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九三学社通州区委员会; 建议/提案号: 009
标题: 关于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南通部署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农业改革创新的科学思路,是农业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是“十三五”农业提质增效的现实举措。策应南通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加快通州农业现代化进程,不但是我们面临的挑战性任务,也是我们肩负的历史性责任。通州作为南通市所辖农业大区,如何作为,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与积极践行。

\r\n

    一、科学研判当前农业的特征

\r\n

    新世纪以来,通州农业经历了“十五”期间的农业结构调整阶段、“十一五”期间的高效设施农业发展阶段和“十二五”期间的产业化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传统农业提升和现代高效农业渗透、并行与叠进的过程,实现了结构调整、项目建设、设施提升的三个突破,农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就。时至今日,通州农业表现出以下特征。

\r\n

    1、基础条件的差别化

\r\n

    现阶段的农业处在转型发展期,传统产业需要提升与增效,现代农业需要拓展与提档,这种混合型和多种经营的农业,既需要与传统产业提升相适应的区域化的、战略性的、完备的基础设施,又需要与现代农业提档相适应的个性化的、突破性的、先进的物质装备。

\r\n

    2、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r\n

    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服务组织、种养大户等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猛发展,渗透了农业产业的各个环节,也给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成为现代农业的实践者、先行者、引导者。

\r\n

    3、产品的市场化

\r\n

    通州多门类农产品不仅挺进了国内城市的知名批发集散市场,也进驻到门店超市等大型零售商业企业。一些蔬菜产品通过加工出口企业,走向了国际市场。产品的市场化意识和产品的商品化率前所未有,日趋成熟的市场化农业为农业转型升级提出了终极要求。

\r\n

    4、行业类别的融合化

\r\n

    农业产业化建设,密切了不同行业的关系和合作,农业行业间的渗透与融合,使得农业功能从生产领域发散开来,实现了农业的“接二连三”,丰富了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培育壮大了一批农业新兴产业。

\r\n

    5、服务方式的专业化

\r\n

    一方面,农业产业规模的扩大,构建为农业经营主体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成为一种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发展壮大的专业化服务组织,有能力提供市场化服务,将部分劳动从经营主体中剥离出来。公共平台和专业服务团队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载体和独特力量。

\r\n

    只有充分总结、分析和研究当前农业的特征,才能掌实情、施准招、见成效。

\r\n

    二、积极策应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r\n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的根本目的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因此,必须分析农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农业发展需要依赖的不竭动力,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r\n

    1、要充分挖掘群体潜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需要政府政策引导与行政推动,需要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探索与示范带动,也需要涉农部门的全力配合和广大农户的广泛参与。一方面,除农委外,农工办、农业资源开发局、农机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财政局、国土局、发改委等部门具有现代农业发展相应的指导、协调、监督管理职能,因此,各涉农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统筹规划、政策利用、瓶颈破解等关键环节上密切配合、协同发力,为农业发展营造发展环境。

\r\n

另一方面,要动员鼓励广大农户加入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来。政策的制订上,要顾及大多数,惠及农业经营者的切身利益,形成众人划浆的局面;产业发展上,要选择技术和经营模式成熟的产业、有发展潜力和生命力的新兴产业、能吸纳农户普遍参与的产业;从业人员培养上,要从农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有目标地培训一些新型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对象应该侧重年轻人和缺乏新思路的经营者。

\r\n

    2、要秉持科技创新。应注重依靠科技促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一是产业化。深入推进规模园区、特色基地、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打造优质粮油、设施园艺、规模畜禽、特种水产、休闲观光产业;培育壮大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二是机械化。选用适地适业、安全高效的农业机械;推进稻麦耕种收、植保、储运、烘干等生产环节机械化,重点推广水稻机插秧、飞机植保和机械烘干,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三是市场化。加强市场研判,提供准确信息;整合技术和品牌资源,做大做响市场;统筹利用两个市场,扩大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出口占比。四是标准化。按标准组织产品生产,严把进出两个关口;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信用体系和技术管控保障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五是信息化。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搭建农业科技融资、信息、品牌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业”工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r\n

    3、要加大生态治理力度。应注重依靠生态促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一是治水。以构建人水协调的现代水利体系为目标,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突出抓好河道整治、灌排设施、城乡防洪工程建设,着力提高防汛抗旱能力。二是改土。以实施“沃土工程”为重点,开展农村土地治理,建设高标准农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精心组织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提供地力需求。三是兴林。以生态农业为目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重点建设生态防护林、健康森林、美丽湿地、绿色通道、秀美村庄。四是治废。严格落实禁养区规划,关闭养殖场,整顿清理屠宰场,消除养殖污染,加快发展农村新型清洁能源,大力推进规模化沼气工程建设,积极推广生态循环农业。加强工业“三废”排放管控,开展农业环境容量评价,严格落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

