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 曹元元 | 建议/提案号: | 151 | |
标题: | 关于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的建议 | |||
建议/提案内容: | 城市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牵涉部门较多,工作内容庞杂,参杂多方利益矛盾,历史欠账让工作进一步艰巨繁重。与此同时,城市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制约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城市管理涉及多个部门,被动应对、突击完成的情况时有发生,管理方式缺乏前瞻性,管理意识有待加强。尽管设立了由区领导牵头、各部门组成的城市精细化管理部门,打造了制度规范、运行高效管理模式,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的联动协作。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常态化管理较粗放,城市管理各类问题时有反弹,如主次干道流动商贩经营不规范、垃圾随处堆放,小区内私搭乱建、破墙开店,秸秆焚烧现象屡禁不止等等,共性问题无法从根源上解决,不但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而且有损政府的公众形象,进一步给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了危害。 城市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用前瞻性和系统思维来全盘考虑,以城市管理实际情况为基础,突破瓶颈制约,才能稳步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就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现提出以下四点对策和建议: 一要理顺工作机制,构建齐抓共管格局。成立城市精细化领导管理小组,配足数字化城管设备,加强城市管理力量。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要注重对上协调和流程督导,开展城管业务培训,提高案件派遣准确率;住建、城管定期派专人入驻中心办公或跟班学习,及时处理本单位数字化城管的问题案件;指挥中心和属地加强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发挥整体联动效应,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要创新管理方式,形成信息共享布局。依托大数据平台,联合综治、融媒体等数字化资源,打通数据壁垒,打造大数据资源池,形成多网融合、信息共享的社会布局。最大化发挥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作用,全方位、全时段动态监控城市重点管理部位,协调各单位及时处理城市治理重难点问题,实现远程指挥部署。 三要提高执法温度,打造刚柔执法局面。针对屡劝不听、阻挠执法、暴力抗法等行为,敢于亮剑,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针对开展重点执法行动,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邀请新闻媒体,全程报道跟踪,及时公布处理结果,消除群众误解,争取舆论支持。针对弱势群体,耐心劝导,致力破解生活难题,不断提高执法温度,打造“刚”“柔”并进执法新局面。 四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民参与氛围。树立以人为本的宣传理念,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宣传方式,将城市管理工作与群众现实需求相结合,提高群众对相关政策法规的认识,强化群众作为城市建设主体的意识,引起群众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共鸣,形成群众自觉遵纪守法、言行举止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挖掘树立正面模范,深入曝光反面典型,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争取群众对日常城市管理工作的理解和配合。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城管局 | 协办: | 公安局、住建局、区域社会治理中心 |
答复日期: | 2022-07-13 | |||
答复内容: | 曹元元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关注。近年来,我区始终将“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的理念贯穿于城市管理全过程,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始终是通州城管人奋斗的目标,围绕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综合统筹协调,加强现代指挥中心建设 要充分发挥区城管委对城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城管办综合协调作用,理顺执法队伍管理体制机制,完善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加强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工单办理流程,对工单做到全流程跟踪形成闭环;积极组织开展业务学习培训活动,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工单派遣做到精准高效;严格落实疑难工单问题定期会商会办制度,充分发挥整体联动作用,推进疑难问题最终解决;加强与属地镇街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协调配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发挥大数据资源共享作用 根据省市智慧警务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统筹协调、统一指挥”的建设思路,按照“数据为王”的工作理念,由公安机关成立基础管控中心,加强各类数据的智能化汇聚,建立完善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机制,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基础工作质态。发挥好通州区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平台作用,高效利用各类视频监控全时段动态巡查监控城市管理重点部位;充分发挥“网格化+铁脚板”作用,加大网格事项清单中城乡管理事件类型的巡查发现力度,做好精细化城市管理的有效补充;定期通过网格员视频连线方式跟踪重难点问题处置情况,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重难点问题的协调解决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刚柔并济依法行政。以深化“厚植为民情怀,提高执法水平”主题教育和推进城管执法队伍“百日教育整顿”为契机,强化宗旨意识,树牢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理念,把文明执法、柔性执法、服务群众的“721”工作法贯穿于城市管理工作全过程,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同时,针对屡教不改、屡禁不止且严重影响市容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严格执法或开展联合执法。对阻挠执法、暴力抗法等行为,适时邀请新闻媒体予以曝光。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指导。组织全区城管执法人员分批开展“深耕为民情怀 锤炼实干担当”执法培训活动,通过常态化培训学习,提升城管执法人员政治思想觉悟、法律法规素养和执法业务水平。三是加强督查指导考核。加大对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力度,落实主体管理责任,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属地交办,并通过催办、督办等形式跟踪问题整改情况,提升镇(街道)城市市容环境管理水平。 四、强化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共同参与意识 一是充分利用相关新闻媒体、城管开放日、机关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学雷锋志愿服务、“大手拉小手,送法进学校”等形式广泛开展文明城市精细化管理宣传,营造“人人需要文明城市、城市需要人人文明”浓厚氛围。二是广泛发动江海志愿者,以深化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为抓手,在主要路口、大型商超等人流车流汇集或人员密集的地点开展文明城市宣传劝导活动。三是开展讲好“我身边的城管故事”为主题的城市管理典型人物评选和事迹展播,发挥城管正能量,树立城管新形象,引导市民共同参与城市管理工作。 五、多措并举齐抓共管,提升精细管理水平 一是开展城管领域专项提升行动。以文明城市长效管理为抓手,紧盯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和社会高度关注的城市环境,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施《2022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对占道流动摊点、出店经营、违章搭建和卫生脏乱、车辆乱停、违规修车洗车等问题进行整治,对农贸市场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二是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完善老城区内部主次干道,逐步改造不符合城市要求和已达到原设计年限的道路,进一步提升通行能力,在道路改造和维护过程中,同步实施景观亮化美化,完善城市绿化景观等功能,在沿街建筑、街头雕塑、园林景观带等注入一些现代化的、能突出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打造出城市的个性和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三是发挥网格员“铁脚板”的宣传作用,在日常巡查走访时做好城市管理地方条例相关的宣传教育,同时用好网格微家、宣传栏等网格宣传窗口,助力社会治理能力和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