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韩小国 建议/提案号: 25
标题: 关于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为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国发〔2017〕54号)、《省政府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8〕138号),积极开展我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建立长效机制,集中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的先进典型,支持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迫在眉睫。为此建议如下:
  一、明确整合原则
  突出统筹管理。针对当前我区涉农资金分散、名目众多、项目弱小、管理多头、交叉重复等问题,建议突出统筹管理,进一步优化管理体系,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稳步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不断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
  坚持重点突破。根据我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2年)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创建方案,建议以通州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为核心,坚持重点突破,积极引导涉农资金向园区的重点领域、重大工程、主导产业倾斜,集中投入,形成效益。
  强化示范引领。建议运用系统、融合的思维,拆弱并强,发挥有限资金的集群效应,集中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乡村振兴高效有序发展。
  二、积极稳妥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
  (一)明确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范围。一是参照周边县区做法,建议纳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范围主要包括中央、省、南通市、区本级安排的支持“三农”领域生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及扶贫等方面的补贴类、建设类资金。二是统筹设立乡村振兴“专项资金”,依据不同项目,灵活运用奖励、补助、贷款贴息、投资等支持方式。三是完善涉农项目资金统筹整合分类目录,定期公布,明确牵头部门和实施部门,保证统筹整合方案相对稳定。四是根据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部署,结合涉农资金管理模式和使用效益,定期进行评估调整,不断优化完善。
  (二)合理优化涉农资金配置。一是完善资金管理模式,加强资金分配与任务清单的衔接匹配,确保资金投入与任务相统一。二是重点聚焦支持我区乡村振兴主力平台和主导产业,发挥涉农资金规模效应。三是统筹整合设立江苏省通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专项投资基金,通过“基金+直投”的方式开展运作,充分发挥专项投资基金和涉农国企作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基金落地实施,凝聚财政金融合力推进乡村振兴。
  (三)提升财政金融统筹能力。一是提升基金运作能力,在保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的同时,探索建立东部片区农业综合投资基金,针对葡萄、草莓、大方柿、芦笋等精品生鲜果蔬、绿色稻米及创意休闲农业等主导产业,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二是持续关注重点领域,强化地方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与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产业融合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三是优化资金落地方式,有针对性加大对万顷良田、农业产业强镇农业基础较好的镇(区、街道)符合基金投资领域的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全方位打造现代农业亮点典型。
  三、进一步完善涉农资金管理体制机制
  (一)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一是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要求,全面对现行涉农资金管理制度进行清理、修订和完善。二是做好各项管理制度的衔接,加强培训,强化制度建设。三是健全绩效考评体系,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资金分配机制。
  (二)进一步完善涉农项目管理。一是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加强涉农项目调查摸底,科学合理编制涉农项目规划,逐年更新滚动管理。二是认真做好已批准项目的跟踪管理,做好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增减、调整的动态跟踪,实现项目实时全过程管理。
  (三)进一步加强涉农资金监管。一是建议区相关主管部门加强对涉农资金的监管,形成权责明确、有效制衡、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财政、审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对涉农资金的监督,确保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不挪用、不走偏。二是建议建立容错机制,在统筹整合范围内将结余资金调剂用于其他涉农项目的,相关部门不作为违规问题处理。三是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体系,通过竞争择优的方式选择专家学者、研究机构等对涉农资金政策进行评估。四是完善决策程序,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四、科学建立相关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议区委、区政府成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决策有关重大问题,完善涉农资金的政策顶层设计。同时,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联席会议制度,梳理涉农项目、资金规模并提出统筹整合意见,合理编制涉农资金年度预算,研究制定统筹整合后的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拨付流程,加强资金监督检查,组织项目绩效评价,加强涉农项目定期评估,形成调整优化和退出机制。
  (二)加强部门协同。建议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配合,科学设置、细化分解任务清单,做好任务落实和综合考核评价等工作,为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提供机制保障。坚持以项目规划和任务清单为抓手,依法依规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
  (三)加强信息公开。要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健全公告公示制度。要注重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的风险管控,决策前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管理办法、资金规模、扶持范围、分配结果等应按规定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四)营造良好氛围。积极组织培训,切实提高基层和相关部门对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的认识。不断总结和推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信息报送和政策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新局面。

