标8个,建成三星级农产品质量监管站。
四、坚持民生为本,人民福祉持续改善
发展社会事业。持续提升校园周边环境品质,拆除石港小学北侧规模养鸡场1家,拆除石港初中操场东侧养猪场1户,拆除石港高中门口养鸽棚1处,移除石港初中高空高压线,全力营造安全、宁静、优美的教书育人环境。新改建农村公厕13座,实施农村改厕2594座,超额完成区下达任务。深化“文博舞台百姓演”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举办王家拳武术交流、送戏下乡等活动216场。加速体育健身基础建设,镇体育公园获评江苏省最美乡村健身公园。开展安葬设施违规经营专项摸排,镇功德园实现封闭管理,大力倡导厚养薄葬、节地生态的殡葬新风尚。
健全民生保障。全面推进智慧健康养老扩面工作,持续加强全镇养老机构安全监管,石港敬老院与鑫汇集团达成运营合作协议,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站6家,新建残疾人康复示范点1家。新增奖扶299人、特扶25人,新增一次性奖励380人。举办园区企业招聘会,新增城镇就业462人,新增企业职工参保813人。超额完成全年义务献血任务。持续开展城乡低保家庭动态管理专项整治。推进退役军人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开展走访慰问抗美援朝老战士、现役边海防官兵等活动。
推动社会稳定。全力推进“1+4”基层治理新模式[7],建成镇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深入开展依法治镇,高质量通过“七五”普法终期评估验收。认真落实信访维稳、矛盾调处等属地责任,全年受理“阳光信访”事项37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要求,扎实开展“雷霆一号”“亮剑一号”“四三三工程”等专项行动,开展安全生产事前执法26件,处罚金额26万余元,实现安全生产考核优秀三连冠。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全镇社会大局稳定和谐。
与此同时,积极支持群团组织发挥作用。全镇人武、统战、档案、统计以及共青团、妇联、工会、科协、关心下一代、老促会等工作均取得新的业绩,汇聚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过去的一年,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依法履职,强化执行落实,严守廉政底线,有效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坚持依法履职。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开展“制度建设年”活动,完善规章制度37项。依法接受党内监督、国家监察,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28件。受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1173件、“南通市长信箱”7件,综合办结率100%,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强化执行落实。始终牢记为民初心,完成2020年度六大民生实事。扎实开展“星期三党校”“石港大讲堂”活动,着力攻坚历史遗留难题、通锡高速石港段搬迁,锻造敢拼敢闯的“狼性”干部。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扎实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在全区“夺红旗、亮黄牌”活动中,获得比学赶超争先锋、项目建设、双招双引、乡村振兴等八面红旗。严守廉政底线。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区十项规定精神,开展“作风效能整治百日行动”,深化“八治八纠正”,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执行预算编制,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债务规模和债务率实现“双下降”。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持之以恒反“四风”,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同舟共济、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以及为石港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增长后劲不足;重大项目招引不快,园区升格缺乏硬支撑;镇区开发速度不快,基础设施领域存在诸多短板;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够均衡,镇村功能布局有待优化;风险防范能力有待提高;少数镇村干部“不作为”“慢作为”现象仍然存在,破解难题的能力还需进一步锤炼,等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