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丁健 建议/提案号: 102
标题: 关于推进我区纺织服装家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纺织服装家纺产业是我区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在繁荣市场、吸纳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推动我区纺织服装家纺行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全面建成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纺织服装产业体系,绘就纺织服装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有关部门要出台策引导企业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行业产业高端化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是推动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出台优惠补贴政策更大力度支持行业产业加大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的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行业应用创新和融合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运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工业机器人等数字经济关键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服装行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推动形成行业数字化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二、有关部门要不断提升链群规化建设水平,推动行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纺织服家纺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完整的产业链。我区应该积极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形成纺织产全区域联动发展、协同发展格局。同时通过展会的开展,推动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产业链的高度整合,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销售渠道,形成一个紧密衔接、高效运转的整体体系,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三、有关部门要不断创造条件引导行业企业提升国际合作水平,推动行业产业国际化发展,我们应该倡导企业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市场空间,以中国规模庞大的内需市场和纺织产业体系优势吸引处地优质产业资源。通过与国际先进企业合作,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通过国际市场的开拓,参与一路一带生产力布局,实现产业的良性循环,推动我区纺织服装家纺行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提升。
  四、有关部门要不断开展对企业家组织培训学习考察,要提升企业家可持续发展水平及能力,来推动我区行业产业绿色化发展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凸显,纺织服装家纺行业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有关部门要引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注重环保,选择绿色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倡导可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求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福利,推动行业社会形象的提升,构建可持续未来。
  总之纺织服装家纺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州区行业产业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纺织服装区产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承办单位: 主办: 发改委 协办: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科学技术局、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财政局
答复日期: 2024-06-24
答复内容:

丁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区纺织服装家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家纺产业是南通纺织业中规模最大的门类,是南通的靓丽名片,通州区家纺产业的发展水平、对高端纺织的拉动性、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等,都居于南通高端纺织各板块的前列。近年来,由于疫情影响、成本增加、竞争加剧,家纺产业增长势头减缓,为破解纺织服装家纺产业转型升级瓶颈,我区多措并举,进一步推动家纺产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高质量发展,努力建成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纺织服装产业体系。

一、目前工作进展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我区积极贯彻落实《南通市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不断巩固产业竞争优势,完善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质量。截至2023年底,通州区901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纺织服装企业341家,共完成产值360.88亿元,增长6.77%,占全区规上企业比重25.68%。2024年1-5月,345家规上纺织服装企业共完成产值128.11亿元,增幅13.26%。目前,在纺织服装企业中,我区有8家企业获评南通市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3家企业获评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川姜镇作为南通家纺城核心区域,蝉联多年“中国家纺名镇”荣誉称号,通州先后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家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地区、纺织行业创新产业集群等称号。

载体平台支撑显著。通州家纺城以产城融合为目标,产业链从原材料供应、纺纱织布、印染整理、研发设计、成品生产到物流配送一应俱全。筹划数码印花产业园。瞄准面料研发与创意设计,支持建设总面积78.47公顷的数码印花生态产业园,助力家纺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升产业链的附加值。目前,通州区数码印花产业园已获得区政府批复,正在推进拆迁工作。打造直播电商产业园。支持直播龙头企业积极参与打造集直播、供应链及配套服务生态于一体的直播电商产业园。以纤意坊直播生态中心为标杆,助力直播电商与家纺产业互融互通,实现“云”上突围,变“数据流量”为“经济增量”。截至2023年底,已建成规模化直播基地近20个,入驻店铺直播带货100家,引育直播专业人才80人,实现年家纺电商交易额近500亿元,云尚找家纺获评省工业电商重点平台。建设创意设计产业园。深化“大数据+家纺产业”理念,支持打造大数据设计平台,鼓励引进上海逸尚云联旗下POP平台,与家纺城研究院联合开发,准确把握家纺产业时尚流行趋势。支持打造“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开放式”的联合办公空间,集聚创意设计人才(团队),凝聚设计端向心力,引领家纺时尚潮流。

项目建设水平提升。坚持“项目为王”,以优质项目落地提升经济发展稳定性。我区全力以赴推进家纺产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2023年,家纺行业领军企业水星家纺公司与通州区川姜镇政府签约,水星家纺总部暨研发设计生产基地项目落户通州区川姜镇,项目占地总面积约300亩,总投资3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20亿元,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总额达50亿元;二期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总额达100亿元。同时,我区结合发展形势,鼓励现有企业自有低效用地实施提质增效计划,全方位、多要素保障企业实施再开发。江苏宝缦家纺科技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总投资不低于5亿元,容积率提升至2.77,合计计容面积93112平方米。

配套服务不断完善。持续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构建区镇协同、政企联动推进机制,为规上纺织企业免费开展诊断服务。全方位服务社会民生,针对基础设施短板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突破提升。鼓励纺织服装企业参积极加国际展会,推动企业走出去,打开国际性视野。2023年,我区9家企业参加法兰克福展会(最具影响力的纺织服装类展会之一),全年共有40家企业参加省推荐展会,45家企业参加市重点展会。我区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常态化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强化惠企政策集成供给,推进“惠企政策直达企业行”,主动问需问效于企业、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进一步增强企业获得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推动我区纺织服装家纺产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全面建成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纺织服装产业体系,我区将紧紧围绕纺织服装家纺特色产业,抢抓协同发展机遇,加快产业提档升级,构筑区域竞争新优势。

一是健全政策体系,做好企业服务。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推动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南通市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加速推动《关于支持川姜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地落实,着力提升家纺产业发展质量,打造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纺织产业高地。持续围绕“高起点转型发展实验区”“高水平创新开放先行区”和“高品质产城融合示范区”这一目标定位,深化“一中心三基地”建设,继续加强对纺织服装家纺产业扶持力度,用好用活用足省市区各级高质量惠企政策,确保各项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帮助企业稳订单、促生产。持续研究专项政策推动我区纺织服装家纺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间深度合作、高度整合,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对家纺企业人才、科技、技改、绿色发展等方面提供支持,尤其加大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的支持力度,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提升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质态。

二是聚力产业创新,助力转型升级。深入落实《通州区关于支持企业“智改数转”的若干政策意见》,持续以纺织服装家纺产业创新为引领,以重点家纺企业为主体,以生产车间的数字化、智能化为主要内容,鼓励家纺企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纺织服装和家纺企业集聚。支持企业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重点支持传统纺织产业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核心技术攻关、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等重点工作。抢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纺织服装家纺企业深度融合,深化“智改数转网联”行动,提高家纺产业链数据流通效率和云化平台应用水平。大力发展“大数据+家纺产业”,鼓励纺织服装优势实体企业以自主品牌为支撑,入驻行业性、综合性的B2B电子商务平台。提升纺织服装家纺产业质量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聚力纾困解难。强化部门工作合力,常态化开展重点家纺企业走访调研活动,巩固产业竞争优势,实施诊断对标工程,根据家纺小微企业不同基础,为企业提供分类诊断服务,因企制宜提供政策支持和专业指导,摸实情、明问题、促发展。区发改委牵头全面梳理各级各类惠企政策,通过多渠道宣传,有效提高政策知晓率。巩固拓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成果,持续擦亮“万事好通·周到有解”金招牌,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持续完善通州区2024优化营商环境执法司法重点企业(集团)“白名单”,为行政执法单位分级分类监管提供参考。持续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深化家纺企业梯度培育,对重点家纺企业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常态化的“直通车”“一对一”服务,以实打实的成效回应企业期待,促进我区纺织服装家纺产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南通市通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6月24日