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 季汉江 | 建议/提案号: | 297 | |
标题: | 关于加强区政务中心周边停车管理的建议 | |||
建议/提案内容: | 区政务中心工作日人流量很大,特别是上午九点至十点。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到政务中心来办理业务的汽车也越来越多,有时路面停车场一位难求,还有就是不知有地下车库,还有就是怕麻烦,不愿进地下车库。他们就将车停在政务中心西侧的公路边人行道上。既属违停,也影响交通安全。为此建议: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公安局 | 协办: | 城管局、行政审批局 |
答复日期: | 2020-11-05 | |||
答复内容: | 季汉江委员: 您好!你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区政务中心周边停车管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对我们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以及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为了方便广大市民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区政府将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批权项基本上集中在政务中心办理。由于办理事权的相对集中,导致工作人员增多,申请办理人员呈潮汐现象。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尤其汽车呈快速增长态势,而政务中心原有的停车设施满足不了停车需求,导致一位难求,由此演变车辆乱停乱放;加之出行需求量大,非法营运的电瓶三轮车、出租车随意停放等客。 区政府在筹建文博中心时就考虑到该地块的社会服务功能,所以专门增设了地下停车场,目前现有停车位626个,共分六个区,其中C区、D区(200个泊位)对外开放,根据停车需求情况,有时B区也对外开放;在进行地面路网规划时,充分考虑到交通方便、快捷的前提下,在其西侧尽量增设了地面停车场,现有停车泊位130个,其中3个大巴车位;同时在信访局门前周边施划了40个停车位,南边的朝霞路施划了63个停车位。 目前区政务中心周边的停车泊位有839个,我们经过测算,如果停车位全部利用起来,基本能满足停车需求。当前,部分前往政务中心办事人员认为前来办事只是一会,将车辆停放地下,上下比较麻烦,为图方便而将车随意停放文博路上。我们曾多次到地下停车场进行察看,离地下停车场出入口较远的停车区块空余泊位还是较多的。 接到你的提案后,我们联动行政审批局、城管局等部门人员现场察看、会商,拟定采取如下措施: 1、实行车辆二维码管理。虽然我们公安交管部门与区事务管理局协调,要求进驻区政务中心各窗口单位工作人员车辆全部进入地下停车场,将有限的地面停车资源让给办事人员,但仍有少数同志怕麻烦,将车辆停在地面,占用了地面停车位,建议行政审批局对政务中心上班的工作人员用车全部贴上二维码,以便于识别、管理。 2、实行停车诱导管理。建议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充分利用数字智能管理交通成果,在政务中心北面、西侧进出口设置停车诱导屏,结合当前开展的停车收费管理,在屏幕上显示地下停车场以及周边通海路、朝霞路空余泊位数,便于前来办事人员正确选择停车方向。 3、开放社会停车资源。政务中心东面的老体育馆平时空闲,地面停车泊位较多,建议由机关事务管理局出面协调,能否在平时向社会开放。此外,与政务中心仅一河之隔的通海南路平时由于实行停车收费,停车泊位利用率低,建议政府暂缓实行停车收费政策,只须在政务中心北门,增设停车指引牌,就可大大缓解停车矛盾。 4、增设违停抓拍系统。由于目前警力资源紧张,决定在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里面挤占部分资金,在碧华路政务中心周边增设电子警察,对违停车辆实行全天候管理。在监控设施未到位前,对政务中心周边道路加强动态监管力度。 5、施划部分停车泊位。由于政务中心北面的非机动车停车场空间有限,满足不了前来办事人员的停车需求,城管部门决定在北门出入口东西两侧的人行道板上施划非机动车停车泊位,引导车辆科学停放,缓解供需矛盾。 此复,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