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史院村位于长江三角洲南通市通州区石港镇北郊,古代这里是一片海洼子地域,随着沧海桑田的时代变迁,逐渐形成了水乡泽地,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在唐代有一座睹史禅院,时为四合大院,唐朝诗人刘禹锡慕名亲临睹史院,吟诵诗词,“睹院闻莺”为渔湾十景之一,睹史院由此得名。原睹史院、陈窑、石北、双林四个自然村合并成现在的睹史院村,全村流域面积7.84平方公里,全村现辖41个村民小组,自然户1312户,人口4041人,党员146名。村党总支部下设四个二级党支部,十二个党小组,耕地面积5536亩,全村共流转土地4000余亩,规模家庭农场7家,这里距S19高速入口9公里,南通机场16公里,离南通市区20公里,南临平五公路,石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
睹史院村也是一片秀丽的渔湾水乡,范仲淹曾在此围海造田,文天祥南归途中驻足于此小住观潮,并书有《卖鱼湾》三首诗,渔湾景区现为国家2A级国家旅游景区,江海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南通市农家乐基地,在畅游江苏美丽乡村首届网络乡村旅游评选中,入选“江苏最具特色乡村生态园”。被专家誉为“不仅是南通,也可以说是江苏再也找不到第二块的特殊湿地”。
睹史院村依托渔湾水乡,正积极开拓乡村旅游市场,打造特色田园村庄,把水道周围大范围区域当景点打造、把道路当精品旅游走廊打造。民居是住房,也是乡村旅游客栈;产业是致富的根本,也是乡村旅游的景点。“产村相融、宜居宜游”突出田园风光和农家情趣特色。整洁舒适、配套完备的乡村,使之成为市民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
村党总支部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345融合党建+红色联盟睹史院”品牌为抓手,坚持以红色党建引领,筑牢“三支队伍”,深化“四融模式”,打造“五美”乡村。建立了一套“党建融合发展、党建融合民生、党建融合治理、党建融合生态”的四融合农村综合治理体系,通过党建融合发展,让产业“强”起来;通过党建融合生态,让环境“美”起来;通过党建融合治理,让乡风“淳”起来;通过党建融合民生,让管理“活”起来,推进新时代的农村发展。
睹史院村也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江苏省生态示范村、江苏省水美乡村、江苏省健康村、江苏省休闲农业精品村、江苏省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2021年通过南通市乡村振兴示范村验收。2022年又荣获“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南通市第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获“南通市级最美文化空间”、党支部荣获南通市级“五星级”村(社区)党组织和通州区五星级党建示范点。
睹史院村依托党建引领拓展乡村发展路径,以“红色联盟”助力乡村振兴,依托渔湾“水乡湿地”资源载体,坚持党建引领为根,传统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农业旅游为基,产业发展为本,通过发展原生态湿地水乡乡村游融合发展的步伐,打造融合现代化高效农业、定制化农产品生产、生态文化休闲服务等多种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于一体的特色生态、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的“水韵卖渔湾,景秀田园村,人文睹史院,稻香陈窑里”,打造“望得见湿地,看得见沟塘、留得住乡愁”的特色田园,发展农商旅一体化“市外田园”富民产业。
办公地址:石港镇睹史院村七组
联系电话:051386826406
负责人姓名:镇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