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 邱训忠 | 建议/提案号: | 18 | |
标题: | 关于引导我区文化消费,发展文化产业的建议 | |||
建议/提案内容: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要求扩大有效供给,引导文化消费,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作出贡献。实施促进文化消费计划被列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6年工作要点和中央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领导小组2016年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中。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文广旅局 | 协办: | |
答复日期: | 2020-06-23 | |||
答复内容: | 邱训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引导我区文化消费,发展文化产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文化产业工作的关心和关注,为我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和对精神世界的不断重视,文化消费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改善自身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在源源不断地创造着巨大的产值。为促进文化消费、推动文化消费转型升级,我区在资金保障、政府统筹、企业扶持等方面做了多方努力与协调,加速释放居民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 在鼓励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方面:重点扶持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文化产业项目。近五年来,通州区政府已经连续对66家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影响力大的文化产业项目进行专项扶持,累计扶持金额共计1500多万元,内容涵盖原创动漫、影视制作、工艺美术、出版发行、文化装备生产、观光旅游等产业,提振了企业信心,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了一批优势文化企业拓展市场,加速了一批特色产业项目建设。 在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方面:一是充分发挥现有公共文化阵地的作用,图书馆、文化馆、忠孝博物馆、基层文化服务站等场所免费开放;二是鼓励文艺作品创作,动漫《少年张謇》《熊仔》系列、小品《审舅舅》《二嫂争媳》、通剧《瓦匠女人》等文艺作品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三是积极推介地方特产,在2019年江海文化旅游推介通州专场活动中,我们给现场观众带去了石港乳腐、窨糕、西亭脆饼等乡村美食小吃,红木雕刻、剪纸艺术、蓝印花布等通州非遗产品亮相现场。 在依托特色文化活动方面: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展会、体育赛事等文化节庆活动也是促进文化消费的重要载体,发展节庆文化消费,对于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拓展消费空间具有积极意义。为进一步拓展与长三角地区的文旅协作,我们成功举办了2019通州区“文旅融合”发展(苏州)投资推介会,为今后推动苏通两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市场互动、游客互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已经连续举办三届的开沙岛跨江半程马拉松,能吸引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0多名路跑爱好者齐聚开沙岛,尽情体验运动的快乐,领略岛上自然别致的湿地风情和体育旅游小镇的独特魅力。 接下来,我们将深挖产品的文化内涵,加大对文创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搭建平台,通过各级宣传媒体开展富有魅力的文旅宣传。一是提升文化消费品质。依托具有本地特色的家纺产业、红木雕刻产业、原生态古镇、地方戏剧以及地缘优势等,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自驾房车游、演艺文化等文化旅游产业,形成以旅游为核心驱动和旅游相关产业发展的完整产业链,推动文化消费提档升级,最终实现市场化、品牌化,以此推动我区文化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二是拓宽文旅资源传播媒介。随着短视频平台和网络直播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渠道,文旅业界要借力新技术东风,将藏在深闺的各类文旅资源灵活多样地呈现出来。一方面,就晦涩难懂的地方曲艺,如僮子戏、通剧等,要以提炼表现形式的方式进行跨界融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就地方文旅资源的宣传,宜重视移动互联网的传播效应、话题性和娱乐性,在轻快的氛围中填补人们的碎片化时间,扩大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三是打造夜间文旅经济。夜游经济是一种创新的文旅业态,在延长游客驻留时间、提高过夜率及拉升消费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鲜花小镇举办的“特色夜光秀”和洲际绿博园举办的“草坪音乐节”都是对夜经济的成功探索。我们将积极挖掘特色文化,打造符合城市定位和气质的夜间旅游产品,让居民、游客有机会全面感知和体验本地的文化与生活方式,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资源配置从空间拓展转向时间延展。四是施行文化消费惠民政策。今年以来,为缓解疫情带来的影响,全区发放了住宿餐饮、超市专用、百货商场、家电产品、汽车等五大类消费券,总额度1000万元。接下来,通州区将全面启动文化消费惠民补贴政策,区政府将与电影院、剧场、KTV、书店、文创商店等实体店或电商平台合作,通过发放电子优惠券的形式给予消费优惠补助,消费者持券在签约商户按消费总额的一定比例消费抵用,可以拉动居民文化消费规模整体增长,使文化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