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曹沁 建议/提案号: 19
标题: 关于打造我区更高水平健康养老产业体系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根据市统计局的数据,我区去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逾35万,占全区总人口比例超31%,已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并且五六十年代人口基数大,而如今大量年轻人在外地就业,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还会加重。

  近年来我区聚焦养老服务短板,出台系列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基本构建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其中,我区目前建有以南山颐养中心为首的30家养老机构。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养老机构赢利状况普遍微薄甚至亏损。养老产业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更好的财务状况方能促进产业的发展。我区养老机构以政府举办为主,受客观环境限制,也难以通过市场化运作更多建设高端私立养老机构。许多农村老年人,家庭收入普遍较低。加之一些养老机构入住率偏低,财务状况更加堪忧。养老机构的质量与财政拨款或社会捐助戚戚相关。

  二是养老专业人才缺乏。由于劳动强度大、报酬低,工作环境压抑,许多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频繁跳槽改行,养老服务队伍并不稳定。大部分养老机构因养老服务收费较低,也难以提供更高的工资待遇。养老机构的管理人才也较为匮乏。也缺乏专职的医疗、康复、心理等高素质人才。

  三是城乡养老机构差距明显。目前乡镇老年人是我区养老机构主要面向群体,但是资源配置以及受社会关注度上乡镇养老机构与城区存在明显差距。

  为此,建议:

  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养老体系。科学编制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合理安排养老场所,做到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配套,满足全区不同层次养老工作的需求。

  二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引领民间资本进入,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化。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对养老机构的用地、资金、税收、审批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让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机制的运行中来;招引有实力的客商兴办各种类型、不同档次的养老机构,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养老服务。

  三要改造盘活闲置资源,推动乡镇资源整合。优化养老机构区域配置,避免养老设施资源的闲置浪费,改善乡镇养老机构硬件设施。

  四要完善服务管理。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与之相应的提高工作待遇,建立专业、稳定、热心的服务管理团队。

  五要在农村建设基层自助式、互助式养老服务设施。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留守老年人、失独老年人、分散供养特困老人等特殊群体的关爱帮扶。

  六要深度推进医养融合发展。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为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开通就诊绿色通道,确保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养老机构按规定申办康复医院、护理院,也可设医务站或护理站,提高养老机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将符合条件的养老内设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与养老机构深度融合。

承办单位: 主办: 民政局 协办: 卫健委
答复日期: 2023-06-30
答复内容:

曹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打造我区更高水平健康养老产业体系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结合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协办意见答复如下: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找准定位,不断探索,努力实践,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努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运作,基本构建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融合为方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使我区养老服务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区民政局推进方面 

)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养老体系制度。目前区民政局正与市民政局共同推进《南通市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22-2035年)》工作,委托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善。为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区民政局联合14部门出台《南通市通州区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清单》,重点关注经济困难的高龄、空巢独居、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群体,合理确定照顾服务的对象、内容、范围及标准,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覆盖全区、权责明晰、保障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二)加大扶持力度,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一是政策扶持。先后出台了《关于规范和促进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办法的通知》《通州区民办养老机构扶持政策考核评价暂行办法》《关于采取以补促改的方式推进民办养老机构火灾隐患整改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完善财政扶持政策的通知》,有效促进了我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针对居家和社区养老,又出台了《关于全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绩效考评办法的通知》,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常态化运营。 

(三)推进改革创新,工作体制机制焕发活力。一是通过“公建民营”实现养老机构运营方式创新。区政府投资1.6亿元建成通州南山颐养中心。南山颐养中心占地63亩、总建筑面积近4万㎡,设有床位800张,采取“公建民营”运营模式,成为南通第一家以老年病医院、护理院、颐养院“三位一体”模式打造的养老机构。川姜镇敬老院实行整体服务外包,引进经验丰富的养老团队,发挥公办敬老院资源优势,更好地服务老年人群体,相关经验被省、市媒体报道,成为通州养老市场的名片。2020年石港镇敬老院实施体制改革,由鑫汇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营,建立了权责明晰、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管理服务体系,使政府从直接服务转变到购买服务和监管服务上来,有效激发了供养机构活力,提高了管理服务水平。