\r\n

    4、要推进制度改革。应注重依靠改革促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好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实行分类有序推进。农业农村改革重点:一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二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发展家庭农场,重点扶持以种植生产为主体的家庭农场。引导农民合作社规范运作,深入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鼓励发展农民合作联社。三是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继续增加财政支农投入,整合资金资源,向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倾斜。四是创新农村“三资”管理。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r\n

    三、全面落实推进举措

\r\n

    通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任务已经明确了市“863”工程和区“842”工程。为此,各镇(区、园、街道)及区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对照目标任务,找差距,补短板,力争按时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r\n

    1、强化组织领导。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一项具有先导性、标准高、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各镇(区、园、街道)要切实重视,建立相应组织,根据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有计划地组织推进,确保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

\r\n

    2、强化政策扶持。区、镇建立健全园区建设的扶持政策,根据年度建设任务安排扶持资金预算。各部门积极争取部省财政支农项目资金,向示范区重点区域和项目倾斜。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引导扶持社会资金参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充分落实好设施农业用地、涉农项目税收、农业生产电价等有关政策,确保示范区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r\n

    3、强化责任落实。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涉及的区政府职能部门及镇(区、园、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当为示范区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承担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任务、建设内容及工程质量负全责。各有关部门要紧密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支持示范区建设。建议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核心指标和重大项目实施列入区委、区政府对镇(区、园、街道)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

承办单位: 主办: 农委 协办: ;农工办;
答复日期: 2017-06-28
答复内容:

