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方启领 建议/提案号: 144
标题: 关于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民营经济是通州经济的支柱和基础,近期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南通市通州区第十三届二次会议,为全区明确了2022年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家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而国与国的竞争最主要的方面就是经济的竞争,竞争的主体就是企业,实现通州区委、区政府的奋斗目标,民营企业责无旁贷。为此建议进一步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一、摸清情况优服务。长期以来,民营企业一直是我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为国家和社会创造过巨大财富,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疫情当下和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不断打压,国际国内两大市场有效需求疲软,经济稳固回升势头不见明朗,尤其是自去年以来,国际国内原材料价格飙升,供求矛盾突出,企业成本明显上升,利润大幅下滑,民营企业发展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对我区各类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及时了解掌握各企业规模、产品结构、生产销售等情况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亲企、重企、护企、安企的服务环境,真心实意为他们提供人性化和亲情化服务。对符合我区产业发展政策、能带动促进我区经济发展的好项目,要采取灵活办法,及时为企业上门服务,解决问题,要在税费上交,水、电气供应等方面为企业减负减压提供政策支持,帮助民企走出困境,发展壮大。

二、改革创新出政策。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致力用足用好本地资源,充分发挥本土规模企业的引领作用。积极构建以本土规模企业为龙头、产业链为载体的龙头企业+上下游关联企业的产业链,加快区域内企业资源共享,补齐短板,共同发展。区政府要积极作为,主动参于,充分发挥帮助、指导、沟通、协调的渠道作用,并制定出相应的配套扶持政策。  

三、关心保护促发展。要切实保护好、关心好民营企业的合法利益和权利,积极建立更加和谐、平等、高效的执法检查环境;尊重和重视民营企业,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正确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于到我区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为建设“强富美高”新通州作出更大的贡献。

承办单位: 主办: 发改委 协办:
答复日期: 2022-07-06
答复内容:

方启领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所提建议很有见地,十分感谢,现答复如下:

通州区2021年民营经济总体发展情况,全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户数、私营企业注册资本累计分别为109804户、33691户、1811.2亿元,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26468户,新增私营企业户数14103户,全年新增私营企业注册资本465亿元。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幅17.8%。全区固定资产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1%,引进投资额超千万元以上市外民资项目69个,注册资本68.8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个。

一是加大民营企业培训力度。组织区内规上工业重点企业家参加张謇企业家学院10批200家,切实发挥出张謇企业家学校在培训民营企业家方面的独特作用,并组织华新环保、格雷特、江华机械、广州丰纪源实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接受“争做‘张謇式’企业家”——南通优秀民营企业系列访谈。组织全区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南通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研修班,认真组织区民营企业参加南通市服务机构每月培训,组织重点企业参加市工信局“企业跨区域开展创新合作、产业协作、拓展市场”座谈会,组织25家企业财务负责人参加南通市“汇缴季企业的全税种涉税风险体检公益知识讲座”,引导企业家转变思维、拓宽思路,帮助企业家提升管理能力、营销能力。

二是强化民营企业走访服务。今年4月份以来,按照《南通市领导干部挂钩服务企业工作方案的通知》总体部署,我区开展了挂钩服务企业活动。区四套班子领导带队,部门科级干部全参与,区镇联动、部门协作,深入全区规上企业、重点建筑企业、服务业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并形成了通州区“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惠企政策汇编(二),按照“一带去,三带回”工作要求,发放给各类企业,及时宣传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各项政策举措,推动减税降费等相关惠企政策落地落实,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截至目前,共梳理出企业需求271条,其中,技术改造类150条,科技创新类91条,上市融资类30条。

下一阶段,区发改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区委部署要求,围绕“通州区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扎实推动我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3月21日,出台《通州区2022“营商环境提升年”实施意见》及《“万事好通、周到有解”通州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举措66条》,相关部门配套出台了专项提升行动方案。推进市场准入“一照多址”“一件事一次办”,积极推进开办企业全程无纸化、不见面,全面推进住所登记承诺制,企业变更登记实现“一次办”,3台市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投入使用。推进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跨省通办”,全流程优化“供电、供水、供气”等服务事项,将“供电、供水、供气”申请表“三表合一”,申报程序全面嵌入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环节。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出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前延”服务工作方案、一般社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试行办法、社会投资低风险项目审批服务简易管理实施方案。创新推出“预先审、容缺办、承诺制”项目审批模式。优化“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服务,增设涉税企业服务专窗,推行土地首次登记“缴费完税”“零材料”即发证,推行一般社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对符合要求的项目,提前启动预审。

二是持续完善民营企业服务体系。继续发挥好区民营企业服务中心广泛联系民营企业的优势,加强部门间的合作联动,及时回应民营企业诉求,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优化服务平台,增加服务频次,提升服务水平,坚持把服务活动开展作为服务民营企业的主要方式,定期联合服务机构组织开展服务企业活动,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产业倍增、小微工业企业列规增收等系列专项行动,倒排序时、抢抓节点,实施“挂图作战”,逐旬逐月跟踪指标进度,及时对标找差、传递压力,按序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促进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是持续加大民营企业培训力度。邀请专家面向全区民营企业服务平台机构,开展民营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能力提升培训,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加强民营企业管理水平多轮培训工作,坚定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组织企业家和创业者学习新常态下组织推进工业经济的新理念、新思路,为企业家和创业者提供实用有效的培训与管理咨询解决方案;组织企业参与各类产业协作配套对接会,为企业供需双方提供对接平台。组织重点企业家到先进地区学习发展总部经济、服务制造化、智能制造、做大做强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

四是持续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一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效放宽民资准入,积极培育江苏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培育一批融合创新示范企业,培育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实施专精特新战略。强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鼓励支持民营经济“个转企”、“微升小”、“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三是实施智改数转,全面促转型提成效。做优做强实体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启动“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聚焦打造骨干企业典型示范、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链群协同升级、提升园区数字化水平、加大诊断服务力度、深化应用场景推广、加速智能硬件和装备突破、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严格工业信息安全要求九大重点任务。力争通过三年时间,确保实现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新上项目应用智能化和数字化生产管理体系全覆盖,实现全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制造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四是鼓励民营企业积极与在苏高校、科研院所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共同承担重大科技项目,以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方式提升自身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不断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切实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我区民营企业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五是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大力弘扬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精神,引导企业家树立崇高理想信念,自觉做爱国、诚信、守法的表率。大力弘扬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精神,引导企业家对标国际国内先进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创造性地导入先进理念、先进模式、先进管理,敢闯敢试,争创一流企业。认真宣传和传承习总书记提出的“张謇精神”,努力培育一批“张謇杯”杰出企业家,加强对优质企业、优秀企业家、示范项目重点宣传、跟踪报道,有效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重、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民营企业工作的关心,并恳请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工作,对我区经济工作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