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社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加快“法治人社”建设,为我区构建法治环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将我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明确普法重点,强化责任分工。
为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加快“法治人社”建设步伐,我局及时研究制定《2024年南通市通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局系统“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明确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工作重点,责任分工,普法方式,完成时限等环节,确保“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贯彻落实到位。
(二)紧抓队伍建设,强化法治意识
党员干部积极学法用法,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局党组带头垂范,将法律法规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广泛开展党员干部学法用法活动,将法律法规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等内容纳入党课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用以引领和指导实际工作。落实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培训考核制度,根据《局系统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规范管理细则》,规范人社系统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管理。针对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局系统开展了一期解读培训会议,进一步推进“法治人社”建设,规范、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三)结合业务工作,深化法治宣传
将法治宣传融入到各项业务工作中。利用在石港镇、区人力资源市场开展的“春风行动”新春招聘会、“创响江苏”春风行动、南通大学春季专场现场招聘会等活动,对前来参加招聘会的广大群众、大中专学子、失业人员进行现场政策咨询服务和人社领域政策法规宣传,接受群众咨询,现场解疑答惑,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切实提高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结合“双随机检查”、“人力资源市场专项检查”、“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调解劳资纠纷”、“业务培训”等活动积极宣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促进全区用人单位形成“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用工氛围。
努力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先后在平潮、兴东、二甲、高新区、兴仁、石港等镇街以案例讲解方式向用人单位宣讲劳动保障法律法规;通过“南通州人社”微信公众号发布人事人才、就业创业等政策进行普法宣传;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南山社区,常态化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现场提供人社领域政策咨询,发放《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禁止使用童工”、“ 高温费发放”、举报投诉二维码及电话等各类宣传资料500余份,提供政策咨询300余人次。通过各镇街企业QQ群、微信群定期发布用工案例、法律常识,形成学法、用法、守法良好氛围。
(四)深化“放管服”,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一是做好镇(街道)配合履职事项梳理工作。根据区统一安排,严格遵循“职权法定”原则,对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明确行使层级和实施主体的事项,认真梳理需要镇街配合完成的权责清单,按要求完成清单编制,进一步明确区镇权责划分,形成事项清晰、责能相适、履职顺畅、保障有力的权责体系。
二是依法实施各项行政许可审批服务。依托省人社一体化服务平台,推动人社涉企事项网上办理。2024年,共完成23家劳务派遣经营许可、13项劳务派遣经营许可变更、9家劳务派遣经营许可延续、4家劳务派遣经营许可注销、4家人力资源服务许可、1项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变更和44家企业特殊工时行政许可审批,并将相关情况及时通过区政府网站、信用南通平台、江苏省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和江苏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进行公开公示,推动了全局信用信息归集工作的落实。
三是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督机制。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制定《2024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结合人员调整、检查项目企业增减变化,及时完善更新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和企业名录库,共完成对487家企业的双随机检查。通过双随机检查进一步规范用工主体经营行为。
(五)完善机制措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一是行政案件应复应诉工作高效开展。加强对欠款追讨、工伤认定、信息公开、信访、社会保险待遇等疑难案件与局法律顾问沟通会商工作,确保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的质量。今年,共发生行政复议案件22件(工伤21件,劳动保障监察1件),共发生行政诉讼一审案件46件(工伤42件,被征地农民1件,养老保险3件),二审15件(工伤),省高院再审2件(工伤),所有案件未有行政败诉。
二是做好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答复工作。对群众提出的诉求及时查清事由,并将办理结果反馈给诉求群众,力求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所有工单均按照时限要求和流程完成办理。全年,共办理平台答复3852件。
三是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印发《企业用工规范指引手册》,举办“劳动争议仲裁问题处理实务”培训班,引导企业依法用工,积极应对并妥善化解劳动用工风险。开展春节前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女职工劳动保护、禁止使用童工等专项检查,积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压降国平台欠薪线索,全年接处欠薪纠纷5007条,其中30人以上群体性欠薪纠纷22起。成立新业态劳动争议一站式调解中心,及时妥善处理农民工欠薪案件、新业态劳资纠纷。依托“互联网+调解仲裁”平台,实现劳动争议调解“网上办、就近办、马上办”。全年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910件,相比上年度增长10%,其中立案处理902件,案件结案率97.2%、调解成功率80.4%。健全裁审衔接机制,搭建“1+14+N”化解机制,全年基层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调解案件109 件,调解成功率达72%。
二、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法治建设组织领导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建立健全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定期开展法治理论学习研讨。通过开展党课辅导、全体党员大会及各党支部会议等形式,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各类法律法规。坚持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不断推动法治工作理念、机制和方法创新,努力践行法治政府责任担当。
二是充分发挥法治建设领导小组作用。强化责任落实,由各分管领导对人社领域的各项行政工作把好第一关,切实落实好依法行政。进一步落实局“三重一大”议事制度、财经管理制度、重大行执决定制度、党组议事规则制度,确保法治理念有效落实。
(二)贯彻落实决策部署,积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坚持对重大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督办,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与重大业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严格贯彻落实《2024年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文件精神,对标职责,精准发力,全力推进人社领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化人社领域“放管服”改革,动态调整行政权力事项,优化各项行政许可审批服务。进一步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督机制。
坚持依法依规决策,充分利用好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为依法行政保驾护航;依法依规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坚持行政行为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自觉维护司法权威,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
三、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行政诉讼复议案件不断增加,群众对自身利益维护的愿望和法律法规政策之间的差距日益明显,市场主体减少人工成本的意愿和员工利益维护的平衡点难以把握,给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带来压力和挑战。农民工欠薪问题频发,相关监管手段运用有待进一步提升。法治督察力量配备、专业能力还有欠缺,法治督察职能作用发挥还不够。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进一步强化人员法治意识
组织公职人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从理论层面铸牢法治意识,大力组织开展业务研讨、比武竞赛等活动,从实践层面历练丰富执法经验。进一步研究简化行政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和市场主体办成事、办好事,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
(二)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职责到岗、责任到人,遵循行政执法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原则,强化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错整改,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三)进一步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
大力开展专题讲座宣传人社法律法规,切实将普法宣传融入到各项业务工作和活动中。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广播电视、QQ群、微信群、公众号、电子屏幕等大众传媒进行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领域政策法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