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何山 建议/提案号: 164
标题: 关于推行中小学午休制度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教育是关乎国家未来、民族复兴的大事。中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时期,但随着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学生的学习负担依然逐渐加重。这不仅会损害孩子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心理发展。增强中小学生的竞争力,但竞争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极限挑战。相反,应该注重学生身心健康,采取适当措施减轻学生的负担。因此,为了保障中小学学生健康成长,教育部门加大了对于学生的保障政策,“双减”政策的实施也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然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压力来自多个方面:起早贪黑、课业过重、在校时间过长等。课后延时服务的开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长接送和课外辅导的矛盾。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几乎所有学生的在校时间大幅度延长。小学生平均在校时间为10小时以上,中学生超过12小时在校,有的甚至达到13、14小时。学生们早起时间提前,晚睡推迟。本应休息的午间时间,也安排了课,学生疲劳怠学。睡眠是人体最为基本的需求之一,而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睡眠着实重要。在学习抓紧密的情况下,学生们的身体和心理是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中的,必须通过休息来保证学生能够长时间保持高度的学习效率。此外,适量的午休,也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持续的高效率学习更加有利。众所周知,睡眠不足会影响孩子身体的发育,考试和升学压力,导致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和身体问题。教育部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通知》中明确规定小学生每日睡眠时间应达10小时,初中生每日睡眠时间应达9小时,高中生每日睡眠时间应达8小时。然而事实上能达到这一标准的孩子寥寥无几。因此为保证中小学充分休息,拥有充足睡眠,建议:推行中小学午休制度。
  一、将午休管理纳入学校常态化管理体系中。统筹学校作息安排,制定学生在校午休睡眠作息时间表,辅之以必要的监督、考核、评价体系。学校内部,明确各部门在午休管理中的主要职责,坚持睡眠管理与其他管理并进。出台校级作息管理规定、学生午休要求、看护人员职责。学校外部,建立监督考核体系,将午休管理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教育部门会同卫生健康部门加强对学校作息时间的监督和对学生体质的监测,将“睡眠管理”作为责任督学每月随访督导的主题。
  二、设置中小学午休基本的规定和标准,规范学生学习任务。依据季节变化设置适应当的午休要求,确保不低于半小时的午休时间。同时,设置慢活动时间让孩子们放松、调整睡、醒状态,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和全身血液循环,锻炼孩子们的体能,尽快适应下午阶段学习。出台中小学作业管理办法。结合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个体化特点,探索分层化、个性化的作业设计,提升作业的针对性、有效性,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
  三、配备并完善午休配套设施。指导各学校优化空间布局,因地制宜推进学校空间改造和设施设备配置。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配备可调节、可折叠的多功能课桌椅。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场所,允许在特定午休时间向学生开放。腾出多个专用教室,提供午睡垫、午睡枕等设施,创设学生午休条件,并完善相关设施,改善学生睡眠环境。没有硬件支持的学校建议学生自备一个午睡枕,在午睡时垫在桌子上,避免趴着睡觉引发安全隐患。

承办单位: 主办: 教体局 协办:
答复日期: 2024-06-06
答复内容:

何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行中小学午休制度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1号)中指出:“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区教体局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睡眠管理的要求,切实保障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合理安排时间。各中小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长发育需要,科学规划午休时长。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午休时间相对较长,确保他们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而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的午休时间则相对较短,以适应他们更加紧张的学习节奏。同时,学校还根据季节变化,适时调整午休时间,确保学生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同时,学校还在午休前安排音乐等放松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午休状态。

强化午休管理。各中小学制定详细的午休管理制度,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午休时间内进入指定区域进行休息,禁止在教室、走廊等公共区域逗留或进行其他活动。同时,安排看护老师,强化看护职责,对学生午休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定期开展午休纪律检查活动,对违反午休纪律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午休习惯和纪律意识。

优化午休设施。部分有条件的学校升级了课桌椅,为学生午休提供更为宽裕的空间和更为舒适的体验。学校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引导家长重视和支持学生的午休工作,鼓励家长为学生准备午睡枕,避免长时间趴睡影响学生成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我局将根据何委员提出的建议,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继续强化睡眠管理,指导各学校统筹现有办学条件和设施设备,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创造学生午休条件,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感谢您对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

南通市通州区教育体育局

2024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