九三学社通州区委员会:
  近两年来,通州区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实施意见》,科学谋划,统筹协调,精心组织,扎实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为策应南通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扎实有效地推进项目建设,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区长担任。区相关部门和各镇区园负责人为项目领导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推进办公室。具体负责示范区建设的统筹协调、政策制订、任务分解、指标监测、考核督查等工作。
  2.深入调查研究。为认真谋划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做到科学谋划,有的放矢,农委前期深入到镇村、企业、园区、基地,开展了多次调研,形成了《通州区关于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同时,配合市农委开展专题调研,为确定市“863”工程和区“842”工程目标任务提供了翔实的基础性资料和依据。
  3.制订建设规划。区政府下达了《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了2015-2018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发展目标、重点工作、推进保障措施。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了纲领性文件。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任务,细化了建设目标,明确了时间节点。去年又制订了《2016年南通市通州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实施计划》,对年度的工作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
  4.明确扶持政策。通州《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区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的资金重点用于示范区项目的扶持引导。积极争取和整合各类财政支农项目资金,向示范区重点区域和项目倾斜。今年,在项目评审环节,将市“863”工程和区“842”工程范围内的项目,设置考量加分。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引导扶持社会资金参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充分落实好设施农用地、涉农项目税收、农业生产电价等有关政策,确保示范区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今年区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增收的意见》,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各类政策措施。主要有高效设施农业、生态养殖、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5.加快组织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办公室先后组织召开三次会议,部署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相关镇村、园区、基地按照《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组织项目建设;各相关部门依据职能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指导督查项目建设工作;推进办公室及时汇总情况,开展示范区建设水平动态监测,及时组织上报。
  二、主要成果
  (一)示范区建设工程扎实推进。
  1.市“863”工程。
  通州台创核心园:两年内新增项目31个,完成项目投入13000万元,新增设施面积14000亩;完成景瑞院士工作站建设,组织开展相关的科研项目;瑞隆鲜切果蔬项目完成建设,投入运营,盛夏速冻蔬菜项目完成主体厂房建设;万顷良田鲜花小镇项目已开工建设,其智能温室项目列入市资源开发项目,已启动实施;金土地物联网和电商平台建设项目正在实施之中;集农产品分级、挑选、物流运输和保鲜储存于一体的大农农产品集散中心投入运营,日均输出蔬菜200吨以上。
  十总高效设施产业园:两年内新增项目12 个,完成项目投入9800万元,新增设施面积5500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整治河道50公里、修建桥梁40座、修筑水泥路20公里。顶茂公司新建淹渍池1000 立方米,占地50亩育苗中心已建设完成。
  通州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新增产品销售额1.2亿元。现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22家。2015年实现销售销售收入40.78亿元,带动种植基地82.61万亩,带动农户30.56万户,与企业对接合作社39个。南通易厨食品有限公司与南通市农副产品批发中心合作,在市区建设了20家农产品直营店。去年,通州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在省里面组织的复核中得到认可。
  通州开沙岛沿江休闲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建了荷花世界、江韵风情街、杉林花海、江海信鸽博物馆等景点。今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
  2.区“842”工程。
  (1)现代农业标准园:
  石港优质水稻产业园区;种植面积扩至12500亩,建成三个千亩核心片,投资达到1168万元;主要种植南粳5055、淮稻5号;全面推广精确定量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园区内全托管服务面积50%以上,银珠米业、渔湾米业为园区产品提供加工、销售一体化服务。已通过市农委审核认定。
  二甲设施蔬菜产业园区: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3110亩;建成工厂化育苗配供中心1个;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和物联网技术达到100%;园区内专业合作社52家,农业生产型企业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8家,农产品交易中心1个。已通过市农委审核认定。
  西亭设施蔬菜产业园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8000亩;园区内道路、林网完善;建成工厂化育苗配供中心1个;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和物联网技术和高效种植模式普遍应用。拟今年提出认定申请。
  五甲设施蔬菜产业园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4500亩;建设工厂化育苗配供中心1个;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和物联网技术和高效种植模式普遍应用。拟今年提出认定申请。
  金沙设施蔬菜产业园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500亩;建成工厂化育苗配供中心1个;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和物联网技术和高效种植模式。
  骑岸设施蔬菜产业园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000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8000亩;建成工厂化育苗配供中心1个;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和物联网技术和高效种植模式。
  东社祥牛生猪生态养殖产业园区:生猪年出栏量达4万头。建设标准猪舍60000平方米,建设20条自动化喂料线及猪舍水帘温控设施;新建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400吨;新建设40000立方米沼气发电厂一座,发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500千瓦时,实现发电上网。已通过市农委审核算认定。
  二甲肉鸡养殖产业园区:建成肉禽舍1.2万平方米,年肉鸡出栏达到120万羽,采用现代化养殖设施,实行标准化养殖。拟今年提出认定申请。
  (2)农产品加工集中区:
  刘桥出口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现有加工企业7家,投入5500万元,带动农产品生产基地1.2万亩,销售额5亿元。已通过市农委审核认定。
