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 吴剑 | 建议/提案号: | 13 | |
标题: | 关于成立“时间银行”,拓展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 |||
建议/提案内容: | 根据全国老龄办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14亿人,占总人口的17.3%,是世界上老龄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长寿时代也随着到来,人口老龄化比例会越来越高。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民政局 | 协办: | |
答复日期: | 2021-07-15 | |||
答复内容: | 吴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成立“时间银行”,拓展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区初步建成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市场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努力构建服务内容全面专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市场运作优质高效、医养融合良性发展、群众普遍认可的服务格局,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需求。 一、目前居家养老工作开展情况 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33.4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0.2%(全区常住人口为110.66万人),高于全市0.19个百分点(南通市30.01%),高于全省8.36个百分点(江苏省21.84%),高于全国11.5个百分点(全国18.7%)。同时,空巢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也呈逐年增长趋势,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明显加大。同时,空巢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也呈逐年增长趋势,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明显加大。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聚焦养老服务短板,出台系列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基本构建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情况。全区14个镇(街道),24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实现了全覆盖。区财政累计投入1400多万元实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2021年运营奖补预算140万元。目前,建成的标准化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正在推行助餐、助浴、助急和家政保洁服务,积极发挥其在养老服务中的基础性功能。 (二) “互联网+智慧养老”项目建设情况。“互联网+智慧养老”项目自2019年8月运行以来,在提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为提高我区接受上门服务的居家老人数占比,实现高质量考核争先的需要。《“互联网+智慧养老”项目扩面实施方案》,经区政府第66次常务会议通过。扩面后服务对象约47000人,占户籍老年人总数约14.11%。根据《南通市市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补贴办法》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确保两年内全面接轨南通,不断提高“互联网+智慧养老”上门服务率和服务满意度。 二、主要推进举措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全民行动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居家养老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完善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全面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综合服务能力。 一是试行“时间银行”拓展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我们将利用刚刚退休老人“老有所为”的心理需求,针对很多老人刚刚退休,离开工作岗位后会,会需要一定的适应过渡阶段,我们就邀请他们进入我们的时间银行志愿者团队,发挥他们立足社区的优势,一方面发扬“奉献、友爱、团结、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另一方面会发挥志愿者积极作用。按照时间银行管理办法,用志愿服务时间兑换生活刚需用品和为老服务项目。 二是出台支持政策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落实。强化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主导责任,履行规划制定、政策扶持、行业监管等职责,逐步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组织、企业等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建立起可持续的财政保障机制。我局已与财政局制定全区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考核及奖补政策,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开展绩效考评,对考核符合条件和达到标准的,由区财政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按镇(街道)级10万元、村(居)级2万元额度给予年度运营考核奖补。做到任务目标明确,扶持措施得力,确保居家养老服务取得实际效果。 三是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居家养老服务产业。以建成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为中心,为社区各类老年群体就近提供日间照料、康养保健、精神慰藉、集中助餐、文化娱乐、居家上门等服务,让老年人尽可能地留在自己熟悉的社区,通过社区养老服务站提供的养老服务得到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的照护,将老年人的“生活”和“养老”融为一体。 四是调整完善“互联网+智慧养老”部分项目服务内容。为巩固我区居家社区养老基础地位,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根据省市高质量考核要求,为巩固我区居家社区养老基础地位,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根据省市高质量考核要求,将保证老年人居家生活期间,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平均每人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每月标准不低于30元。特困人员及低保家庭中的中度、重度失能老年人,每月享受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标准不低于100元。 五是进一步提高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全面推行“四位一体”链式养老服务模式,整合互动机构、社区、居家、医护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从机构、社区到居家相衔接的一体化专业养老服务。鼓励各类养老机构设立居家社区服务部,发挥自身人员专业、设备专业、技术专业等优势,延伸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继续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织医护人员定期、不定期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六是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点。完善区、镇、社区三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明确基本功能配置。将经济困难的高龄、独居、空巢、失智、失能、失独老人全面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加快城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助餐点等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构建“15 分钟”养老服务圈。全面建立关爱服务制度和独居老人探访制度。 七是进一步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水平。将区“互联网+智慧养老”平台融入南通市综合为老服务平台信息系统,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精准对接需求和供给,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服务。全面推行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通过一键呼叫等远程智能安防监控技术,实现24小时安全自动值守、健康管理、紧急救援、亲情关爱等服务,提高照护服务效率,降低意外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