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瞿菊 建议/提案号: 118
标题: 关于解决我区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医师紧缺问题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卫生与健康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健康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专门部署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一系列重要举措。

但对照上级精神,由于临床医师培养周期长,加之基层医疗机构医师收入偏少、进修机会少,导致新毕业的医疗专业方面的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来,目前我区的中心卫生院临床医师断层是普遍现象,临床医师年龄老化,已经严重影响正常医疗救治秩序。加之自新冠疫情开始,临床医师的任务加重,加班加点成常态化,除常规科室排班,增加了发热门诊、预检分诊、隔离点医疗保障、疫苗接种保障等任务,导致医师紧缺问题凸显,因此加强临床医师的培养和引进成了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也是我区医疗事业维持并发展必须之举。

针对上述情况,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吸引人才。大力招收录用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对毕业后愿意留在我区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从事临床一线的学生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补助,把有限的编制留给临床一线人才,可参考我区定向医师培养的相关政策,从源头上解决临床一线人才缺乏的问题。另外,由人事部门牵头切实解决区外人员调入区内相关手续问题。

二、留住人才。坚持以人为本,用好现有人才的关键是健全医疗人才保障机制,在子女上学、就业等方面提供一定的便利。同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保障下乡人员补贴持续发放。

三、内部交流。参照2021年区教育系统的中小学教师交流工作形式和原则,在医联体内推进医生轮岗常态化、制度化、公开化。加大区级医院临床医师向基层医疗机构的流动度,在职称评定和管理层提拔任用时,优先考虑参加过基层轮岗的医师。对于在基层工作的优秀人才,提供到上级医疗机构上挂的工作形式,以得到业务上的提升。

承办单位: 主办: 卫健委 协办: 编办、人社局、教体局
答复日期: 2022-06-30
答复内容:

瞿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我区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医师紧缺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深入推进“健康通州”建设。以实施“人才强卫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基层医疗单位人员尤其是临床专业医生普遍不足、人才引进困难等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已经制约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亟待解决。为此,您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纳,重点从以下三方面推进:

一是大力引进卫生人才。做好招聘计划编制。结合基层医疗机构事业发展的需要,编制年度招聘计划时,优先向基层、向临床医学专业倾斜。2022年区政府核批卫技人员招聘计划147名,其中核批临床医生计划127名。优化人才招聘流程。对招聘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人才,简化程序,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对连续两次以上公开招聘仍未招聘到专业技术人员的,降低开考比例。继续实施订单定向免费培养。每年安排定向培养大专、本科医学生计划40名左右,毕业后安排到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2022年核批定向医学生培养计划37名,其中临床医学专业20名。2022届定向医学毕业生24名,其中临床医学毕业生13名。

二是不断完善人才保障机制。(1)积极落实上级各项薪酬待遇,加大对医疗机构的基药补助。为保障医生劳动报酬,确保医疗机构正常运行,截止2022年医疗机构基药每年的补助盘子达到2.77亿元。下一步卫健委将会同人社、财政部门,研究并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通州区基层医疗单位绩效工资政策的实施方案》,适当增加基层医疗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对收支有结余的单位,予以再增加绩效工资量。(2)优化人才的发展环境,帮助人才解决家属安排、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我区在近几年的招生办法中均明确引进人才子女可以申请到城区学校就读,具体办法为:本区引进的国家顶尖人才和在通州工作的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人才和落户本区的创新创业获得省市区级资助项目人才的直系子女。另外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医务人员直系子女也可申请到城区学校就读。(3)为着力缓解医疗卫生单位卫生高层次人才、紧缺岗位人才和基层卫生人才短缺的突出矛盾,区卫健委根据南通市卫生人才引进培养相关政策,借鉴周边地区做法,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人才引进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讨论稿)》,针对引进不同类型人才给予相应奖励,在职人员能力提升依据不同项目给予相应奖励,重点学(专)科建设建成后给予相应奖励。相关内容已经与区人社局、财政局等部门进行了初步沟通,区政府办公室近期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专题会商。

三是强化基层卫生人才培养。(1)培训实用人才。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入职的本科、大专临床毕业生分别进行为期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2年的全科(助理)医师规范化培训,做到应培尽培。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选派年轻医务人员至上级医疗机构务实进修,促使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的提升。(2)助力人才交流。统一调配医联体内医疗资源,发挥现有医疗资源的最大使用效率,实行卫生人力资源共享共用。医联体牵头单位根据基层单位疾病诊疗需求情况,定期或不定期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派遣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进一步提高基层慢性病诊疗、急诊、儿科、中医、护理等医疗服务能力。严格执行“县级医院青年医师在晋升中级职称前,要到乡镇卫生院累计服务满一年”的规定,着力推动上级医院优秀卫技人才下沉。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并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