  石港粮食加工集中区:新发展加工企业3家,分别是立广食品、渔湾米业、馔玉食品,新增投入6000万元,2家企业基本竣工。拟今年提出认定申请。
  四安畜禽产品加工集中区:南通双和食品公司新建加工厂房,新增加工生产线2条,新增投入3000万元。
  十总果蔬加工集中区:南通顶茂食品有限公司新建淹渍池1000立方米,新增投入500万元。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中有升。通州是“亩产吨粮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总产量保持在52万吨以上。今年粮食面积124.52万亩,面积增加4.29万亩,夏熟作物因连续阴雨减产,经测产,秋熟水稻单产635公斤,预计今年粮食总产达53万吨;全区新增设施面积农业2万亩,蔬菜播种面积43万亩,总产量115万吨,比去年增加4.5%和6.5%;生猪、山羊、家禽饲养量达80.21万头、57.9万只、1562.62万羽,分别比上年增加5.5%、1.7%、2.9%;新增设施渔业面积0.13万亩,设施渔业面积达到2.1万亩,实现淡水养殖总产量3.56万吨。
  (三)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兴特色、促调整,建设形成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基地,打造了优质粮油、设施园艺、规模畜禽、特色水产、休闲观光五大规模优势产业。其中蔬菜、特色水产、优质山羊成为产值10亿元以上产业。圆满完成了十总、二甲两个省 “菜篮子”工程万亩蔬菜基地建设任务。十总镇、东社镇、二甲镇、西亭镇成为万亩设施农业镇,二爻居、迎阳村、新街村、路中村成为蔬菜专业村。集聚要素资源,培育形成了设施葡萄、台湾果品、水生蔬菜、食用菌、花卉苗木、特色蔬菜等新兴产业基地,为农业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资源要素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大力加强土地流转,鼓励整组流转、整村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累计流转土地面积55.5万亩,占耕地比61.7%。实施灌区改造全覆盖工程,改造泵站1000座,新建防渗渠道2800公里。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区高标准农田达61万亩,占耕地比67.7%。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立市级以上研发机构6个。年财政安排农林水利资金预算6亿元以上。积极探索农业融资模式,4家农业经营主体获得金融机构贷款810万元。
  (五)农业经营主体扩容增量。全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2家,年农产品加工产值80亿元,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江苏银河面粉有限公司跻身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江苏嘉安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出口订单蔬菜,面积达到1.2万亩,而且实现了从种植到销售的“五统一”。累计发展各类家庭农场360家,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经营土地面积45355亩,年经营收入2.1亿元,累计从业人数7820人,其中家庭劳动力5504人。注册农民合作社937家;涌现种养大户百户以上、农民经纪人万人以上。充分发挥农业龙头在产前产中产后的示范引领、吸纳消化、加工仓储、流通销售中的带头作用。
  (六)农业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着力打造健康、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大力实施生态造林、生态廊道、绿色通道工程,两年内新增造林面积2.93万亩,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24.9 %。完善养殖规划,关闭弱小脏乱养殖场,规范生猪屠宰场监督管理,扎实推进生态养殖,实施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项目,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与防控措施到位。积极组织申报“三品”认证,全区新申报认证“三品”165个,累计“三品”数量444个。认真组织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全区15个秸秆收贮点年收贮量5.5万吨,秸秆还田面积35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约95%。
  (七)农业品牌创树硕果累累。有3个产品获“中国名牌”,3个商标获国家驰名商标,9个商标获江苏省著名商标,7个商标获南通市知名商标。通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省级园区,通州获省级现代农业示范村2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村2个。通州水芹菜产业示范基地、南通双和肉鸡养殖基地获省特色产业基地,江苏嘉安出口蔬菜示范基地、南通秋枫出口蔬菜示范基地获省级出口示范基地。刘桥镇长岸村、二甲镇路中村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五接镇开沙村获江苏最具魅力休闲乡村,二甲蓝印花布获全国休闲农业精品创意大赛金奖,白鹭湖生态庄园和南通金土地生态园获得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企业。通州连续五年获全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先进单位。
  三、存在问题
  1.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是重要支撑,而目前政策于产业发展的实用型科技引导和扶持较弱,农业科技化水平提高不快。
  2.农业的经营方式转变不快。农业经营主体市场意识不强,创新不力,农业的经营方式不能适应市场农业的发展需求。
  3.农产品加工力量不强。随着农产品产出规模的扩张,需要相应的加工消化载体与渠道,但目前规模的加工企业、深加工项目仍然较少。
  4.项目建设用地落实困难。规模农业项目一些建设内容需要一定的建设用地,但目前国家土地政策严格,严重影响了项目的发展壮大及推进速度。
  5.农业园区管理薄弱。部分园区建立了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或部门,但形同虚设,为的是应付考核的需要,没有真正发挥职能、落实责任。
  6.经营主体面临生存危机。部分农业经营主体流转了土地,由于自然灾害及农产品销售问题,经营难以为继,有的甚至出现弃田抛荒现象。
  四、下一步打算
  1.切实加强示范区建设的组织领导。目前,示范区建设更多的是农委在单兵作战,往往力不从心,关键问题难以破解。领导层面、部门层面、镇村层面、企业层面的宏观把控、集团作战、个体创造动力和能量没有充分显现。需要建立一种推进机制、激励方式,通过政策落实、活动组织、进度督查、问题磋商、总结考评等措施,加快推进步伐。
  2.进一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一是规模设施农业基地项目。围绕市“863”工程、区“842”工程所在区域,拓展设施基地项目,以打造设施农业产业园区。
  二是农业园区功能提升项目。市、区级园区总体说来,在物联网、电子商务、水肥一体化、营销场所、育苗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上还较滞后,要创造条件,进一步建设完善,从而改变单一生产、经营手段落后的局面。
  三是加工集中区建设项目。围绕规划的4个区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加大项目投入,加快项目建设,争取早竣工、早投产、早出效益。
  四是休闲农业园区项目。重点推进万顷良田鲜花小镇项目、先锋绿博园二期开发项目、开沙岛休闲核心区项目建设,创建省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3.着力培育园区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列入计划的园区设立了统一的标准,但各园区有各自特色,要结合实际,培育建设有个性和核心竞争力的园区,避免将标准变成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和要求。所以,园区建设考评认定要从生产出发、从效益出发、从创新出发,以激发园区发展的活力。
  4.努力提升管理水平。要真正让园区管理组织管理系统发挥作用,建立和完善园区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动态监测,分析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指标的实现程度,倾力于把握重点、破解难点、克服弱点,发挥优势,避免短板,力求科学发展、高位发展。

  通州区农业委员会
  2017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