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韦堂军 建议/提案号: 26
标题: 关于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促进医疗公平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大力推进与民众医疗需求的提高,尤其是广大民众对健康养生需求的增加,对医疗体系结构的完善更加迫切,对于各种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公平利用是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所在。满足群众的高效、便捷、精准的医疗需求,所涉及到的因素很多,确有我们进一步思考的必要。

一、我区医疗资源配置的存在问题

笔者在医疗行业工作多年,发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城乡医疗资源严重不平衡。城乡之间医疗资源差别较大,百姓对于医疗资源的需要,往往都是想要找到所谓“专家号”看病,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专家是较少的,甚至连基本的医疗诊断都有失专业水准,专业知识不够,造成百姓的疾病误诊或者耽搁病情,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给后期治疗带来的负担也是较大的。城区的医疗资源相对丰富,但是诊疗费用对于城镇居民来说,承受度不同。

2.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够好。医疗资源需要一个成长周期,城市的医疗专家往往需要数十年的培养。面对广大民众需求的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也需要足够的时间才具有较好的诊疗知识。这方面,我们对于自身医疗资源的重视培养是不够的,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本都是寄希望于外面的“专家”过来义诊,对于自己的的医务人员培训不够,并不能成长自己的医疗人才,甚至认识不到自身的人才潜质。

二、几点建议

基于这些医疗不平衡,我们在抓好医疗法律法规落实、禁止非法医疗的同时,在现有医疗资源下如何做到尽可能合理利用,实现医疗资源该有的价值,为民众争取到更加合理公平的医疗环境,值得广大中高级知识分子思考。在此建议:

1.城乡医务人员互通往来。城市医疗资源丰富,医务人员水平相对较高,医生诊务繁忙,但是也要认识到,存在医疗资源重复、沉积的问题。区、镇卫生医疗单位,专业人才欠缺,水平不足。为此,当互通有无,中医院、人民医院当派遣医务人员至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巡回就诊,并且形成常态化模式,缓解镇医疗压力与诊疗水平不足的问题,给乡镇民众提供就近的高水平医疗,为民众带来切实的好处。同样,村、镇医疗人员也将常态化至上级医院做培训,提高专业诊疗水平。同时为医疗知识的传播做好纽带工作,将科学的医学知识带进村镇。

2.重视医疗人才的培养。区、镇医疗单位要重视医疗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年轻医疗人才培养。年轻医生不要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花在搞行政工作上,甚至很多年轻医生只知道请客吃饭拉关系,根本不专注业务学习。这是区、镇医疗单位广泛存在的现象,自身诊疗水平有待提高,在一些非专业工作中奋斗时间过多。医疗单位需要认识到这个问题,如果年轻人都不再学习专业知识,科室是不可能有前途的,只能每次都寄希望于请专家来院做客。

3.民间医疗政策张弛有度。广大民间确实存在医疗人才,他们有自己的绝活,广大上级医院专家需要高额费用才能治疗的病,民间医疗技术有可操作空间。鉴于此,应当适当灵活对待所谓专家与乡村医生。当然,民间医疗存在诊断缺失与药物蓄积中毒的案例,当适当引导培训,避免有毒药物的使用,规范有毒药品的销售。上级医院专家,当不耻下问,了解民间医疗的有效性与局限性,积极挖掘,合理利用,为患者服务。

承办单位: 主办: 卫健委 协办:
答复日期:
答复内容:

韦堂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促进医疗公平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医疗卫生事业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长期以来,区卫健委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人民健康”摆在首位,致力于构建科学有序的就诊体系。您的提案对我区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性意见,现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推进。

一、重点推进医联体建设。组建以区人民医院、中医院为龙头,中心卫生院、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纽带,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医疗联合体,通过龙头医院委派业务骨干到成员单位,以专家坐诊、临床带教、业务培训、项目协作、开设联合病房、名医工作室等方式,通过传帮带,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人才在慢性病诊疗、急诊、儿科、中医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同时在医联体内部加强人员流动,安排基层医疗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培训与进修,提高基层人员的医疗能力与水平。

二、加大基层医疗投入。我委将积极推进平潮中心卫生院、东社卫生院、西亭卫生院、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的异地新建工程,提高基层的医疗条件,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三、加强医疗人才培训。我区对新招聘的本科、大专毕业均安排到通大附院或区人民医院进行2-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高新录入人员的医疗能力与水平。同时在平潮中心卫生院设立了基层卫生人员实训基地,以全科医疗和公共卫生“三基”培训为重点,为基层培养复合型卫技人才。

四、鼓励继续教育。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和学术交流,务实进修等形式,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

五、挖掘民间医疗人才。对具有相应医师资质的人员,在某些疾病治疗方面的专长予以正确引导,规范其诊疗行为。充分挖掘我区中医确有专长人员,参加江苏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发挥中医药在医疗方面的作用。

最后,感谢您对我区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并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