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陈云 建议/提案号: 239
标题: 关于开发科普研学旅游线路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当前,“双减”教育改革政策正在江苏地区深入落实,中小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走出课堂,走进各类科普教育基地、旅游景区,以“科普研学”为主题的旅游市场将迎来良好发展机会。

面对机遇,我区研学旅游市场存在着重游轻学、重知识轻探究、课程质量不高、深度不够等问题,在提升青少年科学兴趣、促进书本知识和科学实践活动深度融合、开发科普类研学旅行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且我区现无“科普研学”为主题的旅游线路。为更好开发区科普研学旅游线路,现提出建议如下:

一、支持申创工作。充分认识科普基地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重要作用,加大对我区重点景区申创国家级科普基地的支持力度,给予我区忠孝园、洲际绿博园、景瑞农业等富有科普元素的景区政策支持,推动景区深化拓展科普研学元素,通过申创国家级科普基地,增强我区科普游的品牌深度,助力通州旅游业做大做强。

二、加强合作交流。建立文旅、科研、科普教育、高新技术企业与机构定期合作交流机制,高质量提升科普研学实践方式,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科学教育资源的转化应用。加强对我区科普基地旅游元素、业态、服务等方面的深化拓展,将我区省市级科普基地打造为学生喜爱的“第二课堂”,最大程度的发挥科普基地的经济、社会、生态“溢出效应”。

三、深化共建共享。增强“文旅科教”资源共建共享意识,优化旅游业奖补政策,招引省内外优质文旅企业参与通州旅游业发展,开发拓展多元化研学实践线路,增强我区旅游线路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借鉴上海、苏南等旅游发达地区经验,以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在文旅队伍中培养一批优秀的研学导师力量,提高研学实践教育师资水平,进一步提升通州研学游的品牌价值和竞争力。

承办单位: 主办: 文广旅局 协办: 教体局、科协
答复日期: 2022-06-30
答复内容:

陈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开发科普研学旅游线路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双减”教育改革政策在江苏的全面落实,作为广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将知识教育和旅行相结合的研学旅游自然呼之欲出,研学旅游市场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面对机遇,我区旅游业着力深化文旅、农旅融合发展,在全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积极培育特色品牌的同时,进一步加大资源宣传推介力度,策划打造旅游精品线路,积极探索开发以“科普研学”为主题的旅游线路,通过研学,普及科学知识,培育思维能力,提升青少年科学兴趣,调动广大游客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

一、着力旅游资源深挖,培育科普教育基地

鼓励旅游景区注入“科普元素”,强化科普服务功能,使广大游客寓教于游、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忠孝博物馆、洲际绿博园、开心农场、景瑞农业等特色景区(点)作为载体在普及忠孝文化、世界珍奇植物、蔬果农作物栽培等领域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实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景区(点)申创省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目前,景瑞农业为亲子家庭、学校团客提供集绿叶菜科普、生产、销售、采摘等全方位蔬菜相关的研学体验,已创成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洲际绿博园建成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忠孝博物馆获评省级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开心农场获评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同时,我们积极鼓励景区提档升级,推动洲际绿博园创建国家级科普基地,开心农场创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提升景区对外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助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游的意见》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洲际绿博园、忠孝博物馆 等景区获评2022市级暑期精品研学旅行基地,列入2022暑期黄金假游旅游线路,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创造条件。

二、发挥文旅阵地作用,提升科普宣传效能

为加大旅游资源科学知识的普及面,惠及更多省内外游客。近年来,区财政加大了科普投资力度,全区建成专业科技馆(科普馆)14个,发放科普大屏开展知识宣传普及。各大景区根据自身特色各显神通,通过拍摄植物电视剧、制作科普宣传片、开设研学课堂、完善科普互动墙、科学设置解说牌和引导牌等多种形式向游客宣传普及,全力营造科普氛围。新建的400平米东社镇东平村科普馆开放后,游客可以全面了解农作物从种子种植、培植生长到成品收获全过程的科学知识,可谓风格独特,给广大游客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洲际绿博园拍摄《州洲绿之梦》电视剧,科学普及沙生植物特性及生长环境,深受儿童(游客)喜爱,引导儿童增强环境意见,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景区运用智慧旅游系统,给每棵植物挂上新的“身份牌”,游客通过一键扫描,可以精准了解各种世界珍奇植物的形态描述、分布地区、主要功能等信息;建成的绿博园古生物化石科普馆,用800多件化石标本向游客展示了古生代中生代到新生代地质时期的古生物的生存状况,游客能开拓视眼,增长科学知识,提升科研兴趣。开心农场与中小学校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开展学生春季、秋季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参与插秧、挖花生、摘玉米、捕捞鱼虾、动物喂养等农事活动,让广大学生体验了农事的辛劳,了解农作物的科学种植,真正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

三、打造科普研学线路,全力拓展旅游市场

针对旅游景区资源特色,鼓励洲际绿博园、开心农场所、忠孝博物馆、景瑞农业、圣果葡萄酒庄园等景区完善科普教育场所,加强科普研学课程的研发,因地制宜开设研学课堂,将本地蓝印花布、板鹞风筝技艺、葡萄酒酿造工艺、农作物水生栽培等融入课堂知识和游览途中,寓教于乐、游学结合,让孩子们通过学习考察、实地操作来了解科学知识。

为了更好宣传科普研学游,我们优化和调整《通州区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进一步优化了团队游奖励政策,积极接洽长三角优质旅行商,邀请来通踩点踩线,整合全区旅游资源,针对长三角不同层次客源需求,科学串联全区各大旅游景区,开发设计推出“研学度假游”“田园乡村游”等科普游线路,并制作线路宣传视频加以推广,同时,借力承办的市级“缤纷夏日·多彩通城”2022南通夏季游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宣传发布,深受暑期游学生青睐。

四、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提升科普研学水平

我们将联合科协、教育、学校、高新技术企业等部门与单位,建立文旅科教合作交流机制,高质量提升科普研学实践方式,依托通州文旅资源禀赋,鼓励文旅场所建立科普志愿站。加强景区科普基地旅游元素、业态、服务等方面的深化拓展,不断创新科普研学产品,培育多业态、多元化研学旅游产业体系,提升通州研学旅游的吸引力与竞争力。同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借鉴苏南、上海等旅游发达地区经验与做法,组织市民开展“万人游通州”“科普研学一日游”等近郊游活动,提升广大市民和游客综合素质。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旅游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