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 陈卫新 | 建议/提案号: | 294 | |
标题: | 关于金沙湾新区智慧建设的建议 | |||
建议/提案内容: | 金沙湾新区即通州城区东南片区,是未来通州城区着重发展片区,该片区规划范围西至新世纪大道,南至青年东路,东至金龙路(223省道),北至通吕运河,规划范围面积约为11.4平方公里,研究范围扩大至进鲜港地区,约为16.5平方公里。金沙湾新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约为282公顷,其中二类居住用地面积约为151公顷;镇、乡、村建设用地约为150公顷;待开发面积约为7平方公里。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7年7月正式发布国家标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结合金沙湾新区规划,打造以“生态+”为主题,以生态为框架、以宜居为特色,形成区域领先的生态宜居样板新城。 发展目标即构建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和高质量生活服务体系,对接上海,南通主城区,打造休闲健身、康体颐养于一体的大都市后花园,打造“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典范。 中国古代强调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传统思想是生态、宜居城市理论基础的雏形,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参照新区及自身发展的历史,建议按照易居、逸居、安居、康居、智居城区这5大发展阶段,合理设置不同阶段的建设目标。 通过思考“生态+”及宜居城市的相关特点,结合“智慧城市”的国家总体发展方针,计划将金沙湾新区打造成为“生态+”智慧城区。确保在实现金沙湾新区生态、宜居的基础之上,通过利用各类新技术及智慧服务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让金沙湾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智慧城区。 根据我们对“生态+”智慧城区的理解,计划把金沙湾新区打造成为通州区的一张“会呼吸的城市名片”,在完善金沙湾新区绿化、水务等环境基础要素之上,围绕教育、交通、政务、医疗等多个领域,全面实现“生态+”智慧城区的建设,建设内容包括: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平安城市、智慧政务、智慧教育及上层的智慧大脑。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住建局 | 协办: | 教体局、民政局、交运局、卫健委、公安局、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 |
答复日期: | 2020-11-17 | |||
答复内容: | 陈卫新委员: 关于提出的《关于金沙湾新区智慧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与区公安局、教体局、民政局、交通局、卫健委、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等指挥部成员单位会商,现答复如下: 金沙湾新区位于通州城区东南,与城东新区隔河相望,东南毗邻南通新机场,南面与中国南通家纺城接壤,是通州城区未来发展的主战场。考虑到新机场初步选址位置,金沙湾新区规划范围由原来的11.4平方公里,扩展到20.8平方公里(东至袁灶竖河、西至新世纪大道、南至青年东路-通甲路、北至江海大道),研究范围扩大至27.5平方公里。新区紧紧围绕通州区委、区政府提出的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2~3年出效果,成为宜居宜业宜商的高品质生态新城”这一目标和要求,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快速推进。指挥部遵循一次性规划,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编制《金沙湾新区概念规划》、《金沙湾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系统类、基础类、品质提升类)16个专项规划。目前起步区8.58平方公里控规已形成符合项目论证深度的成果,《金沙湾新区路网规划》、《金沙湾新区水系规划》、《金沙湾新区城市景观规划及概念方案》、《金沙湾新区城市家具专项设计》等10个专项规划已形成中间成果。提案中智慧城市规划是我们2021年待实施的6个专项规划之一。 智慧城市真正要取得的实效,重要的是掌握城市发展的规律。金沙湾新区作为通州城区产城融合的示范区,指挥部紧扣城市发展“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四个环节,推进金沙湾“智慧”新区建设。 1、城市规划 (1)决策层面,强化顶层设计,对空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2)业务层面,通过多规融合,实现经济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规划、信息化规划、投产业发展规划等多项规划融合,使规划更具可操作性,达到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城市功能的完善;(3)项目层面,做好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目标方向、内容重点、实现路径、保障措施等落实。 2、城市建设 按照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要求,扣紧“适用”、“经济”、“美观”三个关键词。(1)“适用”,即讲究时代性、地域性,要符合习俗、气候等;(2)“经济”,即讲究节能、节水、节材、节地;(3)“美观”,既承传文化,也要借鉴创新。 3、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做到网格化、精细化、智能化。在数字城市建设的时候,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模式——数字城管,即对城市的部件事件进行了网格化的管理,并由此从城市的市政设施的管理进一步拓展到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领域,支撑行业的管理和城市管理水平提高。 4、城市运行 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安全、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等多个维度的安全保障体系;重视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保障是一个长期性工作,是一个不断实施、检查和改进的过程城市应急响应,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开展应急管理、指挥、救援等,为城市的公共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撑。指挥部未来将从经济实效、集约智能、安全可控等方面将新兴技术要与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相结合。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数据、资源和人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模式;同时,运用大量的可控技术,对城市各种生命线,交通、管网、电网、通讯线路监测,对城市建筑、桥梁各种设施的监测,对危险进行预测,保障城市正常运行。 后期,指挥部在智慧城市的推进工作中,将充分尊重新区功能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分阶段的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保障新区生态完整性、服务多样性、资源安全性、管理科学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以群众的幸福感为出发点,通过打造智慧平台为群众提供便利,从而加快和谐新区建设,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捷、舒适、高效。 感谢您对我区金沙湾新区开发建设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