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袁裕忠 建议/提案号: 28
标题: 关于吸引和培养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大批新能源新材料高科技工业企业纷纷落户江海平原。加上近两年种植业农产品价格低迷、养殖业疫病较重,风险大,使得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农业企业更显劣势。从事农业受自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许多进入农业的年轻人纷纷逃离农村进入城市生活和工作。据统计分析,目前从事农业生产一线的员工年龄偏大,平均在六十岁以上,管理者也都是原来从事农业生产的中老年人。发展科技农业、现代农业,必须要有一支懂技术、善钻研、有知识、肯吃苦的年轻人挑大梁,使农业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建议:
  一招引人才。定期引进农业院校毕业生,在农企中发挥专业优势。
  二留住人才。对已经在农企中从事生产、管理的年轻人定期进行知识培训,以增强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决心和信心,在交通、住宿、保险、医疗、子女上学及其配偶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帮助,留住人才为农服务、献身农业。
  三在对从事农业的年轻人在职称、相关荣誉、待遇上给予照顾和帮助,使年轻人扎根农村,落户农村,为发展现代农业注入新鲜血液。

承办单位: 主办: 农业农村局 协办: 人社局
答复日期: 2022-07-11
答复内容:

袁裕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吸引和培养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商区人社局,现答复如下:

农村特色产业少、基础设施配备不足、农业生产效率低、务农收水平低,是当前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广袤的农村的确需要吸引一批有学历、有梦想、有情怀、有担当并愿意扎根农村的青年人才,带头实施农业新科技,开辟农村致富新路子,引领乡风文明新潮流,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进程。为提升农业农村人才知识水平,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吸引并能留住青年人来农村创业发展,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人才引进机制,吸引年轻人干事创业。

加强筑巢引凤,创设有利的政策环境,引导城市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鼓励更多外出农民工、退伍军人、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创新创业,共同投身乡村振兴。通过大力实施“归雁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鼓励回乡大学生、农村创业青年投身现代农业、农村电商等农村新型经济业态,为符合条件的青年提供地租减免、小额贷款利息减免等创业优惠政策,截至目前通州区鹏欣大学生创业贴息贷款共发放794万元,资助94名创业大学生;富民创业贷累计发放贷款13930.5万元,资助1099名乡土人才创新创业。接受三支一扶人员42人,有效地支援了我区农业生产,为我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生力量。

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乡土人才技术水平。

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分类别、分层次开设水稻绿色高产种植、畜禽高效养殖、果蔬绿色优质种植、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居环境、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培训班,每年免费培训3000人次以上,倡导农业从业者使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提高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积极引导通过网络团购、直播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同时改变传统经营理念,探索农产品保鲜、贮存等技术,指导认定绿色、有机食品,注册商标等,不断提升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训。每年遴选具有一定种养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加由农业农村部组织的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技能服务型等专项培训班。不断提升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等能力,引导农业经营主体,时刻关注市场行情,农业政策等,做好产业调整计划,提高抗风险能力。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培训,每年对区、镇、村三级农技人员进行轮训,安排年轻农技人员到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农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泰州牧校、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等农业院校进行脱产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农业技术水平,精通农业法律法规,熟知农业政策依据,增强为农服务水平。通过多年培育,不断提升乡土人才综合素质,打造一批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乡土人才大军。

按照人才成长需求,为年轻乡土人才提供“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乡土人才可参加岗前培训、技能提升培训、重点群体免费培训等各类培训。根据乡村特点、乡土人才学习规律,深入浅出,有针对性设置培训课程,切实抓好教学安排,通过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线上+线上”相融合的模式,确保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长”。为乡土人才提供免费创业意识培训、创业能力培训、网络创业培训。如在网络创业培训中融合最新的电商知识,包括创办网络的步骤、商品管理、店铺管理、营销技巧、PS技术等相关知识培训,提供创业政策讲解、答疑等环节,帮助参培人员“懂政策、会政策”,营造“想创业,敢创业、全创业、创成业”的深厚氛围。出台培训补助政策,参加农村技能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培训合格证书》后可按照《南通市通州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管理使用细则》享受培训补贴,截至目前人社部门共发放补助资金2739.4万元,18092人获益。

