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华刘军 建议/提案号: 35
标题: 关于“双减”政策实施后确保中小学师生午休时间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2020年9月,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落实,作为其配套的“延时服务”工作在中小学全面开展。据不完全统计,无论城区学校还是乡镇学校,参与延时服务的学生都接近100%,参与延时服务的老师平均每周增加4-6课时。这是通州教育部门严格贯彻上级工作要求,深刻领会“双减”政策精神,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为民办实事举措,解决了老百姓接送子女难、辅导作业难等现实问题。
  作为工作一线的老师,亲历了“双减”政策实施前后的对比,发现“延时服务”的开展与教师每日8小时工作时间,以及学生在校不得超过6小时的教育部规定有明显的矛盾。就拿通州本地的小学来说,“延时服务”实行前学生到校时间为早上八点左右,下午放学时间在三点半至四点之间,学生在校总时间为7-8小时;“延时服务”实行后到校时间还是八点左右,下午放学时间却延长至五点至五点半,学生在校总时间达到至少9小时以上,这其中还未计算8点前的各校规定的晨读时间。超长的在校时间导致大部分老师产生职业倦怠和过度劳累,也导致很多学生没有真正感受到“双减”政策带来的学习负担的减轻,反而是越减越重。
  可能有人会觉得中午的时间小学生和老师可以休息,但事实却非如此。11点多下课后,城区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在教室用餐,大概12点前用餐完毕,打扫结束。稍作休息,午习课就开始了。各校午习课安排大同小异,不是开展课外阅读,就是完成学科作业,但也不排除非常负责任的老师讲课。总之,从12点到13点之间的一个多小时,学生和值班教师是没有休息时间的。
  开展“延时服务”的同时,怎样保护好师生的身心健康?这是关系千家万户的重要课题。我以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不折不扣地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如果能强制中小学师生午休一小时,让师生能在超长在校的中途,得到身心的些许放松,这是惠民之举。对师生身体的好处,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对此建议:
  1.由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规定中午12点至13点为中小学师生午休时间,严禁占用,可与师德师风挂钩。
  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空教室或现有教室的空余之地,学生自带铺盖,舒舒服服躺睡一小时。条件不允许的,学生自带可趴在桌上午休的神器。(如果教育主管部门能对午休神器统一设计,并由财政统一购买,将成为通州中小学校“双减”背景下的一道靓丽风景。)
  3.在财政允许的情况下,上级部门应给每个教室安装空调,确保极热或极冷天气学生能正常午休。

承办单位: 主办: 教体局 协办:
答复日期: 2022-07-11
答复内容:

华刘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双减”政策实施后确保中小学师生午休时间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双减”实施以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双减”的目标是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高度关注,就您提案内容,答复如下:

1.充分保障学生睡眠时间,对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学生睡眠时间、作息时间及睡眠质量监测等都作明确要求,因此,各中小学要严格执行通知要求,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2.进一步协调统筹,加大投入,视实际情况给教室安装空调,保障学生有适宜的学习环境。

3.指导各校科学制定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好学生的学习与休息时段。

4.鼓励各校因校制宜,在学生午休操作中个性化实践。

感谢您对通州教育的关心、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