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 申炳龙 | 建议/提案号: | 22 | |
标题: | 关于大力发展航空产业的建议 | |||
建议/提案内容: | 目前南通正在为实现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完成“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而全力冲刺。在此,我认为航空产业可成为实现这一战略的核心驱动力量,现就我区发展航空产业建议如下: 一、航空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航空业是高科技、高人才聚集行业,易形成庞大产业链,拉动相关领域。据统计,一个常规的飞机项目可以直接带动600多家企业,并可间接带动2500多家企业的发展。以航空发达国家为例,日本30年的航空工业技术带动效应所产生的产值是本身产值的9.2倍,美国华盛顿州航空产业带来285000个工作岗位,占全州就业人数的10.5%。 航空产业既有公共产品属性,还有突出的经济效应,并可极大地促进传统产业的提升和高新技术、总部经济、金融物流等产业的发展。航空制造和航空运输可带来巨大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人流、物流、信息流、商流,在区域范围内形成流量经济,通过经济要素的重组、融合使各要素的能量增大,可促进科研、制造、金融、维修、运输、仓储、物流、培训、展会等产业的综合发展,从而形成航空产业链,全面展示一个城市的产业水平和产业能力。 二、发展南通航空产业的建议 1. 打造围绕航空运输和航空制造两个领域的双核系统航空产业集群 (1)双核之一:航空制造产业 建议利用兴东机场的地域优势,在南通新机场建成后,将兴东机场作为合作条件,吸引依托商飞、商发落户兴东机场,将南通作为商飞的飞机总装和交付中心,商发的发动机科研和制造中心,并由此吸引一大批世界级的航空零部件生产厂商、检测实验机构、科研机构等相关上下游企业的进驻,从而打造一个世界级的民航飞机制造和研发的产业集群,假以时日,南通有望成为与波音交付中心的美国西雅图,空客交付中心的法国图卢兹相比肩的世界级航空制造城。同时,因商飞和商发的入驻,也可就此保留兴东机场,使得南通成为国内少数拥有两个民用机场的城市之一。 当前具体举措建议:目前华夏飞机工程已是商飞的ARJ21交付合作伙伴,并且是ARJ21飞机的主要维修指定单位。每年商飞在华夏位于兴东机场的维修基地交付数十架ARJ21,并且亦将有相当数量的ARJ21飞机在华夏的兴东基地进行大修和改装。我建议大力扶持华夏飞机工程,迅速提升华夏的飞机维修和改装技术及能力(软能力+硬设施),使得华夏和商飞目前的合作更为全面和深入,将商飞深深地吸引在南通,并以华夏与商飞的合作作为技术基础,再结合前述的其它招商优势和条件,尽快推进商飞的生产线落户兴东。 (2)双核之二:航空运输及服务产业 建议围绕南通新机场,打造围绕机场和航空公司的航空运输及服务产业集群。 南通新机场是一个五千万吞吐级别的大型国际枢纽机场,为了支撑这样级别的机场发展,一个不少于200架驻场飞机的本场机队规模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而国内目前任何航空公司都没有足够大的机队可以分流200架飞机到南通新机场。因此,可以利用南通新机场的契机,向商飞订购一定数量的飞机(先期可以是ARJ21,中期可以是C919,远期国际航线可以使用C929),筹建南通航空。南通航空的筹建,一方面可以支撑南通新机场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因为批量订购商飞的飞机,也可以作为吸引商飞落户南通的一个条件。 2. 搭建支持本地航空产业发展的投资和金融平台 航空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没有足够和长期的资本投入,很难形成较大规模的航空产业集群。因此,我们建议应首先搭建一个较大规模的航空产业投资平台及航空产业基金平台,以便能长期且有效地支持本地航空产业的发展。 (1)平台对项目的投入应是战略性的,长期性的,不应是风投类基金那样的追求短期财务回报的模式; (2)平台应主要针对本市航空产业主要发展方向上的龙头项目进行投入,如大型飞机和发动机的制造基地、机场、本土航空公司、本土航空维修企业、本土航空金融公司、本土飞机资产管理公司等。通过扶持这些龙头企业,并争取在主要的航空产业发展方向上培育出数家上市企业。当一批覆盖面全并实力强劲的本土航空企业(包括数家上市企业)发展起来后,南通将形成一个基础雄厚、覆盖面广、竞争力强劲的全面型的航空产业集群。 (3)在主要扶持上述本土项目的基础上,平台可通过多种模式,以及更加市场化的手段,吸引和扶持与上述项目相配套的航空产业链上下的国内外优质项目落地,从而打造一个既有龙头,又有龙身;既有核心,又有配套;既有基础,又有扩展的、全方位的、健康的航空产业生态链和集群。 上述航空生态链和集群的建立,将使得南通在与国内其它拟发展航空产业城市的竞争中,形成他人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走在前列。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发改委 | 协办: | 金管局、投资服务中心 |
答复日期: | 2020-07-06 | |||