二是通过“医养融合”实现养老机构服务方式创新。大力发展护理型养老机构,加强护理型养老床位建设,努力将各种医疗资源引入到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康复、护理、养老等专业化服务,满足住养老人的护理需求。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护理院、老年病医院等医疗机构,如南山颐养中心内设南山护理院、南山老年病医院,悦慈老年公寓内设悦慈护理院,鑫汇集团利用原福利院改造升级鑫汇护理院,刘桥镇新联卫生院内设护理院,石港镇利用四港小学原址建设四港护理院。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如川姜镇敬老院、平潮镇平东敬老院内设医务室,金沙街道、金新街道、兴东街道、先锋街道、东社镇、石港镇敬老院内设社区护理站,为入住机构的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护理服务。其它养老机构均就近与镇(街道)卫生医疗机构签订定向医疗服务协议。悦慈老年公寓医养结合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成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医养融合发展在通州养老服务市场得到成功实践。

三是推动养老服务连锁发展。引进连锁化品牌化专业养老机构,先后涌现出上海红星养老集团投资约1亿元改造的先锋红星养老院,设有养老床位达1000张;上海仁杏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投资4500万元建设的天霞护理院,设有养老床位350张。目前全区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数占比达到71%,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养老床位占比达到63.72%。 

(四)夯实工作基础,养老服务综合能力日渐提升。

一是“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作为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 “互联网+智慧养老”项目自2019年全面启动以来,不断拓展服务对象,持续提高补贴标准,常态化服务全区6万余名符合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城市“三无”、农村五保、经济困难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失智等老年人,全年预算服务费用达3400万元,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二是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全区14个镇(街道),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实现全覆盖,建成的标准化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正在推行按域内需求组织开展助餐就餐、短期喘息托养、助浴、助急和家政保洁服务。2022年金新街道改建全区第一家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2023年在全区3个街道新建或改造3家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金沙街道1家、兴东街道1家、先锋街道1家),在金沙街道、金新街道、先锋街道,建设3个社区助餐点。在镇(街道)改造提升12个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三是适老化改造集中实施。2020年至2021年,按照保基本、兜底线的原则,平均每户3000元补助标准,共为全区950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城乡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同时在完成重点对象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基础上将改造对象范围扩大至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对象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2023年我区在7个镇(街道)为400户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改造对象主要是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城乡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通过对老年人家庭生活环境和设施适老化改造,明显改善老年人的居家生活环境,较好缓解老年人因生理机能退化导致的生活不适应,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四是日常监管更加有效。为加快推进特困供养机构规范化建设管理发展,2021年出台了《关于推进特困人员供养机构规范化建设管理的意见》,对供养机构的主体责任、发展方向、建设标准、人员职责、医护要求等进行了进一步明确。 

二、区卫健委推进方面 

近年来,我委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坚持以老年人健康需求为导向,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一是推进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根据《关于推进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工作的通知》(通卫老健[2020] 9号)精神,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应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达60%以上,通州区现有三级公立综合医院1家、二级公立中医(综合)医院1家、二级公立医院4家,分别是通州区人民医院、通州区中医院、平潮中心卫生院,石港中心卫生院、二甲中心卫生院、刘桥中心卫生院,6家机构目前均已设置老年科。 

二是加强护理院及护理站的建设。我区现有6家护理院,共设有1554张床位,其中医疗床位675张,养老床位879张。在养老机构内现有6家社区护理站。 

三是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转型。大力鼓励医疗机构在医养结合、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方面先行先试,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向护理院转型。平潮镇卫生院照护病区启动运行。 我们在推进医养结合服务过程中,还遇到很多的困难。如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紧缺仍是工作开展的瓶颈;由于绩效考核的局限性、财政投入等问题,难以调动基层医疗机构转型的积极性;房产证、土地性质等制约了医疗机构转型发展的方向等等。

下一步,我委将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多方参与、政策支持”的原则,紧紧围绕探索医养结合发展的有效途径,统筹施策,多措并举,共同推动我区老龄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打造我区更高水平健康养老产业体系。 

通州区民政局

2023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