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 杨靖岚 | 建议/提案号: | 256 | |
标题: | 关于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中心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
建议/提案内容: | 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中小企业更是国家经济发展之基石,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各行业小巨头更能够增强综合国力。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扣创新智谷建设,深入对接上海,培育发展新动力,激发创新新活力,营造创新新环境,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但我区中小企业尤其是传统优势行业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科技局 | 协办: | 发改委、人社局、金管局 |
答复日期: | 2022-06-21 | |||
答复内容: | 杨靖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中心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创新工作机制,围绕高质量考核精准发力 自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实施以来,科技局通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建立了局领导分片包干机制,把14个镇区园街道分成四大块,挑选能力强,素质高的党员干部组成工作指导队,下沉基层一线,深入推进,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是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局领导由分管一条线变成统管一个面,综合指导能力得到加强与提高;二是进一步激发了各片区的“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不仅有局内部的竞争,也有各镇区园街道的竞争,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三是进一步融洽机关基层关系,到基层一线,不光是检查督导,施加考核压力,更是指导帮助,共同分析原因与难点,一起解决困难与问题。 强化科技工作保障,高规格组建科创委。为进一步优化科技管理机制,统筹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了区科技创新委员会,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科创委主任,办公室设在区科技局。区科技局按照体制调整要求,协助科创委抓好各类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有效保障全区科技创新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二、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推动高新产业稳健增长 全区累计申报高企271家,全年认定105家。高新产值稳定增长,全区高新产值占比达到42.33%,超过市高质量月度考核指标0.86个百分点,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价510家,完成率全市第一。 1、突出政策引导,进一步提高高企培育奖励力度。贯彻落实南通市创新发展大会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政策意见》文件精神,出台了《通州区推动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装备及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建设“通州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符合产业领域要求且已入选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 2、强化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高企培育能力提升。举办高企申报培训会,邀请各类专家对高企申报业务、企业研发费会计科目设置等业务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参训总人数超300人,培训取得良好效果;邀请相关领域的高企评审专家,为我区高企申报材料进行了审核把关,指导企业提高申报材料质量;加强对科技中介机构的管理工作,对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了总结表彰,提高了科技中介服务水平。 三、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引导企业研发投入持续扩大 坚持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着力推进企业原始创新。鼓励企业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合作开展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前瞻性技术研究。组织申报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2项,组织规上企业申报南通市企业研发准备金及研发项目备案73家。全年申报两批南通产业创新“接榜挂帅”攻坚计划项目共14项。通过奖励措施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研发投入的引导,积极宣传并配合税务部门落实企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政策,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达到368家,加计扣除额达到11.1亿元。研究制定出台了“通州区科技型企业研发费用奖励实施办法”,企业对研发投入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去年全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69%,超全市平均2.56%水平,增幅列全市前一。 四、推进科技金融,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通过召开“科技金融工作推进会”加大对苏科贷、科创贷工作的推进力度,召开“科技金融产品推介会”加大了科技金融政策的宣讲,进一步营造科技金融扶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浓厚氛围。新增苏州银行为“苏科贷”合作银行,合作银行达到5家。金融机构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也是不断提高,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2021年度苏科贷为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放贷9930万元。区科创贷管理办法制定并发布,通过遴选方式确定了3家合作银行,科创型企业库入库企业增加至25家,目前已为江苏濠汉、乐尔环境科技2家企业放贷2000万元。山口精工、沃太能源、江苏濠汉等3家企业入选江苏省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计划。 五、加速成果转化,构建校企互通快车道 1.技术合同交易额逆势而上。全区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50亿元,列南通市第一位。以推进考核指标为契机,加速我区科技成果转化,我区被授予“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南通分中心通州工作站”。 下达28.2万元的技术转移奖补资金,提高企业登记合同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我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2、政产学研合作提质增效。一是项目全面开花。去年全区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30多项,合同金额4500余万元,其中沪通合作项目12项,苏南地区项目32项。二是活动内容丰富。年初,我们征集企业最新技术需求100多项,并根据实际情况,举办相关产学研精准对接活动。举办并组织企业参与各类产学研活动18次,专题举办南通州-长沙校企合作对接洽谈,全年邀请浙江大学、江南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20多所高校的50多位专家参与对接,涉及企业100余家,发布成果及需求200多项。三是加大补助力度。根据市、区科技创新奖励政策,指导企业申报南通市级产学研经费补助项目56项,补助金额1000余万元;组织48家企业申报区级产学研合作项目经费补助,下达区级补助经费160多万元。 3、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增长迅速。新增9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到期的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验收。指导1家院士工作站、2家科技公共服务平台、5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成年报填报。完成1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评估、100家企业入库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平台等工作。 4、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明显。江海电容器、山口精工、华宇印涂3家企业的项目获省成果转化项目立项,海星电子、通达动力、甬金金属3家企业的项目获得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立项,项目立项数全市领先,预计获得省、市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超4000万元。同时,江海电容器、江苏宏德特种部件2个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5、科创与人才项目再创佳绩。我区认定14个科创项目,超额完成任务,被授予“南通市科创项目考评上半年先进单位流动红旗”。目前正在开展下半年科创项目申报认定工作,预计我区下半年申报数19家。我区25家企业通过科创型企业复审及认定,总数居南通第一。加快集聚创新创业人才,立项省科技副总15人。协助区委组织部做好省双创计划7个项目答辩、昊石新材料科技南通有限公司立项省双创团队。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注,希望您一如既往地支持关心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此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努力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