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章婷 建议/提案号: 182
标题: 关于持续推进张謇文化传承,增强特色文化自信自强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战略部署,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清末状元张謇是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造福桑梓的先贤”“实业报国的典范”“地方治理的楷模”“近现代化的先驱”。张謇状元弃官回乡办实业,推动民族工业发展进程,南通被誉为“民族工业发祥地”。张謇创立的博物院、学校等多项获全国第一,南通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张謇实业报国实业强国、造福桑梓恩泽后代,被习近平总书记夸赞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与楷模”“爱国企业家的典范”。

  张謇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张謇是南通的,也是全国的;张謇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张謇是在商业领域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典范,是南通历史文化极为重要的一张靓丽名片。传播传承张謇文化,需统筹谋划、持续推进。

  一、注重张謇遗存修缮、管理、展示,加大保护力度。张謇祖籍为通州,出生地为海门,通州张謇张公祠、张氏宗祠等都留下了张謇的足迹,是珍贵的资源宝库。一是加强统筹,全面梳理、深入挖掘张謇历史遗存,坚持保护优先、规划先行,细化功能布局、业态定位,让更多历史印迹,串联起鲜活饱满的通州发展记忆。二是推进张謇文化特色展示区工作。通过展示,让张謇文化泽被当代、启迪未来。

  二、加强张謇文化的理论研究,持续提高知晓度。张謇不仅在实业报国、科技创新、回报社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政治、经济、工程、艺术、城市规划、交通、教育、文博等方面都建树颇丰。特别是他的社会治理理念、城市建设理念、教育理念、法制理念、生态保护理念不仅超前而且科学合理,在今天依然有深远的研究和借鉴价值。一是整合研究力量。进一步协调各方,联合高校、学术机构,借助专家学者,确定重点课题。开展经常性理论研讨、专题论坛。二是推进“名师带徒”计划,加快青年研究人才的培养。要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和空间,多角度多侧面,深入研究张謇精神及时代价值,推进张謇研究走向全国。

  三、突出张謇文化宣传,持续提升传播度。要以2023年张謇诞辰170周年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在通州主流媒体开辟张謇专栏,推出一批有深度的好作品,持续发布“通州好声音”。二是鼓励文学、演艺精品创作。以先贤张謇为题材,组织开展诗歌、散文、歌曲、摄影、小品、情景剧等文学创作和文艺演出。充分运用短视频、影视作品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张謇故事,传播张謇文化,弘扬张謇精神。三是推动张謇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联合学校等教育部门,深入开展“张謇故事大家谈”“謇言小课堂”等活动,激发青少年爱国爱乡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四、坚持文旅深度融合,提升城市知名度。要进一步放大名人效应,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一是创建张謇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增加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将张謇元素融入高品质的旅游景区、度假区、乡村民宿。二是将张謇遗存由点串线,打造多条张謇文化旅游、状元研学旅游线路。

承办单位: 主办: 文广旅局 协办: 宣传部(文明办);教体局
答复日期: 2023-06-30
答复内容:

章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推进张謇文化传承,增强特色文化自信自强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张謇“世居通州金沙场,后迁西亭,侨居海门常乐镇”,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其家族几代人在金沙、西亭生活,在通州的历史文化遗存较为丰富。 2020年11月12日,正在江苏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生平展陈,了解张謇兴办实业救国、发展教育、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情况。习总书记指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张謇的事迹很有教育意义,要把这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更多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受到教育,坚定“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为我们保护好、利用好张謇等先贤留下的文化遗存、弘扬和传承张謇精神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尊重和采纳您的意见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好文物本体保护。坚持把保护作为张謇文化历史遗存建设的根本,根据文化遗产活态特征,做好通州张謇文化历史遗存的真实性、完整性保护。在文物保护方面,张公宗祠、张謇祖居、张公祠为南通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日常工作重点是通过属地文保员加强文物本体监测及整体性保护监控,依法规范保护地带和控制地带内建设工程。在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方面,重点是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环境的整体保护,推动相关保护规划有序实施,延续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二)彰显张謇文化标识。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弘扬张謇精神传承,坚持“一单位一主题,一单位一特色”,共享发展经验、实现互利合作。区委区政府拨款1200万元,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准展陈”要求,邀请区政协张謇研究会参与指导,南通市建筑设计院进行建筑修缮设计,专业公司负责展陈设计。张謇祖居着力打造最能反映张謇青少年时代在西亭学习生活的文化地标,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着手展陈布置各项准备工作。张公祠定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展陈已经完成,周边环境整治工程正建设中,增加公厕和管理用房,提高张公祠周边生态质量,完美体现张公祠园区的整体游览效果,因地制宜打造张謇文化标识性工程。 

(三)弘扬张謇精神传承。习总书记称张謇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在张公祠公园(现玉兰园)内打造张謇精神长廊,提炼其精神实质,如“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国家情怀、“舍身饲虎”的当担精神、“虽千万人吾往之气”的执着精神、“尺寸行之”的务实精神、“不与草木同腐”的社会参与精神、“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学习不止、百折不挠”的精进精神,把张謇先生重要论述通过合适的形式展示,彰显其对今天发扬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启示,打造成通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企业家励志教育示范基地。近年来,我区教育体育系统,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成立通州区张謇研究会教育分会,深入推进张謇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深入开展“张謇故事大家讲”“謇言小课堂”等活动,开展“今天,我们向张謇学什么?”大讨论,内刊连续刊发相关研究文章,各中小学积极推动张謇文化研究、研学活动,张謇学校、西亭初中等学校依托张謇文化元素,强化张謇文化研究,打造文化特色。 

(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按照“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抓住张謇“企业家精神”和“文化教育”的资源特色,推动张謇文化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推进通州文旅融合示范性项目建设,推出张謇文化文旅融合精品线路。做大与通州湾、启东的张謇农垦文化体验旅游线路,让游客深度感受张謇文化魅力,做优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平台载体。 

南通市通州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3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