三、开展农村人才认定和评审,树立干事创业典型。

通过政策支持、人才评审、职称评定、大赛选拔等方式,充实乡土人才队伍,激发乡土人才热情。把“田秀才”“土专家”纳入区“510英才计划”政策体系,制定《关于加速建设人才高地推动通州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关于开展全省乡土人才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获国家、省市认定的“乡土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给予最高15万元资助,对获评省“三带”名人、能手、新秀的,一次性给予最高8000元奖励。根据国家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积极落实和实施乡土人才职称评审制度,对在乡村从事技艺技能、技术应用与推广、经营管理等工作的本乡本土人才,积极组织指导申报乡村振兴技艺师中、高级职称。截至目前,我区共有6人获省三带名人、15人获省三带能手、16人获省三带新秀称号,2人获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17人获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毛金芝红木雕刻制作室获评江苏省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

开展南通市新型职业农民标兵评选活动。我区从2016年开始,每年评选出职业农民标兵9名、优秀标兵2名。分别给予2万元、3万元的奖励,同时,由南通市农业农村局发放荣誉证书。凡被评为新型职业农民标兵的青年人才,可优先承包流转村集体土地、优先实施农业项目、优先享受农业政策福利。

开展乡土人才认定。对本地从事种植、养殖、农机具维修、农机驾驶、农产品加工的农业生产能手、农业经营能人和农业能工巧匠进行推荐认定。对40周岁以下并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乡土人才,可以推荐到村民委员会或者镇(街道)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被评为乡土人才的青年,在考录公务员或有关单位录(聘)用干部时,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予以录(聘用)。组织开展乡土人才职称评审。指导帮助乡土人才进行职称申报,让 “土专家”“田秀才”们也能评上乡村振兴农艺师、高级农艺师等职称,让乡土人才技术本领得到社会的肯定。我局将新型职业农民标兵和乡土人才全部录入乡土人才信息库,同时对这些乡土人才进行广泛宣传,让年轻人看到,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农业不再是贫穷落后的代言,农民也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从而带动更多人尊重乡土人才,加入到乡村振兴建设中来。

四、举措改善农村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扎根农村。

培育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先进村。围绕坚持典型示范、片区带动的建设理念,合理安排产业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型合作农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农路、农村污水处理、乡村旅游等空间布局。重点培育标志性的现代农业、农村特色产业、特色旅游、特色田园乡村等标志性典型村庄,打造出可观可感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23个,示范引领全区提升改造,不断缩小城乡差别,并且比城市更有特色。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项目区零星建筑物清理力度,推进土地连片治理,实现了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的良好规模种植条件。截至目前,我区建设高标准农田59.8万亩,吸引年轻人使用农业新科技、新装备来从事粮食生产,实现了农产品优质高产、耕地高效利用、全程机械化管理的农业生产新业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农村改厕、河道清理、污水处理、垃圾集中收集、乡村公路提档升级、道路景观、绿化、文化墙建设等,改善农村脏乱差的形象,逐步扮靓农村,切实提高农村宜居度。四是推进强村加油站建设。在金新街道、高新区、五接镇已建设3个村级加油站,为村民出行,又提供了一个实质性的便民措施。今后将会不断地增加村级加油站的数量,方便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当然也方便了前来投资的乡土人才。

大力提升乡土文化。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农村文化遗产遗迹保护力度。开展农民丰收节、葡萄节、好大米评选、最美庭院评选,让具有农村特色的乡土文化遍地开花,引导村民崇尚文明、弘扬新风,不断提升村民精神素养、文化追求。让年轻人对农村有浓厚的兴趣,有不一样的情怀,增强了他们的认同感、归属感。让留在农村创业的年轻人,沉下心、扎下根,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对涉农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培训,积极引导发展电子商务、乡村旅游、手工文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新产业新业态。鼓励年轻人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农业物联网项目等,实施高效农业、出口农业、农产品加工等,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积极吸引更多的规模企业入驻我区,让年经人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就业。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优先配置资金、土地等要素资源,完善园区配套,拓宽园区功能,加快提档升级,积极为年轻人提供创业阵地,发挥引领作用。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强化产业培育和岁月塑造,激发乡村旅游活力,推动民宿旅游发展,持续加大公共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回乡创业人才硬件吸引力。继续开展职业农民标兵评选活动,给予荣誉和奖励,同时做好宣传发动,鼓励和支持他们带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吸引年轻人来传承技艺,弘扬特色、振兴产业。

吸引和培养更多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还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扶持力度。给予他们创业资金贷款、土地流转、厂房建设用地、政策条约等方面的支持与倾斜。出台相应奖补政策,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要加大技术方面的支持,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他们科学规划,合理投资。还要解决他们的医疗、住房、子女教育、养老等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大对本土乡村人才的培育力度,对返乡的大学生村干部,要解决他们的待遇、身份、岗位晋升等问题,让他们踏踏实实地在故土上厚植情怀、奉献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