答复内容: | 申炳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航空产业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通州航空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对于您所提建议,我委进行了深入学习研究,现结合我区实际答复建议如下: 目前我区已有的兴东机场距离通州城区中心直线距离7千米,为4E级民用国际机场,拥有两座航站楼,共6.7万平方米;一条跑道,长度3400米;停机位34个。由于兴东机场已经运营多年,是江苏最早通航的民用机场,受制于其等级、规模等,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至2035年,上海航空枢纽(虹桥+浦东)设计年客运吞吐能力1.8亿次左右,货邮运量650万吨。预计2035年虹桥机场、浦东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将达2.3亿人次,超出现有两大机场规划设计容量近5000万人次,亟需在周边地区新建机场承载溢出客流。南通新机场的规划建设已被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南京、杭州、合肥等枢纽机场一起,共建长三角的世界级机场群。 结合国内外机场发展案例,按照南通新机场的定位和规模,将会给通州城区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区域的城市功能布局、空间结构、主导产业也必然会因此发生变革。通州城区特别是通吕运河以南、金沙湾及周边地区将是未来空港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还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需要周边地区为未来的发展预留空间,同时也要为机场的拓展留有可能,需要处理好长远发展规划与近期建设的关系。2、航空产业在通州仍处于起始阶段,引领产业发展的大企业还远远不够,企业之间内在集聚力较弱,产业层次整体偏低。3、航空产业具有“两高一长”(高投入、高现金流、价值回归周期长)的产业属性,所需现金投入高,回报周期长,资金投入目前缺乏长期规划。在下一步工作中,主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规划编修,科学布局空港产业。 南通空港产业园重点是发展空港物流业、飞机维修配套服务业、临空型先进制造业、通用航空基地及航空培训服务等产业。在今后建设过程中,坚持自身鲜明的产业特色,充分利用园区独特的区位优势,重点建设好物流产业园、临工工业园和综合服务区。目前园区的强规已经编修完成,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与南通市航空城总体规划的衔接,科学规划好园区主干道与江海大道、金通三大道、幸余路的走向。对在谈的项目,邀请专家进行科学论证,高点规划,尽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二是强化招商引资,做大做强空港产业园 我们将在进一步总结以往招商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吸收成功经验。首先加强新项目的招引,通过网上招商、委托招商、招商会等多种渠道,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其次是加强对项目信息的跟踪力度,及时更新和完善项目信息库,定期与客商进行联系。加大航空产业项目招商力度,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国企、央企以及上市公司、知名民营企业、科技企业投资项目。围绕航空产业链的高端项目、补链项目开展招商,积极引进和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发挥辐射、示范作用。 三是明确优惠政策,集聚产业发展效应。 充分借鉴上海、无锡、常州等地空港产业园开发建设的经验,从南通市和通州区层面,分别制定空港产业园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委托招商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利用新整合的通州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与南通合作设立的重大产业项目基本、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的股投、创投、并购类子基金,为航空产业发展构建一个全资本链条的产业孵育体系。积极撬动国有及社会资本,健全航空产业链,加快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项目的同步配套,降低航空产业的成本,促推机场实体、基金资本及产业集群的三方合力,实现经济发展的螺旋式上升。 您的建议对于加快航空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根据通州航空产业发展情况,适时出台区级总部经济扶持政策,进一步发挥产业政策引领作用。恳请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区的经济发展工作,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