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 韩小国 | 建议/提案号: | 25 | |
标题: | 关于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 |||
建议/提案内容: | 为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国发〔2017〕54号)、《省政府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8〕138号),积极开展我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建立长效机制,集中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的先进典型,支持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迫在眉睫。为此建议如下: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农业农村局 | 协办: | 财政局 |
答复日期: | 2021-07-08 | |||
答复内容: | 韩小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根据《省政府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8〕138号)的文件精神,2021年初,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及相关涉农部门结合我区实际,对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形成初步意向,后着手编制《通州区加快推进涉农资金整合,聚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该方案前期已征求发改、国土、住建、水利、交通、财政、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审计等部门的意见,目前已通过政府常务会同意,近期将正式发文。提案中相关建议已采纳,主要内容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联动工作机制 为切实解决涉农资金“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多头申报、重复建设”等问题,集中财力补短板、强弱项、做亮点,形成以点带面效应。由区委办(或区政府办)牵头,区委农办具体负责,围绕涉农产业发展规划,联合相关部门对涉农项目进行梳理并提出统筹整合意见报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成立产业发展规划、涉农项目梳理、涉农资金统筹3个专门工作小组,分别由区发改委、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3个部门牵头负责,由区政府办分管副主任任工作组组长。 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落实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决策部署,各专门工作小组制定涉农资金整合具体实施方案,对各实施部门重点任务推进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涉农项目开展定期评估,建立项目进出调整机制。 二、坚持规划先行,做优做实项目库 以全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指引,围绕《南通市通州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2年)》,突出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重大工程、主导产业,发挥规划的引领和约束作用。通过统筹整合各类涉农发展规划,带动各类涉农项目统筹整合,进而带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实现“规划一片、建设一片、建成一片”的目标。 组织编制好政府投资涉农项目三年滚动计划,做优做实做细涉农项目库。提前一年储备具备实施条件的项目,对项目库内的项目实施动态管理。加强不同部门、不同年度间项目库的衔接,归并重复设置的涉农项目。 三、统筹设立大专项,明确任务清单 在围绕发展规划、清理整合涉农项目的基础上,建立“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即:所有的涉农资金在按各归口部门编制年度预算的基础上,形成全区“乡村振兴大专项”,各牵头实施部门对照各专项资金任务清单,分条块纵向推进。也就是实行“大专项下的按任务清单分部门实施”模式。 一是归并涉农资金项目。将政策目标、投入方向、扶持环节、管理方式等相近的资金进行归类合并,主要包括农业、水利、农路、城乡建设、生态环保、城市维护建设、卫生健康、社会保障、民政救助等涉农专项资金,统筹设立“乡村振兴大专项”。 二是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对各涉农专项资金各确定一个牵头部门,同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实行同一涉农事项由一个行业部门统筹负责、整体实施的方式。 四、优化预算安排,强化绩效评价 加强对上级资金、本级资金以及历年结余结转资金的管理,除上级有明确要求的约束性资金外,其余资金加大预算统筹力度,以更好发挥财政资金集聚作用。 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建立健全预算有绩效目标、执行有绩效跟踪、完成有绩效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要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绩效评价办法,将政策目标实现情况、任务清单完成情况、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等纳入考核评价范围。涉农资金统筹小组开展乡村振兴大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项目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具体实施乡村振兴大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如您提案所说,开展我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建立长效机制,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迫在眉睫。而涉农资金整合涉及部门多,工作任务重,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引领。因此,从源头上做好对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明确发展定位和项目布局,明确主攻方向和重点领域显得尤为重要。资金整合依据三个步骤:规划引领→项目整合→资金整合,这三个步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将在理清各涉农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职责职能的基础上,建立同一资金池,打捆使用,形成政策合力,将方向相同、扶持领域相似的项目,进行归并整合。 再次对您提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并请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农业农村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