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邱训忠 建议/提案号: 12
标题: 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近年来,我区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新方法,优化配置,逐步缩小城乡、校际间差距,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如何引导教师潜心育人,进一步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
  一、主要问题
  1、教师管理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在编制、岗位设置与聘用及轮岗交流、人员经费、考核奖惩与绩效分配等教师管理机制方面尚不够完善,部分农村地区教师缺编问题较突出。
  2、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培养体系需进一步完善。部分教师素养相对薄弱,尤其是探究式教学的能力较弱,教学评价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培训虽较多,但缺乏与时俱进的标准和系统科学的设计;教师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现有各种培训如校本培训、名师工作室、网络培训、教研室讲座、集团内教研培训等,但内容多重复,教师普遍反映教学任务重,难以挤出时间参加。另外针对满足个性化需求和分层培养设计也不够完善。
  3、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和档案建设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在绩效分配中,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和师德考核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等方面有些学校流于形式;教师队伍建设的信息化支撑呈现散、慢和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二、具体建议
  1、着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均衡化。进一步完善教师交流制度,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偏远或条件艰苦学校流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配置逐步趋于均衡。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同学段学校生师比、岗位结构、骨干教师比例大体均衡。参与交流的校长、骨干教师人数应该大幅提升。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出台扶持政策,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向农村相对倾斜。
  2、推进和完善教师评聘与教师权益保障制度。鼓励“区管校聘”“局管校聘”“校管校聘”多元模式,在部分学校试点设一定比例流动岗位,聘用其他学校、高等学校教师和知名专家。出台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推动职务聘任制改革,加强聘期考核,将准聘与长聘相结合,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试点教师经所在单位批准,开展多点教学并获相应报酬。引导艺体、综合实践课程建立兼职教师库,开展兼职教师岗前培训。为符合条件的兼职教师、急需紧缺人才申报相应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按“统筹规划、有序推进、优化结构、合理配置”原则,健全教职工编制、岗位设置与聘用及轮岗交流、人员经费、考核奖惩与绩效分配等管理机制。
  3、激励教师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规范教师学历继续教育。提高招生层次,中学教育专业以招收培养研究生为主;小学教育专业全部招收本科师范生、逐步提高教育硕士招生比例;学前教育专业提高本科层次招生,并设立面试环节考察学生综合素养和从教潜质。完善师范生定向培养,通过公费培养吸引优秀生源。落实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发展培养。出台政策激励中小学教师参加高学历进修,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对成功提升学历者给予一定学费补偿。完善职后培训体系,创新研训模式,加强培训需求诊断,优化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获得感。强化培训实践性,通过教学现场、跟岗学习等方式,提高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新任校(园)长上岗培训,可采用线上、线下跟岗实践和集中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新任校(园)长培训应在上岗一年内完成,培训时间要增加。
  4、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将师德考核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在绩效分配、职务职称评聘、岗位晋级中的比重。教师日常指导学生学习、创新实践、各类竞赛及开展“传帮带”等工作计入教学工作量,纳入年度考核。鼓励为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设立荣誉证书制度,鼓励社会组织对教师出资奖励,营造尊师重教新氛围。

承办单位: 主办: 教体局 协办: 编办、人社局
答复日期: 2022-06-16
答复内容:

邱训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建议收悉,经商区委编办、区人社局,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后出台《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推动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阶段我们将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扎实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通州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加大编制、岗位和聘用管理力度,切实解决城乡结构性矛盾。建立以区为主、区域调剂、动态调整的教职工编制管理机制,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根据在校学生人数合理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至少每两年核定一次。结合教育发展需求适当增加专任教师编制,重点向农村地区、小规模、寄宿制等学校倾斜。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周转编制专户,用于教师编制严重短缺又急需补充的学校补充教师。精准施策,提升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力度,推进制度落细落实,积极探索实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定向设岗、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通知》(苏人社发〔2020〕152号)精神,提高农村学校中高级岗位比例,拓宽教师专业发展和岗位晋升空间。

二是加大教师交流和新教师补充力度,优化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机制,强化教育体育局对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统筹管理。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度,全面推行城乡学校组建教育集团,健全教师支教、援教、走教等交流机制,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教师按照每年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15%的比例进行交流,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将同类学校高级教师和骨干教师比例差异系数,作为考核各校教师交流轮岗执行情况的重要依据,并在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考核中做好结果运用。完善定向师范生培养工作机制,科学研制并合理提高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培养需求计划。继续抓住机遇,提早谋划和尽早实施每年的优秀教育人才(重点教育类硕士及以上)和教师招聘(重点本科及以上)组织工作,科学统筹补充计划,合理设置招聘条件,广泛宣传政策,加速职后培养力度。

三是加大专业技术资格和名优人才评聘力度,落实教师权益保障机制。根据新时代教育改革和教师发展的新要求,加大乡村教师职称政策倾斜力度,建立乡村教师职称评聘长效机制,坚持乡村教师评聘高一级职称取消论文、公开课等硬性要求。认真把好职称评审的指导原则,继续向一线优秀教师、乡村教师倾斜,激发活力,突出师德评价第一标准,重点考核教育教学能力和实绩,注重引领示范作用发挥。继续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评选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以上学术荣誉等须有2年以上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经历。在确定名优教师人选上综合考虑城乡学校之间和学科之间的均衡。支持职业院校开设特殊岗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兼职任教。

四是加大培训项目管理和现实需求设计力度,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建立健区、校两级培训体系。加强教师培训者队伍专业化建设,健全教师发展评价、培训综合评价机制,全面推进教师培训提质增效。继续开展好全区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需求调研,统筹推进校本培训、集团培训、区级培训和省市培训活动,进一步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加强新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的联系,合理运用线上、线下等培训形式,探索建立有区域特色的培训标准,努力提高全区教师和校长培训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充分利用通州区名师(校长)培养导师团、市区两级名师工作室、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工作坊)等平台,以农村学校教师为主体成员,定向培养农村学校的“种子教师”,努力提升农村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效促进区域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扎实推进教师继续教育,推进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效衔接,力争到2025年,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学历层次均达到教育现代化要求,为通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五是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管理力度,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生态。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思想政治、师德师风、业务能力培训,将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作为必修内容。强化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习,开发实施师德建设课程,推行新教师宣誓制度,深入开展“通州好老师”评选和“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实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健全失信惩戒机制和交流退出机制;加强治理师德失范专项督导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坚决从严处理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完善中小学校绩效考核办法、实施细则和激励分配机制,统筹绩效考核结果档次,重点向农村缺编学校和一线教师倾斜。

我局将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继续做好岗位设置、职称评聘、人才培养、教师培训等工作,不断健全内部人事管理制度,强化激励约束、建立竞争择优、能上能下机制,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效率,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感谢您对通州教育的关心、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