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吴卫兵 建议/提案号: 117
标题: 关于合理应对职业打假行为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近年来,消费市场持续规范,部分打假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打击违法行为,对于净化市场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当打假人在利益的驱使下,职业打假做成一种产业时,既恶化了营商环境,又浪费了行政资源,同时也使得一些企业不堪其扰,严重影响其正常经营。

  以我区职业打假较泛滥的川姜家纺城为例,截至2022年12月9日,接待处理各类投诉举报7336件,其中已标记的职业打假行为就有2680件,占36.5%。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实际情况更为严峻,川姜地区接待投诉举报日处理量20至30件,涉及职业打假行为占比50%以上。

  家纺产业是我区的支柱型产业,从业人员有40多万名,一年成交量超过700亿元。广阔复杂的市场催生了一大批家纺行业的职业打假人,他们通过口口相传形成了利益集团,通过投诉、举报途径获取利益,内容大多涉及商标侵权、违法广告等。这种行为极大挫伤了经营者信心,扰乱了合理的市场秩序。合理应对职业打假,提振家纺经营者信心,引导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犹为重要。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成立处理职业打假办公室。职业打假办公室负责汇总、整理、分析全区投诉举报,快速解决职业打假行为,处理人员通过高效规范化的处理模式来应对职业打假,形成一种规模化、集中化、专业化方式,提升处理效率。

  二、从法律和法理上寻找依据。人民法院、公安局、市场监管、法制办通过会商及学习相关职业打假行为案例,出台相关“职业打假行为规制性答复”等“地区释意条款”,对每一起职业打假人投诉举报材料进行审查后予以规制。

  三、建立职业打假信息监管系统。通过大数据判研,结合处理人员反馈,快速标记职业打假行为,对于合理要求依法处理,对于不合理的要求依据“地区释意条款”高效应对。

承办单位: 主办: 市监局 协办: 川姜镇
答复日期: 2023-06-30
答复内容:

吴卫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合理应对职业打假行为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年来,部分职业打假人通过钻法律漏洞牟利,对企业的轻微违法行为揪住不放,不仅牵扯了大量的行政和司法资源,而且严重影响了营商环境。 

2022年,区市场监管局接到疑似职业打假5330件,其中投诉1551件,举报3779件。涉及家纺4630件,食品248件,服装52件,其他400件。2022年疑似职业打假被行政复议16件,其中维持5件,终止11件。家纺产品类的职业打假内容集中在“极限词”等广告宣传、三无产品、假冒伪劣、产品质量、好评返现等。举报人以商家涉嫌违法为由,对商家进行投诉,同时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以此要求赔偿,甚至敲诈勒索。在没有获利的情况下,部分职业打假人会通过行政复议、诉讼、信访、申请信息公开以及向纪委监委举报等方式给行政执法部门施压,以期获得赔偿,压占了大量的行政执法资源,侵扰了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 

目前在职业打假的应对中,由于生活消费难以界定,认定职业打假人“非消费者”身份能否获得法院、司法机关支持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为有效合理应对职业打假,区市场监管局、川姜镇人民政府主动应对,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宣传引导、多部门联动协作等方式,进一步完善职业打假投诉举报处置。 

一是成立家纺城消费维权快速处置中心。近期,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联合川姜镇人民政府、家纺行业协会重点企业等单位,建立家纺城消费维权快速处置中心,中心由重点企业入驻,同时制定工作制度、流程图等,推动家纺产品消费纠纷高效处置,同时对职业打假进行分析研判、综合治理。目前该中心正在试运行中。 

二是建立投诉举报异常名录。区市场监管局健全信息监管平台,自动提示投诉举报人投诉和举报的次数,为甄别异常投诉举报行为提供了参考。对反复多次反映标签、广告等轻微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人进行登记管理,对疑似职业打假工单快速标记,落实异常投诉举报处置。建立“职业打假人”专库,对情节恶劣者整理上报,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职业打假非法牟利乱象。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经营者守法意识。紧扣“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主题,采取集中约谈、发送提醒函等多种方式,对平台内经营者进行普法宣传,强化企业自律意识。同时深入企业开展走访、座谈等活动,指导经营户开展自查,落实整改,一些明显的违法广告和虚假宣传明显减少。 

四是依法依规适用免罚轻罚清单。持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以事实为依据,严格遵守法定程序,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综合考虑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合理、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针对轻微违法行为适用《南通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首违不罚、免罚、轻罚和不予行政强制措施规定(试行)》给予免罚轻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是进一步规范投诉举报工作。区市场监管局严格规范投诉举报的办理,修订《南通市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工作规范》,依法依规定性,同时出台了依法行政提示、执法指南等,对职业打假人反映的问题全面答复,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和投诉的办理,并加强与司法部门沟通协调,统一处理意见。 

六是加强联动协作,提升应对合力。对涉嫌构成敲诈勒索、诈骗的行为,及时将有关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加强与信访局、司法局、法院、公安等多个部门的沟通协调,提前掌握诉求人的目的和意图,调取相关记录和证据,有信心、有底气、有准备地“特事特办”,通过典型案件起到震慑作用,维护市场正常经营环境。 

为合理应对职业打假,区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省、市级层面也将探索出台有效应对的指导意见,从政策方面进行规范,逐步遏制家纺行业职业打假行为。川姜镇人民政府将组织经济发展局、司法所等多部门开展会议,加强对职业打假的思考和研究,注重部门联动,组织镇宣传、司法等条线深度介入案件办理,积极主动应对牟利性职业打假,推动社会诚信建设。 

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南通市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