承办单位: 主办: 农业农村局 协办: 财政局
答复日期: 2021-07-08
答复内容:

韩小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根据《省政府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8〕138号)的文件精神,2021年初,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及相关涉农部门结合我区实际,对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形成初步意向,后着手编制《通州区加快推进涉农资金整合,聚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该方案前期已征求发改、国土、住建、水利、交通、财政、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审计等部门的意见,目前已通过政府常务会同意,近期将正式发文。提案中相关建议已采纳,主要内容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联动工作机制

为切实解决涉农资金“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多头申报、重复建设”等问题,集中财力补短板、强弱项、做亮点,形成以点带面效应。由区委办(或区政府办)牵头,区委农办具体负责,围绕涉农产业发展规划,联合相关部门对涉农项目进行梳理并提出统筹整合意见报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成立产业发展规划、涉农项目梳理、涉农资金统筹3个专门工作小组,分别由区发改委、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3个部门牵头负责,由区政府办分管副主任任工作组组长。

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落实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决策部署,各专门工作小组制定涉农资金整合具体实施方案,对各实施部门重点任务推进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涉农项目开展定期评估,建立项目进出调整机制。

二、坚持规划先行,做优做实项目库

以全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指引,围绕《南通市通州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2年)》,突出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重大工程、主导产业,发挥规划的引领和约束作用。通过统筹整合各类涉农发展规划,带动各类涉农项目统筹整合,进而带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实现“规划一片、建设一片、建成一片”的目标。

组织编制好政府投资涉农项目三年滚动计划,做优做实做细涉农项目库。提前一年储备具备实施条件的项目,对项目库内的项目实施动态管理。加强不同部门、不同年度间项目库的衔接,归并重复设置的涉农项目。

三、统筹设立大专项,明确任务清单

在围绕发展规划、清理整合涉农项目的基础上,建立“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即:所有的涉农资金在按各归口部门编制年度预算的基础上,形成全区“乡村振兴大专项”,各牵头实施部门对照各专项资金任务清单,分条块纵向推进。也就是实行“大专项下的按任务清单分部门实施”模式。

一是归并涉农资金项目。将政策目标、投入方向、扶持环节、管理方式等相近的资金进行归类合并,主要包括农业、水利、农路、城乡建设、生态环保、城市维护建设、卫生健康、社会保障、民政救助等涉农专项资金,统筹设立“乡村振兴大专项”。

二是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对各涉农专项资金各确定一个牵头部门,同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实行同一涉农事项由一个行业部门统筹负责、整体实施的方式。

四、优化预算安排,强化绩效评价

加强对上级资金、本级资金以及历年结余结转资金的管理,除上级有明确要求的约束性资金外,其余资金加大预算统筹力度,以更好发挥财政资金集聚作用。

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建立健全预算有绩效目标、执行有绩效跟踪、完成有绩效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要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绩效评价办法,将政策目标实现情况、任务清单完成情况、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等纳入考核评价范围。涉农资金统筹小组开展乡村振兴大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项目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具体实施乡村振兴大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如您提案所说,开展我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建立长效机制,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迫在眉睫。而涉农资金整合涉及部门多,工作任务重,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引领。因此,从源头上做好对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明确发展定位和项目布局,明确主攻方向和重点领域显得尤为重要。资金整合依据三个步骤:规划引领→项目整合→资金整合,这三个步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将在理清各涉农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职责职能的基础上,建立同一资金池,打捆使用,形成政策合力,将方向相同、扶持领域相似的项目,进行归并整合。

再次对您提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并请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农业农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