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葛红玲 建议/提案号: 26
标题: 关于创新管理体制,有效推进农村环境长效管理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一、当前农村环境长效管理传统模式面临的困境
  1、农村环境管理人员较少,保洁队伍不健全。镇、村两级是目前推进农村环境长效管理的直接和最主要的力量,但是由于编制限制,在农村环卫上投入的管理人员较少,管理人员同时身兼多方面的工作,投入的精力有限,导致在管理层面上就缺少人力资源。另外,由镇政府和村委会组织的保洁工人队伍,数量上配备不够,分工不明确,有的工作时临时聘用,平时缺少管理,达不到保洁的标准要求。
  2、人员专业化、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保洁设施不完善,效率不高。缺少垃圾桶、环卫手推车、垃圾压缩车、清扫车、洒水车等保洁专用设施。保洁设施管理不善,损坏率较高,垃圾乱倒现象再所难免。保洁工作主要依靠人工,劳动强度大,且不易规范,造成保洁工辛苦劳累,整洁度还提不上去的窘境。管理人员和一线的保洁人员都未经专业培训,自身对农村环境保洁问题缺少专业认知,缺少专业技术手段。
  3、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环境管理费用投入不足。过度依赖政府资金补助,由于部分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加之村居对环境卫生这块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村(居)环境卫生方面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村(居)一级削减在环境卫生方面的资金,通常是为了应付检查,集中投入一下,检查过了,这方面的工作松懈了,经费也就得不到保障了。为了解决村(居)环卫方面的资金短缺问题,区镇两级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补助,财政兜底。  
  二、具体建议
  1、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而实现政府、社会、企业多方共赢的局面。一方面,改变以往政府“大包大揽”样样管的模式,由花钱养人转变为花钱买服务,实现了市场机制对农村环境卫生管理资源配置的有效调节,这是政府加快由职能型向服务型发展转变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让农村环境管理部门从“双重角色”中解放出来,由保洁工作的组织实施者变为监管者,腾出更多精力进行有效监督,从根本上破解了政府人力资源投入不足的难题,提高行政效能。
  2、机械化、专业化处置,提高农村环境管理的效率。通过招投标方式,专业事情专业人士做,工作效率大为提升。专业的保洁公司配备各类环卫车辆、设备,拥有环卫专业人才,具备环卫管理知识,掌握专业技术能力,了解国家环境卫生管理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同时采用现代的企业制度对庞大的人员队伍采取有效管理与激励,机械化、专业化程度大大增强。
  3、通过服务外包,以合同条款的形式来保障各村在农村环境长效管理上的资金投入,防止本该用于此项工作的村级集体资金挤占、挪为他用。同时采用机械化、专业化、社会化作业的方式,保洁成本较之前大大降低。适时引入PPP等项目管理模式,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有效解决农村环境管理的资金问题。
  三、创新管理机制,保障服务外包模式高效运行
  针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环境长效管理的具体特点,需要采取一系列必要的应对措施和对策,制定一套与之相匹配的农村环境管理制度,才能让服务外包模式发挥更大的效用。
  1、政府要进一步设计和优化服务外包的监督管理制度,强化合同监督。充分明确各方主体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明确责任条款和考核标准,防止政府过度干预,把握好放权与管理之间的尺度。服务外包工作,以村(居)和保洁公司签订承发包合同为宜,双方按照合同条款,履行好各自职责。上级政府以考核指标为抓手,对农村环境进行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监督和管理工作。建立透明的问责制度,减少各方责任混淆的风险。这样在制度层面,明晰了各方的责任,充分调动保洁公司和村(居)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动群众,力求齐抓共管,真正做到政府对下总揽不包揽、放权不失管,村(居)对上到位不越位、尽职不失责。
  2、加强服务外包的市场监管,建立和完善服务外包市场准入、监督和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服务外包市场基础资料的大数据库,加强对承包企业的监督评价工作,对服务质量较差的实行黑名单制度,和企业的资质、信誉挂钩,利用市场化的手段,逐步培育好的外包企业,淘汰差的外包公司,不断提升服务外包市场的层次。
  3、虽然服务外包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保洁工作的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但是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工作任然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才能顺利推进。建立农村环境卫生工作资金蓄水池,拓展资金渠道,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寻求当地名人、企业家提供资金支持,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财政资金的压力。探索建立农村环境卫生补偿机制,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制定农村垃圾处理收费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向辖区内企业等经营业主及农村居民募集部分资金,明确垃圾产生者对垃圾处理必需承担的责任,并建立适当的惩诫制度,对随意倾倒垃圾的行为进行处罚,以规范垃圾处理行为。
  积极探索服务外包模式在农村环境长效管理中的更好运用,有利于破除制度障碍,以科学有效的制度保障协调各方关系,调动各方力量,解决各项难题,优化农村环境管理领域的公共服务,切实为人民群众打造一个满意的生产生活空间。

承办单位: 主办: 城管局 协办:
答复日期: 2020-07-06
答复内容:

葛红玲委员:

经研究,您提出的关于创新管理体制,有效推进农村环境长效管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作为农村环境“五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的牵头部门,一直在积极探索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目前刘桥镇、金新街道、兴仁镇采用全域性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从运行的结果看,服务外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保洁作业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和作业效率,同时减轻了政府和村居压力。但如果镇(街道)“一包了之”,没有严格监督管理措施,管护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为进一步推进全区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市场化运行,有效提高服务外包质量,通农环办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市场化运行相关事项提醒的通知》,就外包公司的设施设备、聘用人员等条件、合同中规定的权利义务、服务内容、考核要求、资金给付等事项分别予以提醒。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探索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市场化运作,鼓励各镇(街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市场化运作或政府主导推动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对于已实施或计划实施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市场化运作的镇(街道),我们也将加强指导,提醒各镇村与服务外包工资签订的合同时应该明确各项责任义务、工作目标、考核要求等事项,确保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市场化运作高质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